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給孩子的經典名著:本草綱目(彩繪版)
- 杜新艷編著
- 682字
- 2025-05-29 16:42:54
豆蔻

釋名 也稱草豆蔻、漏蔻、草果。
集解 豆蔻嫩苗像蘆葦,葉子像山姜的葉子,根像高良姜。二月開花,形成穗房,花長在莖下,由嫩葉卷曲而生。花初開像芙蓉花,微紅,穗頭深紅色。它的葉子逐漸長大,花漸漸綻開,顏色也逐漸變淡,也有變成黃白色的。豆蔻大小像龍眼,稍長,外皮黃白色,薄而且有棱(léng),核仁大小像砂仁,有辛香氣味。
藥用部位 仁、花。
氣味 仁:辛,澀,溫,無毒。花:辛,熱,無毒。
主治 仁:治心腹痛,止嘔吐,去口臭。花:止嘔吐,調中補胃氣,消酒毒(酒精中毒)。
故事館
為什么女孩十三四歲被稱為“豆蔻年華”?
女孩十三四歲被稱為“豆蔻年華”,主要源于唐代詩人杜牧的《贈別》詩中“娉娉(pīng)裊裊(niǎo)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的詩句,這首詩深刻影響了后世,使得“豆蔻年華”成為青春少女的代名詞。在這首詩歌中,杜牧刻畫了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女,娉娉裊裊,楚楚動人,體態輕盈,柔美優雅,如同早春二月枝頭含苞待放的豆蔻花,美麗淡雅、清純可愛,充滿生機與希望。杜牧詩句的廣泛傳播,使得豆蔻意象深入人心,成為我國古代文學和日常生活中描繪少女的美麗和青春的經典。
古詩詞里的豆蔻
贈別
〔唐〕杜牧
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