可持續發展關系人類社會未來。自1972年斯德哥爾摩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開啟人類社會環境保護事業的新紀元以來,可持續發展理念漸入人心,發展實踐不斷深化。1992年,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通過《21世紀議程》和《里約環境與發展宣言》,標志著可持續發展正式成為人類共識。此后,2000年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2012年“里約+20”峰會發展目標、2015年的《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及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將可持續發展推進到一個從認知到行動再到科學的全新層次。今天,沿著SDGs勾勒的可持續未來藍圖,世界各國正努力推進可持續發展進程,并承諾集中力量消除一切形式的貧困,戰勝不平等不公正,遏制氣候變化,同時確保沒有人落后。在這一進程中,充分發揮“消除貧困舉措”和其他百年舉措之間明確的協同作用,對實現2030年議程及其綜合性特征至關重要(國際勞工組織,2016)。由此,增進對氣候貧困問題的起源、認知及進展的把握,成為推進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