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烽火隴右
- 隴右耕策:從荒村到天下共主
- 渡劫失敗的散仙
- 2956字
- 2025-05-29 20:14:08
暮色里的青禾村像被按進了墨硯。
曬谷場老槐樹上的麥穗旗剛掛穩,馬蹄聲就碾碎了晚風。
斥候跌撞進議事廳時,門檻絆得他膝蓋一彎,甲片上的血珠濺在陳牧腳邊。
李大牛趕緊托住他后背,那支斷箭還插在馬臀上,馬早癱在院外,嘴里吐著白沫。
“里正!“斥候喉結滾動,血沫混著話往外涌,“隴右城方向...見著旗子了,紅底黑字...李、隴西...“
議事廳的燭火“啪“地炸了個燈花。
趙虎攥著腰間樸刀霍然站起,刀鞘撞翻了條長凳:“娘的!
李氏果然要下死手?“幾個護商隊員跟著站起,有人摸向佩刀,有人搓著沾了草屑的手,后頸的汗把粗布褂子洇出深色痕跡。
裴三娘的刀“嗡“地出鞘半寸,刀穗上的野菊被氣流帶得亂顫:“前日那倆內鬼招了李氏要斷商路,合著是要明刀明槍來搶?“她掃過眾人,目光落在陳牧腰間的木印上——那是青禾村里正的信物,邊角早被摩挲得發亮。
陳牧沒說話。
他蹲下來,指腹抹過斥候甲片上的血,溫的,還帶著鐵銹味。
木印硌著腰側,像塊燒紅的炭。
張叔臨終前攥著他手說“跟著陳里正“的聲音突然在耳邊炸響,那時張叔的血也是這么溫的,浸透了他的粗布衫。
“都坐下。“陳牧的聲音像浸了涼水的鐵。
他直起腰,目光掃過三十七個緊繃的臉,“李慶帶的是李家私兵,還是隴右道官卒?“
斥候咳了兩聲:“沒...沒穿官服,可那旗子...“他突然抓住陳牧的手腕,指甲幾乎要掐進肉里,“我離得近,看見旗角有金線滾邊,李家嫡支的排場!“
趙虎一拳砸在桌案上,松木碎屑蹦起來扎進掌心:“那還等什么?
老子帶護商隊抄家伙上!“
“退山里!“說話的是個曬得黝黑的青年,是村東頭的王二柱,上個月剛娶了媳婦,“咱們就百來號人,硬拼是送死!“
“送死?“裴三娘嗤笑一聲,刀尖挑起王二柱的衣領,“退山里吃樹皮?
李家能燒了青禾村的田,能斷了咱們的鹽井,你媳婦孩子喝西北風活著?“王二柱漲紅了臉,卻不敢去推那把刀——他記得上個月裴三娘單刀砍翻三個劫商的馬匪,刀刀見骨。
陳牧伸手按住裴三娘的刀背,力道不輕不重:“退,退到哪?“他轉向王二柱,“你娘在村學教孩子們識字,你媳婦在織坊紡線,退了山,他們連口熱粥都喝不上。“王二柱的喉結動了動,松開了攥著褲腿的手。
“李家為何來?“陳牧提高聲音,目光掃過所有人,“因裴統領帶黑風寨投了咱們,斷了他們的鹽路財;因咱們開了新田,收了流民,搶了他們的佃戶;更因...“他頓了頓,指尖敲了敲桌上的鹽包——那是前日查獲的李家私鹽,“他們怕青禾村的規矩,比他們的刀更管用。“
議事廳里靜得能聽見燭芯燃燒的噼啪聲。
李大牛摸出旱煙袋,卻沒點,煙桿在掌心磨出紅印:“里正說咋辦?“
“劉二。“陳牧轉向靠墻站著的青年,后者立即挺直腰板,“帶三個人,抄近路去張石村,跟張里正說'青禾村的鹽,分他三成'。“劉二點頭,轉身時碰翻了條凳也沒停,出門時撞得門框“哐當“響。
“大牛叔。“陳牧又看向老獵戶,“帶二十個壯丁,把村東的拒馬往道上挪,再去林子里砍藤條,扎絆馬索。
村西的陷阱填點碎瓷片——上個月陶窯燒廢的那些,能用。“李大牛應了聲,從腰間解下獵刀往桌上一放:“我這把刀,二十年沒見血了。“
“三娘。“陳牧看向裴三娘,后者正用刀尖挑指甲縫里的泥,聞言抬眼,“帶護商隊摸黑上鷹嘴崖,明早卯時前,把李家運糧的車截了。“裴三娘的刀“唰“地入鞘,野菊穗子晃了晃:“你信我?“
“信。“陳牧說,“就像你信我能讓黑風寨的兄弟吃上飽飯。“
裴三娘突然笑了,露出顆小虎牙:“那我給你帶李家的酒回來。“她轉身出門,趙虎悶聲跟了上去,靴底碾過地上的血漬,留下個模糊的腳印。
陳牧最后摸了摸腰間的木印,轉身往鹽井方向走。
月光爬上墻頭時,鹽井邊的窯火亮了起來——他要讓匠人們把裝鹽的陶甕改成火油桶,再把曬鹽用的木架拆了,削成投石機的支架。
次日卯時,十里坡的晨霧還沒散透,李慶的前鋒就到了。
五百人列成三隊,皮甲在霧里泛著冷光,最前面的紅旗子被風掀開一角,“隴西李“三個金字刺得人眼睛疼。
陳牧蹲在村頭老榆樹上,樹葉遮著他的青布衫。
他看見李慶勒住馬,馬鞭指向青禾村:“給陳牧半個時辰,自己綁了來見!“
“里正,打吧?“樹下的陳七攥著弓,指節發白。
陳牧沒說話,伸手折了片樹葉,放在嘴邊吹了聲短哨。
東邊山坳里突然響起喊殺聲。
二十個鄉兵舉著木盾沖出來,敲著銅盆,把一筐筐爛泥潑向敵陣。
李慶的馬驚了,前蹄揚起,差點把他掀下來。
待他罵罵咧咧穩住馬,那些鄉兵早跑沒影了,只留下滿地的爛菜葉子。
“鼠輩!“李慶抽了馬鞭,“給我追——“
“將軍!“親衛突然拽住他韁繩,“南邊又有動靜!“
南邊山包上,十幾個孩子舉著紙糊的旗子跑,邊跑邊喊:“李氏勾結突厥!
