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龜甲卜卦

日頭偏西時回到家,發現繡娘正在院里晾曬被褥。

陽光透過粗布,照出上面細密的針腳,這是她開春新絮的棉花,特意留著等入秋再用。

“承志呢?”

“跟著承業去后山拾柴了。”繡娘拍打著被褥,“說是要攢錢買好書瞧呢。”

李河嘴角微微上揚,小兒子性子活潑,不像哥哥那般愛讀書,如今竟也主動要買書了。

他放下采購物件,從懷里掏出個油紙包,這是在鎮上藥鋪特意買的甘草糖,孩子們最愛吃這個了。

等到晚飯時,是糙米飯配藿香燉豆腐。

李河講了在鎮上的見聞,說到水車時,承志眼睛瞪得溜圓。

“爹!我在張夫子書上見過!”孩子興奮地比劃起來,“說是江南那邊都用這個!”

“吃飯別舞手動腳。”繡娘輕聲呵斥,卻給兒子碗里多夾了塊豆腐。

飯后,李河照例去巡視田地,夏末的晚風帶著稻香,遠處傳來蛙鳴蟲唱。

他蹲在河灘地邊,看著補種的稻苗在月光下泛著青輝,龜甲說秋前有兵災,那么至少還有兩個月時間準備。

回家時孩子們已經睡下,李河輕手輕腳從床底拖出木箱,把今天剩下銅錢串好放進去。

借著油燈的光,看見箱底那本手抄的《梁民要術》,想想,這還是他用三斗麥子跟游方書生換的,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批注。

“當家的還不睡?”繡娘的聲音從身后傳來,她手里拿著件半成的棉衣,看樣子是要趕在入秋前做完。

“你先睡。”李河合上箱蓋,“我再去看看倉房。”月光下的倉房安靜得像口古井,李河撫過裝滿麥子的麻袋,心里盤算著。

“留下口糧和種子,能賣的大概有三石。要是趁現在糧價高時出手,應該能湊夠水車的錢......”

胸口突然一陣發熱,李河掏出龜甲,發現上面又浮現出新的字跡:

【即時卦】

宜:儲糧

忌:售糧

特別提示:秋糧價漲三成

李河盯著這行字看了許久,直到月光被云層遮住,遠處傳來陣陣夜啼聲。

回到屋里,繡娘已經睡下。

李河輕輕躺下,很習慣和喜歡聽著妻子均勻的呼吸聲。

在這個世界半生,他早已學會用農人的方式思考,龜甲就像老農觀星測雨的經驗,信,但不能全信;用,但不能全靠。

并且,估計有許多作用,還有待開發。

窗欞透進的月光在地上畫出一道銀線,李河望著那道不斷移動的光痕,直到困意終于襲來。

明天要早點起來,他想著,得把后院的棗樹再修剪修剪,讓果子長得更飽滿些。

八月的日頭毒辣,曬得人脊背發燙。

李河站在棗樹下,仰頭望著枝頭沉甸甸的果實。

青紅的棗子壓彎了枝丫,有幾枝幾乎垂到屋頂上。

這棵棗樹是剛成親那年栽的,如今已是第五次結果,今年結得尤其多。

“爹,這邊的棗子都紅透了!”

承志赤著腳在樹杈間攀爬,細瘦的手臂靈巧避開尖刺,摘下一顆飽滿的紅棗塞進嘴里,甜汁順著嘴角流下,他瞇起眼睛,笑得像只偷了腥的貓。

“慢些,別摔著。”

李河在樹下張開雙臂,隨時準備接住這個頑皮的小子,承志的性子隨他娘,活潑好動,不像承業總是太沉靜。

想到長子,李河轉頭望向祠堂方向,那孩子天不亮就去了,說是要幫張夫子抄寫書錄給蒙童們用,懂事得讓他有些心疼。

“當家的,接著!”

繡娘在檐下鋪開一張干凈的粗麻布,手里拿根長竹竿。

李河接過竹竿,掂了掂分量,找準枝頭最密的那簇棗子輕輕一敲。

噼里啪啦!

熟透的棗子如雨點般落下,砸在麻布上發出悶響,承志在樹上歡呼,也跟著搖晃樹枝,棗子落得更多了。

有幾顆滾到地上,被早就守在一旁的母雞迅速啄走。

“夠了夠了。”繡娘笑著擺手,“再打倉房都裝不下了。”

李河放下竹竿,抹把額頭的汗,今年的棗子確實比往年多,粗略一算,至少能收兩百斤,曬干了能存到過年,多余的還能拿去鎮上換些鹽鐵。

“爹,我想給張夫子送些去。”承志從樹上溜下來,懷里兜著一捧最紅的棗子,“他教我們識字,還不要束脩。”

李河揉了揉小兒子的腦袋:“去吧,揀大的裝一籃子。”

看著承志蹦蹦跳跳跑出院門,李河和繡娘相視一笑,這孩子雖然頑皮,心卻是善的。

繡娘彎腰撿起一顆掉落的棗子,在圍裙上擦了擦,遞給丈夫:“嘗嘗,今年比往年甜。”

