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就看這些大和尚的覺悟了

得知度牒價格暴漲,這些大和尚很不樂意。

本以為自己香客遍東京,能找人把價格打下來,但找了一圈,也沒什么結果。

朝廷中,想咬他們一口的人,已經不少了。

一群和尚,守著這么多金銀錢緡,德不配財!

不過趙頊的動作,還是引得了幾個老臣的議論。

這度牒雖然是和尚買的,但可很多時候用的人不是他們。

趙頊是斷了很多人的路啊。

大宋的寺院有免稅免役特權,僧人不用交稅和服徭役的。

一些人看到僧人有那么好的特權,就會選擇出家來躲避賦稅和徭役。

但出家不是你想出就能行的。

凡沒有獲得度牒而私自剃度的“僧尼”為私度,是要受到懲罰的,而且不受承認。

“出不起錢,那就自己去考!”趙頊直接懟了回去。

度牒又不是只能買,也可以通過試經考試獲得,只不過這個難度非常大而已。

“佛祖的金身,不是窮鬼可以隨便靠近的?!?

……

趙頊把價格抬了十倍,東京城的和尚,思索一番,打算暫且不買。

既然太貴,那我還不能不買嗎?

這可把三司使韓絳給急了,你們不買,我三司不就少了一筆錢。

這日子本來就緊了。

但祠部也不能強買強賣?。?

“放心,朕會讓他們買的!”韓絳找到趙頊,趙頊胸有成竹地說道。

一群大和尚,念經念糊涂了,看來需要朕給你們清醒一下。

趙頊的話,讓韓絳有些摸不著頭腦。

“官家是要降低價格?”韓絳以為趙頊要降價,“官家,若是朝令夕改,有損官家威嚴。”

“降價?”趙頊搖了搖頭。

“卿稍等一段時日便知?!?

……

八月,余震不止,東京又震了幾次。

東京突有謠言,這是因為度牒漲價,擾了佛門傳承,佛祖發怒,降下了地震警示。

佛祖怒沒怒,朝堂上眾臣不知道。

但他們知道,天子怒了!

“現在河北災民流離失所,民心不安。朕與朝堂諸卿夙夜憂哀,居然還有人在此造謠生事?!?

“這傳到河北,會如何?”

“是嫌河北不夠亂嗎?”

“是可忍,孰不可忍!”

“這謠言,到底從哪來的!”

“回稟官家,已經查清,是上方寺的和尚在造謠?!边@個時候,皇城司指揮使果斷站了出來。

“上方寺的和尚?”

“不知死活的東西!”

“官家,息怒,息怒!”曾公亮站了出來,勸慰著趙頊,“不必和這些和尚一般見識?!?

“一般見識?”

“這些和尚受著朝廷的恩典,卻恩將仇報,擾亂社稷,實屬大逆不道!”

“也不知哪家的佛祖敢降罪給朕的子民?”

于是,當日,皇城司出動!

直接沖進上方寺,將所有僧侶投進大牢,上方寺也被抄沒一空。

“官家,切勿沖動!”

“這上方寺之事,應適可而止,免得釋門不安,百姓驚亂?!?

趙頊的動作還是太大了些,第二日,眾臣紛紛進言。

“朕懲戒這些宵小之輩,只是以警其余僧院,免其再生事端,惹得河北不安,社稷不安?!?

“韓相,讓祠部給汴京的幾座大寺廟都送幾張度牒過去,以示恩慰。”

“遵旨!”韓絳道。

“官家,這是送的,還是賣的?”韓絳又突然補問了一句。

“送與賣,就看這些大和尚的覺悟了。”

“覺悟?”朝堂上的眾臣看著趙頊,有種不認識的感覺。

官家跟和尚談覺悟?

“臣明白!”韓絳完全明白當日官家的意思了。

上方寺是東京頗大的一座寺廟,這一次查抄,趙頊至少獲利百萬。

至于那謠言,也不過是趙頊自己放的。

吃干抹凈之后,趙頊打算把其他寺廟都敲打敲打。

這度牒是官家的恩典,也能看出諸位的覺悟了。

……

大和尚的覺悟,趙頊很快就收到了。

祠部送出了幾十張度牒,然后都帶回了貨款。

另外,其他沒收到度牒恩典的寺廟,也紛紛主動來購買。

……

大和尚有覺悟,那是趙頊敲打的。

不知怎的,中樞的官員也生出了覺悟。

初九,曾公亮等人上奏說:“河朔地區遭受災害,國家財政用度不足,中書省和樞密院的官員,請今年官家前往郊外祭祀時,不要賜予他們金銀布帛?!?

