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鹽井密謀
- 隴右耕策:從荒村到天下共主
- 渡劫失敗的散仙
- 1862字
- 2025-05-27 16:28:02
晨曦漫過山脊時,陳牧蹲在曬谷場的老槐樹下,油布包在掌心浸著晨露的涼意。
他指尖沿著信箋邊緣摩挲,沉水香混著墨香鉆進鼻尖——這是李若雪慣用的香粉,他在縣學書肆見過一次,那女子挑燈抄書時,袖口總沾著這樣的香氣。
“牧哥?“狗剩揉著眼睛從柴房鉆出來,“粥要涼了?!?
陳牧沒應,指甲輕輕挑開信口。
月光下的小楷突然變得滾燙,“李文博私吞鹽利“幾個字刺得他瞳孔微縮。
隴西李氏是隴右道根脈,李文博作為族中派來管鹽井的,竟連族規都敢踩?
他想起前日幫張石家收麥時,杏樹溝的老丈抹著眼淚說“鹽稅漲到三成“,當時只當是官府盤剝,原來根子在這兒。
“守拙!“劉二的大嗓門從村口傳來,扛著半袋麥麩的身影被晨光拉得老長,“張叔帶著朱秀才來了!“
陳牧迅速將信箋塞進懷里,抬頭正見張石掀開門簾,身后跟著抱著卷竹簡的朱秀才。
張石褲腳沾著泥,顯然是連夜從杏樹溝趕過來的:“昨兒聽你說有要事,我把秀才也拽上了——他侄子在鹽井當雜役,摸得清門道。“
朱秀才扶了扶裂開一道縫的竹簪,將竹簡攤開在石桌上。
竹片上用炭筆勾著蜿蜒山道,關鍵處標著“險坡““松樹林“:“李文博每月初一辰時巡查鹽井,帶十個護院。
那老匹夫怕死,走的是東山道,兩邊都是陡坡——“他指尖點在“松樹林“位置,“這兒最窄,兩匹馬都錯不開。“
陳牧的拇指無意識敲著石桌。
鹽井是隴右命脈,李家壟斷鹽利二十年,百姓買斤鹽得拿半斗糧換。
若能截了李文博,再讓村民接管...他抬眼看向張石:“張叔,杏樹溝能出多少壯???“
“三十個!“張石拍著胸脯,粗布褂子震得灰塵直掉,“我讓我家狗蛋挨家挨戶喊了,都說'陳郎指哪兒咱們打哪兒'?!?
劉二突然湊過來,壓低聲音:“牧哥,王鐵匠說他能做絆馬索,用牛筋纏鐵鉤,一絆一個準。“
“好?!瓣惸琳酒鹕?,影子罩住整幅地圖,“今夜子時,青禾村的小伙子跟我練突襲;李大牛帶獵戶埋伏在松樹林,準備石頭;劉二負責點火號——“他掃過眾人發亮的眼睛,“明日辰時,咱們要讓李文博的鹽井,改姓陳?!?
行動前夜的青禾村像煮沸的鍋。
王鐵匠的鐵匠鋪火星四濺,他舉著新打的絆馬索,鐵鉤在月光下泛著冷光:“這玩意兒纏馬腿,比菜刀切豆腐還利索!“陳五嬸在灶房揉著堿面饃,蒸籠白霧里,她往布包里塞了二十個饃,又加了包止血的艾草:“守拙,傷號可不能餓著?!?
李大牛帶著五個獵戶蹲在村外土坡,每人懷里抱著三塊磨得溜圓的石頭。
他摸了摸最沉的那塊,沖旁邊的二狗子擠眼:“等會砸馬腿,準得跟砸野兔似的?!?
陳牧帶著十個青年在村后空地跑圈,手里舉著用樹枝削的“刀“。
他喊著號子:“三步沖,兩步躲!
李文博的護院都是酒囊飯袋,咱們要快,要狠!“
子時三刻,山風卷著松濤掠過。
陳牧站在村口老槐樹下,摸了摸懷里的信箋。
李若雪的字跡還帶著溫度,他能想象她寫信時的模樣——或許倚在窗前,燭火映著眉峰,筆尖頓了頓,又寫下“借勢而為“四個字。
第二日辰時,東山道飄起薄霧。
李文博的馬車碾著碎石駛來,他縮在錦緞軟轎里,胖臉上淌著油汗?!斑@破路!“他踹了轎簾一腳,“等老子收完鹽稅,定要讓青禾村的窮鬼們每人交三斗糧鋪路!“
前面的護院突然勒住馬?!袄顮?,前面路窄!“
李文博剛要罵人,頭頂傳來“簌簌“聲。
李大牛貓在松樹上,手一松,石頭“轟“地砸在馬前。
受驚的馬揚起前蹄,撞翻了后面的馬車?!坝新穹?!“護院們慌忙抽刀,可還沒看清敵人在哪兒,又一輪石頭暴雨般砸下,砸得他們抱頭鼠竄。
“沖!“陳牧從石后躍出,絆馬索“唰“地甩向馬腿。
劉二舉著火把沖上來,火苗映得他眼睛發亮:“牧哥,點火號了!“
十個青年跟著陳牧沖進混亂的隊伍,用樹枝削的刀背敲在護院后頸——這是昨夜反復練的“不殺人“招式。
李文博從翻倒的轎里滾出來,錦袍沾滿泥,連滾帶爬往林子里鉆?!白プ∷?!“李大牛吼了一嗓子,像抓小雞似的拎起他后領。
“你們...你們知道我是誰嗎?“李文博胖臉漲成豬肝色,“我是隴西李氏...“
“李什么氏!“張石從后面擠上來,手里舉著從護院那兒繳的刀,“你私吞鹽稅,害得我杏樹溝的娃子半年沒嘗過鹽味!“
山風卷散薄霧,鹽井的炊煙正從山坳升起。
張石扯著嗓子喊:“從今日起,鹽井歸咱們七村共管!
鹽稅按人頭分,多勞多得!“
“好!“杏樹溝的老丈抹著眼淚喊,“陳郎帶咱們翻身了!“
陳牧站在鹽井旁,看村民們歡呼著沖進鹽場。
他摸了摸懷里的信箋,目光掠過人群——那里有個穿粗布衣裳的女子,正往他懷里塞什么東西。
等他反應過來,女子已混入人群,只留下一角青布裙角。
他低頭,掌心里躺著封信,墨跡未干的小楷在陽光下清晰:“隴西李氏·若雪“。
山風掀起信角,陳牧望著漸濃的人聲,聽見自己心跳如擂——這一日,鹽井易主;可這封信里,藏著更深的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