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舊黨已死,新黨當立
- 大清:九子奪嫡,草包老十贏了?
- 始源直至終焉
- 1899字
- 2025-06-17 16:21:58
雍郡王府,書房。
燭火通明,驅散了深秋的寒意。胤禛端坐主位,面色沉靜,手中把玩著一枚溫潤的玉扳指。
胤祥斜靠在窗邊的太師椅上,劍眉微蹙,似有心事。
鄔思道則裹著厚厚的裘氅,坐在炭盆旁,腿上蓋著毛毯,手中捧著一個暖爐,偶爾低咳兩聲,臉色在燭光下顯得有些蒼白。
“四哥,今天在朝堂上,大哥跟太子那個樣子,我能理解。但是……九哥跟十四弟怎么也那樣說十哥?”胤祥看向胤禛問道。
“十三弟,這你還看不出來么。”
“你指的是什么?”胤祥不解。
“百官管他們幾個叫什么?”胤禛問道。
“嗯……八爺黨啊。”
“就是,八爺黨,他們的八爺現在也還是個郡王,老九跟老十四還只是貝子但以往一向被視為‘草包’的老十辦了一次差就升為了親王,你說他們能高興么?”
“不高興也不至于這么拆臺吧,都是親兄弟,還是從小一起長大,他們幾個天天黏在一起,是最要好的。”胤祥問道。
“十三爺這份赤子之心真讓老夫佩服。”鄔思道由衷說道,“但這朝廷上的你爭我奪早已超越了親情,只剩下你死我活嘍。”
“鄔先生,十哥這么晚真的會過來嗎?”胤祥看向鄔思道,語氣帶著一絲疑惑。
鄔思道尚未答話,門外已傳來通報:“王爺,敦親王到訪。”
“請!”胤禛放下扳指,眼中閃過一絲了然。
胤?大步流星走了進來,身上還帶著夜風的寒氣。他一眼便看到屋內的三人,目光在胤祥臉上略一停頓,隨即落在胤禛和鄔思道身上。
“四哥,十三弟,鄔先生!”胤?拱手見禮,開門見山,“深夜叨擾,實有要事相商!關于今日朝堂之事!”
胤祥站起身,語氣不算熱絡:“十哥是為朝堂上受的委屈來的?四哥不是已經替你解圍了嗎?”
胤禛抬手制止了胤祥,目光平靜地看著胤?:“老十,坐。朝堂之上,唇槍舌劍,皆是常事。你能想到‘師夷長技’,已屬不易。不必過于介懷。”
“四哥,鄔先生,小弟并非為委屈而來。今日散朝后,小弟苦思冥想,特來與四哥、鄔先生參詳!”
“哦?”胤禛和鄔思道同時目光一凝。胤祥也露出詫異之色。
胤?將柳晴所獻“主動派遣使節出訪西洋”之策,原原本本、條理清晰地復述了一遍。
重點強調了“化被動為主動”、“宣示天朝氣度”、“徹底知彼”、“窺探其虛實弱點”等核心要點。
書房內一片寂靜。只有炭火偶爾發出的噼啪聲和鄔思道低微的咳嗽聲。
胤禛眼中異彩連連,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桌面,顯然在飛速思考此策的可行性及深遠意義。
胤祥臉上的戒備之色也漸漸褪去,取而代之的是震驚和深思。
鄔思道捧著暖爐,蒼白的臉上露出一絲極淡的笑意,仿佛一切盡在預料之中。
他緩緩開口,聲音略帶沙啞:“敦親王此策……甚妙。化干戈為玉帛于無形,變窺探為明察于萬里。主動出擊,方能掌握先機。。”
他話鋒一轉,看向胤禛:“王爺,其實今日老朽讓您在朝堂之上,力陳‘師夷長技’,甚至提出‘派遣子弟隨船西行學習’,其用意,并非真指望朝廷立刻便能采納此等‘驚世駭俗’之議。”
胤禛和胤?都凝神看向他。
鄔思道微微一笑:“此乃‘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之道也!老朽深知,以眼下朝堂風氣,皇上之心態,‘派遣子弟留學’、‘師夷長技’之議,必被視為離經叛道,斷無可能通過。然……”
他眼中精光一閃:“正因為其要求看似‘過高’、‘過激’,才為后續的講價,留下了余地!”
“講價的余地?”胤?若有所思。
“正是!”鄔思道咳嗽了兩聲,繼續道,“朝廷諸公,包括皇上,雖不贊同‘留學’、‘師技’。
然敦親王今日所提‘接觸探意’、‘關稅自主’、‘限制活動’等務實之策,以及四爺您所強調的‘知彼’、‘自強’之理,已在彼等心中留下印記。
待西洋使節真至,談判陷入僵局時,我們再適時拋出‘派遣使節回訪探查’之策……”
他頓了頓:“此策相較于‘派遣子弟留學’,其‘離經叛道’程度大大降低,更披著‘宣示國威’、‘懷柔遠人’的光鮮外衣。
屆時,朝堂阻力必會小得多!而皇上,為了化解僵局,維護其‘懷柔’的圣君形象,權衡之下,接受此策的可能性……將大大增加!”
“妙啊!”胤祥忍不住擊掌贊嘆,“先生此計,環環相扣!以進為退,虛晃一槍,實則暗度陳倉!高,實在是高!”
胤禛眼中也露出恍然與欽佩之色,看向鄔思道:“先生深謀遠慮,禛不及也。”
胤?更是心中大震,他只感覺此人太過可怕。
“先生之意,胤?明白了!那我們接下來,便是要暗中推動,讓‘主動遣使出訪西洋’之策,成為‘詳議章程’中一個看似折中、實則最為關鍵的選項?”
“正是此意!”鄔思道含笑點頭,捧緊了手中的暖爐,“此事需徐徐圖之,四爺、敦親王,當在‘詳議’期間,聯絡志同道合之務實官員,如張廷玉大人等,不動聲色地引導風向。
重點渲染‘宣示天威’、‘懷柔遠人’、‘彰顯圣德’之利,淡化其‘探查’之實。待水到渠成,再由四爺或敦親王,在御前陳情時,將此策作為化解僵局的‘妙棋’提出,必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