趙頊看到這些老臣的上奏,心中贊賞。

這些老臣還都挺好,想著給自己省錢。

其實他恨不得把給朝廷官員的所有賞賜都停了,就發個工資。

但是趙頊也知道,老板要一直不發過節費,不發年終獎,員工會造反的!

至少他前世的時候,最討厭這樣摳搜的老板。

“此事交給翰林院,讓他們拿出處理意見?!壁w頊很贊賞曾公亮等人建議,但是沒有立即同意。

而是將此事轉給了翰林院。

克扣中書省和樞密院官員的賞賜,這種事情也還不能自己親手來做。

這鍋還是你們這些老臣和翰林院一起來背。

旨意傳到翰林院,便是引起了爭論。

起爭論的,是王安石和司馬光。

司馬光在七月末的時候,便是從御史中丞的位置下來了,變成更加清閑的翰林學士。

他也更有空給趙頊講《資治通鑒》。

不過,這也造成了此次翰林院之爭。

“救災節用,宜自貴近始,可聽兩府辭賜。”司馬光同意曾公亮的想法。

這也是很樸素的想法。

兩府即中書省和樞密院。

不過,王安石的反應可不簡單,他引出了一段典故。

“昔日常袞辭堂饌,時議以為常袞自知不能,當辭位,不當辭祿。”

唐朝時,常袞辭去政事堂的飯食,當時輿論認為常袞自己知道沒有能力勝任宰相之職,應當辭去職位,而不應當只是辭去俸祿。

王安石的意思是,中書省和樞密院官員如果是飯桶官員,就應該直接辭去職位。

司馬光對王安石這樣的反對,有些不明所以。

常袞是常袞!

中書省和樞密院可是一番好意。

“袞辭祿,猶賢于持祿固位者?!彼抉R光冷言回應。

“當下,財政用度不足是緊迫的事務?!彼抉R光繼續道。

“不足者,由未得善理財之人耳?!蓖醢彩拥?,“國用不足,非當今之急務也,而急于人。”

王安石說了半天,其實是對朝中諸多大臣不滿。

他認為,現在朝廷財政困難,原因就是官員無能。

這些廢物就不應該待在中樞。

司馬光反駁:“善于管理財政的人,不過是按人頭攤派賦稅,搜刮百姓的錢財。民窮為盜,非國之福。”

王安石搖頭:“不然,善理財者,不加賦而國用足。”

司馬光曰:“天地所生財貨百物,止有此數,不在民則在官,譬如雨澤,夏澇則秋旱。不加賦而國用足,不過設法以陰奪民利,其害甚于加賦。”

司馬光以為,天下財富是恒定的,善于管理財政的人,無非是將百姓的財富,掠奪到官府而已。

兩人對財富認識不同,另外一個重視國富,一個重視民富。

爭論不休,一直吵到趙頊這里。

趙頊心中大笑,你倆這就迸出火花了??!

還未變法呢?

……

八月十六,中秋剛過,昌盛行的玉石又漲價了,一塊白玉十三貫,同時回收價也漲到了十二貫。

僅僅只是一貫的漲幅,還是引起了昌盛行附近很多人的注意。

“這昌盛行的白玉,到底有何作用?”

“是啊,怎么一直在漲價?”

很多人都好奇,但誰也沒個答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邻水| 天门市| 基隆市| 监利县| 营口市| 旺苍县| 庄浪县| 延庆县| 伊金霍洛旗| 花莲县| 屏山县| 吴川市| 文山县| 花莲市| 西昌市| 普宁市| 邻水| 商河县| 广饶县| 松江区| 丹阳市| 潜山县| 古田县| 无棣县| 长岛县| 托克逊县| 隆子县| 旺苍县| 兴城市| 赞皇县| 刚察县| 钟山县| 明水县| 长宁县| 佛教| 许昌县| 九江市| 东乡族自治县| 遂昌县| 噶尔县| 陇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