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暗流涌動赴京途
書名: 隴右耕策:從荒村到天下共主作者名: 渡劫失敗的散仙本章字數: 2250字更新時間: 2025-06-11 23:29:06
暮色在校場的白楊樹上洇開最后一線金紅時,陳牧跟著裴元鉆進草棚。
玄甲擦過草葉的沙沙聲里,他摸到那方染著朱砂的絹布,指尖先觸到絲帛的涼,再觸到上面用飛白體寫的“召陳牧入京述職“——墨跡未干,還帶著淡淡的松煙墨香。
“三日后啟程,不得拖延。“裴元的聲音壓得像石縫里的風,玄甲下的肩背繃成鐵線,“兵部快馬繞開了隴右州府,直接送到我營里。“他指節叩了叩腰間的橫刀,刀鐔上的獸紋在陰影里泛著青,“京里那位,怕是等不得隴右的苗再長高一寸。“
陳牧望著校場外漸起的炊煙。
張孫子和王二牛的笑聲還飄在風里,可那聲音突然變得遙遠——就像他上個月站在新修的水渠邊,看清水漫過龜裂的土地,以為能把隴右的根扎穩些,卻不想上頭的手已經伸下來了。
“裴將軍覺得,這是催命符還是試金石?“他把絹布折成四寸見方,收進貼身的布囊。
布囊里還裝著蘇清瑤今早塞的艾草餅,此刻被體溫焐得溫熱,混著墨香,像極了青禾村的煙火氣。
裴元的目光掃過校場里收拾農具的屯兵,玄甲在暮色里泛著血銹似的紅:“隴右的軍屯斷了世家的財路,鹽鐵改革動了州府的糧。
你在底下扎樁子,京里那些人在上面扯線。“他突然轉身,甲葉相撞的輕響驚起幾只寒鴉,“三日后,我帶玄甲衛護送。
走夜路,換三回路線。“
陳牧摸了摸布囊,艾草餅的香氣鉆進鼻腔。
他想起昨夜李若雪算糧冊時,燭火在她發間跳,說“隴右的倉廩要是能再囤滿三個月“;想起陳九擦刀時說“鄉兵里新訓的箭手,十步外能射穿棗核“。
可現在,這些都要暫時放下了。
“去備馬。“他對裴元說,聲音比自己想象的穩,“我得回村,把該交代的交代清楚。“
青禾村的晚飯香飄滿村頭時,陳牧的腳步碾碎了最后一道天光。
他推開自家院門,李若雪正蹲在葡萄架下,借著月光翻一摞賬冊——她今日換了件月白衫子,發間只插了根木簪,倒像極了剛被流放來的那日。
“李文博的人去了州城。“她頭也不抬,指尖點過賬冊上的“軍屯耗糧“一欄,“我派蕭若虹的人跟著,看見他進了通判府。“葡萄葉沙沙響,漏下的月光在她臉上割出明暗,“他們大概覺得,你這一走,軍屯就散了。“
陳牧搬了條長凳坐在她對面。
院角的老槐樹上,陳九正蜷在枝椏間,腰間的樸刀映著月光——這是他的習慣,說是“守著東家說話,耳朵靈便“。
“朱秀才明日接管糧務司。“陳牧從懷里摸出枚銅印,是糧務司的官印,邊沿還沾著新磨的朱砂,“他算糧準,又跟咱們從墾荒時熬過來。“他轉向樹杈,“陳九,軍屯交張石和裴將軍共管。
張石那脾氣,得讓裴將軍壓著點。“
陳九在樹上應了聲,樸刀在月光下劃出半道銀弧:“東家放心,張石要是敢偷奸,我打斷他三條腿。“
李若雪合上賬冊,抬頭時眼里有星子落進去:“我留隴右。“她把賬冊推到陳牧面前,扉頁上是她剛勁的小楷“隴右存糧明細“,“李文博散布謠言說'軍屯要廢',我讓蘇清瑤帶著婦人們去各村說嘴——就說'陳郎君走前把印信都留了,軍屯的糧比往年多囤三成'。“
陳牧望著她眼里的光,突然想起半年前在破廟初見,她裹著件打補丁的棉袍,卻把最后半塊炊餅塞給討飯的娃。
那時他以為這郡主不過是個落難的金枝,現在才明白,隴西李氏的嫡女,骨頭里淬的是鐵。
“若雪。“他伸手碰了碰她擱在賬冊上的手,她的手指因為常年撥算盤,指腹磨出薄繭,“京里的水比隴右深。
我怕......“
“怕我守不住?“她抽回手,卻把那方染朱砂的絹布從他布囊里掏出來,“你看這密令,蓋的是兵部大印。
可你走后,隴右的官印在我手里,鄉兵的腰牌在陳九他們手里,軍屯的犁鏵在屯兵手里。“她把絹布拍在他掌心,“你去做你的棋局,我守好你的棋盤。“
夜更深時,陳牧在村東頭撞見李文博的書童。
那孩子抱著個包裹往村外跑,被蕭若虹的人截住時,包裹里掉出半匹蜀錦——正是李文博上個月在茶棚顯擺的那匹,邊角還繡著金線的“李“字。
“說是要送給州府的通判大人。“蕭若虹從陰影里走出來,腰間的劍未出鞘,可劍氣已經割得人臉生疼,“李文博在族里說'陳牧這一走,軍屯的糧要充公,鄉兵要解散',現在又去勾連舊黨。“她頓了頓,月光照亮她眼尾的紅痣,“需要我......“
“不用。“陳牧彎腰撿起蜀錦,金線在月光下刺得人眼疼,“他越急,破綻越多。“他把蜀錦遞給蕭若虹,“收好了,等我回來,要讓隴西李氏的老祖宗看看,他們的好子孫都干了什么好事。“
三日后啟程時,晨霧還沒散。
裴元的玄甲衛裹著霧色,像一隊移動的鐵墻。
陳牧翻身上馬,瞥見陳九擠在送別的人群里,手里攥著張字條——那是他慣常的暗號,有事要說。
“東家。“陳九擠到馬前,把字條塞給他,手指上還沾著新鮮的血漬,“昨夜有人翻進糧倉,被守夜的屯兵拿住了。
審了半宿,說是李文博給的銀子。“他咧嘴笑,露出缺了顆門牙的豁口,“我讓人把那賊綁在村口的老槐樹上,現在正有婦人拿爛菜葉子砸呢。“
陳牧展開字條,上面歪歪扭扭寫著“糧倉無損,賊已擒“。
他把字條揉成一團,扔進路邊的溪澗。
溪水卷著紙團往下淌,像片飄走的枯葉。
“他們急了。“他對裴元說,聲音被晨風吹散,“急得連章法都亂了。“
裴元驅馬走到他身側,玄甲上的露水簌簌往下掉:“急的人,往往等不到最后一步。“他勒住韁繩,望著前方被晨霧籠罩的山道,“該走了。
再晚,京里的人該等得不耐煩了。“
馬蹄聲碾碎晨霧時,陳牧回頭望了眼青禾村。
李若雪站在村口的老槐樹下,身影漸漸被霧色吞沒,可她最后那句“我替你守好隴右“,卻像根線,牢牢系在他心口。
轉過山梁時,裴元突然勒住馬。
玄甲衛的隊伍霎時停住,像被按下了暫停的鐘。
陳牧順著他的目光望過去——遠處的山道上,塵土正像黃云般翻涌,馬蹄聲裹在塵土里,悶雷似的滾過來。
最前頭的騎隊旗幡被風卷起一角,“隴西李“三個金線繡的大字,在晨霧里格外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