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賑濟容易,安置很難?
- 盛明大駙馬
- 冬三十娘
- 2610字
- 2025-07-08 00:02:00
羅知縣先讓吏員去辦事,隨后趕緊過來對趙輝行禮:“駙馬親至,有失遠迎。且容下官先更衣,再來向駙馬請罪。”
“羅知縣自便。”
那羅知縣又一一向眾人團團作揖,趙輝聽他稱呼那千戶為金千總。
“原來是駙馬爺當面。末將金奉君,應天衛千戶,家父金玉。”
“原來是金千總!”
親軍都指揮使司都指揮僉事金玉的兒子。金玉已經隨朱棣北狩,金家正是江浦人。
其他人又紛紛來向趙輝行禮,心里忖度著他來這里的用意。
今夜是縣尊在縣衙請江浦鄉紳富戶一同商議如何應對流民,他一個過境駙馬來湊什么熱鬧?
莫非少年人熱血上頭,見了流民慘狀要帶頭捐銀?那今天夜里可要肉痛了!
大雨滂沱,南京城內的朱高熾臥在榻上,他是給氣的。
“浙西五縣賑濟令眼下要是出了,江北流民更加躁動。”朱高熾氣喘吁吁的,“這消息那么早就傳出去了!”
楊士奇平靜地說道:“不奇怪,通政使司、六科、戶部,知道這事的本就不少。江北流民本不算多,散于各府州縣,地方自能賑濟安置。如今齊聚安慶、江浦、江都,當務之急是先把他們安頓在江北。”
黃淮凝重地說道,“要安頓這么多流民,除非以工代賑。讓他們千里迢迢去武當山還是淮北開鑿會通河?行不通。再要另興大工,夏原吉不肯依。”
“沖著大報恩寺來的?”朱高熾在臥榻上長吁短嘆,“不行,至少要等漕河全修通了。”
楊士奇卻搖了搖頭:“殿下,恐怕是沖著幼軍來的。”
“幼軍?”朱高熾大為意外。
“不錯。”楊士奇鄭重說道,“府軍前衛雖已重設,但幼兵尚未選滿。眼下除了大工賑濟,也只有府軍前衛糧餉斷不會短缺,只差兵丁,足可容下這些流民。募一人可養一戶,如此流民就不成問題了。”
暗中做這一切的人,當然吃準了朱高熾不得不處置好這個問題。
流民聚在了一起之后才是最危險的。如果不能很快妥善安置好,說不準就會釀成民變。
而南京城這里得到的消息可不止江浦一處。三個地方的流民加起來已經過萬,那么如何安置,朱高熾的選擇其實并不多。
要么就啟動大報恩寺大工,吸納這么大數量的流民為工。要么就從這些流民里募選幼軍兵丁,一口氣把府軍前衛填滿。
只有府軍前衛已經確定了編制,預算了今年的糧餉。
而朝廷財計現在絕不可能支持大報恩寺開工,讓流民去武當山,去淮北山東,都不可能。
朱高熾閉上了眼睛,過了一會才說道:“這樣一來,府軍前衛卻廢了。”
都是流民當中選募,不說底子如何,將來好重用嗎?其中有奸細嗎?
“不止如此。恐怕還要劃出屯田,將他們編入府軍前衛軍籍。既是府軍前衛,只能在南直隸找地方,這又要和五軍都督府商議。”黃淮深吸一口氣,“不容易!”
從寸土寸金的南直隸劃出府軍前衛的屯田以安置幼兵家屬,那不是從既有的勛武利益格局之中搶食?
……
江浦縣衙里,知縣羅遠經抹著眼淚:“江浦縣三萬余百姓在后,羸弱瀕死三千余流民在前。我飽讀圣賢書,忝任一方父母,為之奈何,又于心何忍?”
縣丞郭松喬沉重地說道:“各路關又報來,仍有流民在往江浦趕。流民不能過江!但既有流民齊聚南京之勢,江浦縣處置不好就有大亂!諸位家業在此,萬萬不能袖手旁觀!”
這時一人開口道:“冷泉公,你德高望重,你說這可如何是好?”
