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新黨初顯,新舊事物
- 我是宋神宗,先坑自己人
- 愛做夢的機器人
- 2049字
- 2025-06-05 07:00:00
二月二十五。
按照王安石的建議,設制置三司條例司,掌經畫邦計,議變舊法以通天下之利。
趙頊命王安石領其事。
王安石一人得道,身邊的人也能跟著上天。
對于用人的標準,王安石很明確,在周圍親近之人中尋找賢人。
至于不親不近之人,那為何要去用?
誰知道你是好是壞!是奸是惡!
趙頊暫時也懶得管,大宋朝里外,神州上下幾千年,都是一個鳥樣!
他要是上帝,立即就把重啟鍵給按了,讓地球重新開局,干干凈凈。
可惜他就是個大宋官家。
王安石其實也還算不錯了,還考慮用賢人,沒有把他老家的舅舅侄子,村里的野狗什么都安排吃上皇糧。
王安石素與呂惠卿善,乃上言于趙頊:“惠卿之賢,雖前世儒者,未易比也。學先王之道而能用者,獨惠卿而已。”
趙頊見到歷史上的“變法大將”呂惠卿上線,趙頊也不攔著。
遂以惠卿為條例司檢詳文字。
除了呂惠卿,王安石又向趙頊推薦章惇,趙頊來者不拒,任命其為編修三司條例官,加集賢殿校理、中書檢正。
……
三月,蘇轍服喪結束,從蜀地回京,并上書論政事。
蘇轍乃是后世名人,趙頊也一直關注。
蘇轍在奏書中說,“所謂豐財者,非求財而益之也,去事之所以害財者而已。事之害財者三:一曰冗官,二曰冗兵,三曰冗費。”
蘇轍的意思是所謂的增加財政收入,不是單純地追求錢財并使錢財增多,而是要去除那些會損害財政收入的事情。
有哪些事情損害財政收入呢?冗官、冗兵、冗費。
“很好,說得簡單透徹!”
“朕其實知道,朝中很多人也知道!”趙頊搖了搖頭,“但是提問題的人多,解決問題的人少!”
趙頊大筆一揮,直接把他丟到了制置三司條例司,為制置三司條例司檢詳文,位同呂惠卿。
年輕人,去那里,那里有你展翅的天地。
去那里翻滾一下!
把奏書上的問題解決!
……
三月初八,經韓維和王安石的推薦,三十三歲的曾布上書言政。
韓維是趙頊的老師,現在跟王安石走得也近。
曾布言說為政的根本有二:厲風俗、擇人才。
其要有八:勸農桑、理財賦、興學校、審選舉、責吏課、敘宗室、修武備、制遠人。
趙頊召曾布進宮,并授其判司農寺一職。
至此,王安石的又一大將“上線”!
另外,王安石的學生,秀州判官李定也被他拉到了東京,隨后推薦給趙頊。
趙頊很爽快,授其太子中允、監察御史里行。
三月末,王安石推薦三十二歲的蔡確,趙頊授其為三班院主簿。
同時,“財稅專家”薛向經王安石推薦進入汴京,任開封度支判官。
四月初,王安石推薦了其下門人鄭俠,被趙頊授為光州司法參軍。
鄭俠出身清貧,弟妹眾多,唯一出路就是矢志攻讀,苦學成名。
曾賦詩道:“漏隨書卷盡,春逐酒瓶開。”
四年前讀書于清涼寺,是時王安石為江寧知府,素聞其才華出眾,邀其相見。
王安石拜相后,經其推薦,鄭俠在光州也有了一官半職,算是走上了仕途。
他寫信給王安石,表示會竭智盡忠,為國為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以報答王安石的知遇之恩。
不過此人,將在幾年之后就對王安石倒戈相向。
……
朝堂之上,以王安石為核心的新黨雛形初成。
另外一邊,司馬光卻不想待在汴京了。
四月中,司馬光請求外任州郡之職,趙頊不允。
大宋朝需要你!
朕需要你!
……
四月十二,初夏。
趙頊與王安石一同出行,來到東郊的皇家撫孤院,這是王安石第一次來到此地。
趙頊來到這里,除了看看這些孤兒,還依舊給他們上一節課。
不過這節課多了很多官員。
王安石身邊,有呂惠卿、章惇、蘇轍,都是在制置三司條例司任職。
“今日所講,乃是世之新舊事物論!”趙頊這次所講,不是地球學說這類格物學知識。
而是哲學!
哲學是一切學科的基礎,孩子們可能聽不懂,但底下的官員都是大宋的精英,應該會悟到什么。
校場上,這些孤兒依舊是迷茫好奇的眼神。
趙頊看著這些孩子,也許他們也會悟到一些什么。
“劉禹錫有詩云……”趙頊開場引用劉禹錫的詩句。
“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
“不是……”趙頊搖了搖頭,底下的官員也是滿臉疑惑,“什么不對?”
“是詩不對!”
“劉禹錫有詩云,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這天下事物,有舊,有新,但毫無例外,新事物總是取代舊事物。”
聽到趙頊的話,底下王安石眼神一亮!
官家這不就是說新法嗎?
新法就是新事物,那些舊法陋規就是舊事物,新法就是應該取代舊法。
王安石和變法派信心大振!
“什么是新事物,新船是新事物,沉舟是舊事物!”
“寫字的紙是新事物,秦漢的竹簡是舊事物。”
“這隋唐的科舉制是新事物,魏晉的九品中正是舊事物!”
趙頊舉了很多例子。
在王安石看來,就差新法沒講了,但趙頊就一直沒講。
……
“但過去的事情就是舊的,現在的就是新的嗎?”
“也不盡然。”趙頊搖了搖頭,但沒有繼續往下說。
“新事物出現,舊事物必然要消亡,但這也要一個過程。”趙頊又開始講另一層。
……
“新事物之后,還會有更新的事物,這時候新事物也就變成舊事物了。”
……
這一講就是半個時辰。
孩子們聽得朦朦朧朧,王安石他們卻是聽得春風滿面。
官家今天撫孤院的講課,就是對他們最響亮的支持。
等回到東京城,他要讓所有臣屬都要學習官家的這個“新舊事物論”。
趙頊講完,看了王安石和變法派一眼。
嗯,和他想象的一樣。
更有自信了!
離開撫孤院,趙頊甩開王安石一眾人,帶著皇城司的人在南郊的火藥院看了一下。
這也是新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