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給少年的詩詞點睛課:意象十二講
- 周若卉 沈綺嫻 編著
- 1130字
- 2025-06-03 14:01:42
經典誦讀
關于“東風”的經典名句還有很多,以下這些都可以記下來。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杜牧《赤壁》)
杜牧在這里大膽設想,如果當年赤壁之戰時,周瑜沒有東風的助力,那么恐怕春深時,銅雀臺將緊鎖東吳美女大喬、小喬了。杜牧將周瑜一方取得赤壁戰爭勝利的關鍵原因歸于偶然的“東風”,對歷史時事進行了逆向思考,強調了東風的作用,卻也流露出胸中的抑郁不平之氣,與阮籍登廣武戰場時感慨“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相似。
東方風來滿眼春,花城柳暗愁殺人。(李賀《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三月》)
東方的風吹來,滿眼皆是春色。開篇起興,洋溢著春天來臨的溫馨、歡欣,似乎是要表達喜悅的心情。下一句卻急轉直下,寫無邊春景中的繁花和綠柳卻叫人愁苦難言。一句歡欣喜悅,一句滿懷愁緒,實則是寫不同人在春天到來時的不同情緒。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東風尚未催開百花,卻吹開了元宵夜的火樹銀花。它吹開了地上的花燈,又吹得焰火紛紛,亂落如星雨。此句借“東風”營造了元宵佳節滿是火樹銀花的狂歡氛圍。“東風夜”叫人聯想起“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中的“春風”意象,都是一夜的“風”催開了千樹萬樹的“花”,不過前者的“東風”吹來的是火樹銀花,而后者的“春風”吹開的是滿樹雪花。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曾鞏《詠柳》)
詠柳詩多表現生機盎然之感或惜別之情,此詩卻不同。詩中寫雜亂的柳樹枝條剛抽出,尚未改變初生時的淺黃色,卻倚恃著東風之勢狂舞起來。此句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將楊柳和東風人格化,以嘲諷、藐視的口吻描寫柳樹與東風。這里的“東風”可以理解為權貴或權勢,小人倚仗權貴之勢,得志猖狂。
東風謬掌花權柄,卻忌孤高不主張。(劉克莊《落梅》)
這兩句是全詩的尾聯,也是點睛之筆,在前文寫景寓情的基礎上,對“東風”意象直接展開議論。詩人看似寫“東風”對百花一點都不憐香惜玉,亂用生殺予奪的權力。實際上,此處的“東風”暗指南宋朝廷中那些執掌權柄的人。一切歷史和現實中嫉賢妒能、打壓人才的當權弄勢者,都被詩人借由“東風”這一意象給予辛辣的諷刺。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這兩句詞以“東風”為媒介,傳達了李煜對故國的無盡懷念與哀愁。“東風”通常象征著春天的生機與活力,但在李煜的筆下,它卻成了時間流逝和歷史變遷的象征。“小樓昨夜又東風”中的“又”字,暗示著春風的年復一年,與詞人對逝去故國的恒久思念相呼應。在月光下,這風不僅帶來了春天的氣息,也帶來了對往昔美好時光的回憶和對現實殘酷境遇的無奈。這里的“東風”不僅是自然現象,更是詞人情感的觸發器,它承載著對過去的眷戀和對現實的悲嘆,深刻反映了李煜作為亡國之君的復雜情感和深沉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