棗肉厚實,咬下去滿口生津,李河咀嚼著這份甘甜,想起前幾日龜甲上的提示“宜儲糧”。

現在看來,這豐收也算應了卦象。

“當家的,今年棗子多,要不要...”繡娘欲言又止。

李河知道她的意思,往年棗子收成一般,除了自家吃和送人,剩下的也只夠換些針線。今年既然多了,按常理該拿去鎮上賣錢。

但龜甲明示“忌售糧”,想必秋后糧價會有大變。

“先曬干存著。”他輕聲說,“我聽說北邊不太平,糧價怕是要漲。”

繡娘點點頭,不再多言。十幾年的相處,她早已習慣丈夫那些看似未卜先知的決斷。

當年蠻族來襲前,也是丈夫堅持要挖地窖藏糧,后來全村就數李家損失最小。

午后,李河在院子里支起葦席,把棗子鋪開晾曬。

金紅的果實排得整整齊齊,在陽光下泛著蜜色的光。

承業從祠堂回來,見狀也放下書箱幫忙。

少年修長的手指小心地翻動棗子,動作細致得像在對待什么珍寶。

“張夫子可夸你字寫得好?”李河問。

承業耳根微紅:“夫子說...說我的字可以試著抄書換錢了。”

李河手上動作一頓,抄書是個體面活計,在青山鎮,一卷《千字文》能換二十文錢,抵得上三斤鹽。但這就意味著孩子要花更多時間在讀書上,地里的活計就荒廢了些。

“你想抄?”承業低著頭,手指無意識地搓著一顆棗子,“我想試試...也能貼補家用。”

少年的聲音很輕,卻像顆石子投入李河心湖,他想起前世自己為了考研,也是這般小心翼翼跟家里商量,那時候父母是怎么說的來著......

“那就試試。”他聽見自己說,“不過要用心。”

承業猛地抬頭,眼睛亮得像星星:“嗯,我保證!”

看著長子那歡快的背影,李河嘴角不自覺上揚,這孩子性子像他,做事踏實、用心。

只是...他摸了摸懷里的龜甲,心想是不是該卜一卦問問這事。

傍晚,一家人圍坐在棗樹下吃飯,繡娘用新摘的棗子蒸了棗糕,甜香彌漫整個院子。

承志狼吞虎咽吃著,嘴角沾滿了棗泥。承業則小口品嘗,時不時看一眼放在一旁的書箱。

“慢點吃,沒人跟你搶。”

繡娘給承志擦嘴,又給丈夫添了碗粥,“周木匠晌午來過,說水車的木料備齊了。”

李河點點頭,那棵老棗樹前日已經伐倒,現在正晾在后院,按周木匠的說法,等木頭干透就能開工,秋收前應該能裝好。

“爹,水車真的能自己提水嗎?”承志睜大眼睛問。

“嗯,靠水流帶動。”李河用筷子在桌上畫了個簡易圖,“這樣就能省下踩水車的人力。”

承業突然問,“那趙叔他們怎么辦?他們往年都是靠踩水車掙工錢的。

“飯桌上一時安靜下來,李河看著長子認真的表情,心里既欣慰又復雜。

這孩子想到了他沒說出口的顧慮,新農具會搶走佃戶們的活計。

“所以爹才讓周叔慢慢做。”李河最終說道,“等來年,咱們可以雇他們做別的活計,比如...整修梯田。”

這個回答似乎讓承業滿意了,少年繼續低頭吃飯。

李河則在心里盤算著,是不是該找趙根生他們談談,龜甲雖預示秋后有變,但具體會如何,終究還得靠人自己判斷。

夜深人靜時,李河獨自坐在院里石磨旁,月光如水,照得晾曬的棗子像鋪了一地碎金。

他掏出龜甲,輕輕摩挲表面的紋路。

微光泛起,新的字跡浮現:

【三日卦象】宜:修繕、助學

忌:遠行

特別提示:文星照命

李河盯著‘助學’二字看了許久。

這是龜甲第一次出現這樣的提示,難道是說...支持承業抄書的事?

他收起龜甲,望向長子房間的窗戶,那里還亮著微弱的油燈光,孩子還在燈下苦讀。

夜風拂過棗樹新茬,發出輕微的沙沙聲。

李河忽然覺得,也許龜甲所謂的‘文星’,就是指這個沉靜好學的孩子。

他起身走向倉房,從樟木箱底取出那本珍藏的《梁民要術》,輕輕拂去封面的灰塵。

他思索再三,還是決定明日該把這書給承業看看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洪湖市| 吴桥县| 寿阳县| 临安市| 西林县| 林周县| 米林县| 辽阳县| 抚远县| 永定县| 南江县| 晴隆县| 若尔盖县| 萨迦县| 波密县| 分宜县| 平南县| 方城县| 池州市| 昭通市| 连江县| 应城市| 界首市| 阿瓦提县| 临沭县| 肥乡县| 天等县| 尉氏县| 宽甸| 新丰县| 东乡县| 柳江县| 观塘区| 沧州市| 鹤山市| 绥江县| 旬邑县| 伊宁县| 东至县| 会东县| 杭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