要屠村給突厥人騰地方!“李慶的臉漲成豬肝色,他認得那是青禾村村學的娃,前日他帶人來收田租時,這些娃還躲在墻根瞪他。
“放箭!“李慶吼道。
可箭剛離弦,那些娃就鉆進了玉米地——陳牧早讓人把青禾村周圍的玉米全留著沒砍,一人多高的秸稈成了最好的掩體。
日頭升到頭頂時,李慶的兵已經追了三回,每次都只撈到些破銅爛鐵。
士兵們的皮甲被曬得發燙,喉嚨里像塞了團火,有人偷偷去喝路邊的溪水,卻被水里泡的死魚硌了牙——陳牧讓人連夜往溪里扔了半筐發臭的河蝦。
“強攻!“李慶抹了把臉上的汗,馬鞭指向村口,“破了村子,女人財物隨便拿!“
五百人罵罵咧咧往前涌,剛到村口的土坡,最前面的馬突然栽倒。
絆馬索勒進馬腿,馬嘶鳴著翻倒,壓得后面的人撞成一團。
陳牧在樹上看得清楚,他舉起手中的火把,往坡下扔去。
“轟!“
火油桶炸裂的聲響震得樹葉亂顫。
提前埋在土坡下的陶甕被撞破,混合著松脂的火油遇火即燃,騰起的火墻把敵陣攔腰截斷。
沒被燒到的士兵發了瘋似的往后跑,踩得同伴的甲片咔嚓作響。
“弩手!“陳牧又吹了聲長哨。
村墻上冒出二十個身影,強弩的弦聲連成一片,箭矢像下雨似的扎進敵群。
李慶的左肩中了一箭,他咬著牙拔刀,卻見裴三娘從斜刺里殺出來,刀穗上的野菊沾著血,在火光里格外艷。
“截糧的滋味如何?“裴三娘的刀挑飛了他的頭盔,“你李家的糧車,現在該在鷹嘴崖喂狼了。“
李慶掉頭就跑,連滾帶爬翻上馬背。
他的兵跟著潰退,踩倒了路邊的玉米稈,踩碎了曬谷場的麥穗旗。
陳牧從樹上跳下來,鞋跟碾過一片燒焦的甲片,燙得他皺了皺眉。
暮色再次漫進村子時,曬谷場堆了半人高的甲胄。
李大牛蹲在旁邊擦刀,刀刃映著他的臉:“里正,這些夠打二十張犁鏵了。“
“不。“陳牧摸著一面皮盾,盾上還沾著血,“這些要熔了打箭簇。“他轉身看向眾人,火光映得他眼睛發亮,“從今天起,青禾村的護商隊,改叫隴右義軍。“
趙虎把新制的義軍旗插在老槐樹上,麥穗周圍多了道鐵邊。
裴三娘把李慶的佩刀扔在陳牧腳邊:“這刀不錯,給你當帥刀?“
陳牧沒接,他彎腰撿起刀,刀尖挑起塊碎布——是李慶披風上的,金線繡著“隴西嫡支“。
“大牛叔當統帥。“陳牧把刀遞給李大牛,“三娘當副帥。“他又看向陳七,“今晚開始,每五里設個斥候,看見穿皮甲的就報。“
眾人應著,各自去收拾戰利品。
陳牧爬上瞭望臺,山風掀起他的青布衫。
遠處隴右城的燈火像幾點寒星,他摸了摸懷里的木印,突然聽見身后有腳步聲。
“里正。“是村學的小書童,攥著個油布包,“剛有個戴斗笠的女人塞給我的,說...說給陳里正。“
陳牧接過油布包,指尖觸到封泥上的梅花印——那是李若雪的私印。
他沒急著拆,抬頭望向隴右城的方向,月光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長,像要延伸到那片燈火里去。
山風掠過,油布包里的信紙發出細碎的響,像誰在說悄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