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鼎符仙箓,玉清寶誥
- 仙蠶
- 藍犁老魔
- 2293字
- 2025-06-13 19:10:48
‘這似乎真是個與寶器有關的法符……莫非真像公孫虞說的那般,是收寶之用?’
終究是公孫虞在前注目。
李清河也不好分心過多關注黃符,粗略一番辨識下來,所得還是有些模糊。
大概只知道此符,似乎與什么鼎器有關。
這讓他有些遺憾,也有幾分期待。
遺憾是因為這法符根源,似乎并非什么道法真訣之類的修行相關。
至于期待……
云中子福德真仙,闡教真傳,尤擅煉寶。
哪怕只是祭寶收寶的法訣,也值得琢磨。
不過黃符未能第一時間辨個分明。
古本之上,所得倒是具體。
這古本之上的文字,便是此世修行人常用的雷文金刻,只是掃上幾眼,李清河便已經掌握在心。
上頭文字說特殊也特殊,說正常也正常。
只因其中記載,竟是對李清河來說,并不算陌生的‘玉清寶誥’。
【三界之上,梵炁彌羅,上極無上,天中之天。郁羅蕭臺,玉山上京。渺渺金闕,森羅凈泓。玄元一炁,混沌之先……大羅玉清,虛無自然。至真妙道,元始天尊?!?
殘冊文字不多,除了部分著書之人所留關于‘遭逢云中子仙人,得授妙訣’的記載之外,便只一段玉清寶誥十分完整。
看公孫虞的意思,也便是要讓李清河以此寶誥,感召黃符。
‘有此寶誥,幾乎可以斷定云中子身份了……只不過此誥乃是玉清弟子,感頌祖師‘元始天尊’之用,哪里能用來感召法符?’
李清河暗暗搖頭,他猜測這殘冊應該還有其余法訣,只是存在于缺失的那部分書頁之上。
才叫公孫虞等人以為,這看著十分高玄的‘玉清寶誥’,或許就是感召法符的訣門。
公孫虞這時開口:“冊上寶誥文字不多,雖不知其中所述‘大羅玉清,元始天尊’是哪位真仙神圣,根底難尋,但要記憶,對你來說這點時間想來也足夠了?!?
“我尚有些事情,須得出去一趟,你且將古本交還與我,這兩日我不在時,便在此間嘗試頌誥感召法符?!?
說話間。
公孫虞袖子一掃,便有一道靈光落定洞室石壁,頃刻符光室內流轉,仿佛激活什么陣勢。
“我已經在此地種下遁靈神樁,也布了禁制,無我準許,你貿然離開,自有劫數。你為人還算謹慎,想來知道輕重,勿謂言之不預?!?
‘玉清寶誥’李清河前世便有見識,便是不看也知道內容,此刻回憶一番,早就烙印于心。
當即一拜,將古本遞交過去:“真人放心,寶誥之事,小子必然盡心,不敢懈怠半分?!?
公孫虞并未多言,古本入手,最后瞥了李清河一眼,須臾身化靈光,便是遁走無蹤。
李清河站定片刻。
四下觀望一番,微微搖頭,也收斂心思,將注意力放在了手頭黃符之上。
便是沒有修行法門相關,得個‘云中子’所傳祭寶之訣,也依舊十分讓人期待。
‘神魔古本記載之中,云中子專擅煉器,尤以仿制三教法寶出名,也不知此符所應,是我所知道的某些寶貝,還是說就是個簡單的收寶之訣……’
精神提振,李清河尋了一個角落,便又仔細鉆研起來。
…
洞中幽暗,難知日月變化。
李清河盤坐于此前修煉火禽奇經時所坐角落。
先是嘗試頌念了一番‘玉清寶誥’,看能否感召黃符,見果然不成,也才將所有心思,都用在了黃符研究。
也不知費了多少時辰。
李清河搜刮自身所掌種種知識,經歷幾番鉆研印證,總算是將黃符上的符頭、符膽、符腳符字,盡皆分析出了個模樣。
【玉清元始天尊律令萬靈萬炁化煉玄黃交元成鼎】
這是李清河費心印證解析之后,所得法符真意。
此中文字具體,自然還有一些輔佐玄虛,真言咒文。
但取其本質,法符所指,便是這么個意思。
既已解析出來,理解自然也就不難。
‘交元成鼎……此符果然是一張煉寶法符。’
李清河凝神琢磨。
按照法符種種咒文符言所述。
此一張法符所應,乃是一門祭煉‘玄黃寶鼎’之器的寶術。
只是具體這寶鼎祭煉需要什么材料,煉成之后,又有什么威能,便無從知曉。
甚至因為李清河只是理解了表面粗淺文字,并無玉虛傳承在身的緣故。
他連如何理解其中煉寶咒訣,又怎么以之化合禁制,煉出這樁寶貝的能耐都沒有。
可謂空有寶山,而不得用。
‘可惜……’
李清河心下暗嘆。
不管這所謂的‘玄黃寶鼎’究竟是什么級數的寶貝,既然是云中子所傳,必然不是等閑。
如能掌握,保不齊便是未來煉道成真的依仗所應。
可惜他并無玉虛根底,根本分解不得。
‘還以為我能辨析出符身篆文,便有望獲取幾分妙傳,如今看來,還是想得簡單了?!?
想想也是。
便是此世修行,在不通各家傳承根底‘訣竅’的情況下,也是得去功法,都不能修煉的結果。
遑論玉虛真傳妙道了。
好在李清河經歷數度波折,此前還因自身貿然緣故,失去過拜法靈光洞天的機緣,‘得失’二字,也算比較看得開了。
到底沒有因此太過喪氣。
他深知這法符乃是云中子所傳,涉及這般存在的物件,便是公孫虞不清楚云中子根底,也不知如何解析運用此符。
待元江之事結束后,都不會任由法符留在李清河手中。
所以他收拾心情,便也努力記憶起這法符所有細節來。
既然云中子現身此世,還留下元江龍碑這等仙跡。
未來不定什么時候,他也有再遭逢玉虛相關,掌握寶符解法的可能。
盡力掌握,以備不時,才是正理。
李清河費心記憶法符。
不覺洞外陰陽交替,便是三日過去。
這日李清河自覺法符上下,細微皆已掌握,若有玉虛功底,頃刻便能照搬復制。
便也手捧法符,頌念起了玉清寶誥來。
雖然已經做過嘗試,心知無用。
到底記得公孫虞交代,也不愿惡了對方。
只是他寶誥念得正勤。
忽然洞室之內,符文流光涌轉,奇異陡生。
李清河精神一提,抬頭望去。
就見公孫虞身影,不知何時折返歸來。
不等他上前拜見,老儒便匆匆問道:“寶符可有變化?”
“稟真人,不曾?!崩钋搴用u了搖頭。
公孫虞面色略有幾分失望。
“罷了?!彼中渥右徽?,便將李青河攝拿過來:“我之要事已經辦成,如今卻有外敵將至此地,元江龍碑不日亦將出世,你且隨我遷往水府,再行琢磨?!?
話才落音。
他身上靈光涌動,便將李清河也裹入了其中。
尚未等李清河反應過來,便是乾坤斗轉。
而也就在二人挪移遁走之際。
轟??!
一道強橫劍光,陡然斬開了幽潭,劈入洞室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