被人推出來說話的人叫莊峻,他一臉難色:“府尹斷不會坐視不管,太子殿下更有主張。依我看,縣衙已經處置有措了,等南京的意思吧。”
郭松喬沉著臉:“冷泉公,江浦縣豈能無所作為?眼下這處置有措,一天就要近百石糧,縣衙又能支撐幾日?流民聚集之地非只江浦一縣,我們豈能不為朝廷分憂?”
“金千總,應天衛有什么說法?”又有一人小心問道,“流民齊聚,事出有因啊。”
金奉君看了看他,隨后說道:“江浦諸衛所職責只是拱衛京師。都督府沒有明令,衛里又能有什么說法?今日我只是代金家而來,我看你們也別拐彎抹角。流民總要安置的,你們就算怕,總要盡一份心才是。”
趙輝只看一個個臉上憂色不減,心里琢磨著他們的顧慮。
江浦縣諸官“禍從天降”,這些流民他們萬萬不能放過江,更不能釀成民變。
他們無論如何也要有所作為,而南京得面對幾個方向的流民,給他們的支持恐怕有限。
畢竟流民人數太多了。
這些本地鄉紳富戶當然也是直面威脅的,但這威脅并不僅僅只來源于不穩定的流民沖擊,還有摻和這件事的風險。
既然都看得出來流民是被有心人鼓動而來,那么踴躍幫助安置好這些流民,不就壞了那鼓動流民之人的大計?
可是不做點什么,他們這些本地鄉紳富戶又要得罪江浦縣、應天府和太子。
羅遠經再次開口:“不論如何,都要先穩住流民,要防著病疫滋生。糧,藥,遮風蔽雨之所,御寒衣被,都要錢,要人手。本縣之意,江浦縣還是要齊心協力共度難關,一是出錢出力,二是力所能及各雇用一些流民。有了指望,他們就不會涉險過江,也就不會阻了公主殿下和駙馬回京。”
趙輝忽然被他提到,倒像是今夜商議這難題還有幫他忙的意思。
“羅知縣這話是什么意思?”趙輝哼了一聲,“莫非流民處置不好,本駙馬也不好動身了?”
“駙馬見諒。”郭松喬賠笑道,“今天駙馬也看到了,碼頭船一動,到時流民還不知會怎么發狂。”
“那就依羅知縣所言,你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趙輝不滿地說,“忽然流民齊至,公主殿下也十分心憂。還是速速處置好,我們也好早些啟程回京。”
一眾鄉紳富戶低頭心里暗罵:羅知縣借勢壓人,你倒是只想著早點拍屁股遠離是非之地。
于是一個個多少開了口,你十兩我二十兩的,或者又說尚有存糧三十石,或者愿雇一兩戶仆役來佃租余田。
但在三千多張嘴巴面前也只是杯水車薪。
“縣尊,光靠江浦縣實在力有未逮啊!”有人叫苦,“大家伙齊心協力,這些錢糧施粥賑濟,足夠支應月余了。到那時,朝廷定有處置方略啊。難道縣尊想要江浦一縣就給這三千多流民找到生計?整個江浦縣也只有三萬余人丁。”
羅遠經看了看金奉君:“金千總,若是諸衛所愿把他們編為軍戶,讓他們屯田……”
“羅縣尊!”金奉君神情肅然,“你有這想法,奏請上去就是,我豈能做主?”
他這樣說完之后,卻又開口道:“不過眼下想多安置一些,也不是沒辦法。”
羅遠經精神一振:“還請金千總明示!”
“我們應天衛幾個衛所已經有定額,羅縣尊若是奏請把他們編為府軍前衛軍戶,不失為一策。要是再肯把江浦官田撥給府軍前衛作為屯田,那不就妥了?”
金奉君這話一說完,羅遠經和在座鄉紳富戶無不變色。
“江浦縣官田都有佃戶,這如何使得?本縣佃農定因此鬧事!”
說話的只是某個鄉紳,羅遠經臉色更加難看:金奉君這是變相提醒他,流民之事背后的牽連更大。
他這樣奏請,到底是幫太子還是害太孫?江浦縣諸衛所之間利益格局已定,僅有的官田更是已經與在座鄉紳富戶利益相連。
金家不做人了嗎?提出這樣惹眾怒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