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師夷之長,以制夷?(之前那版自覺寫的不好,重新寫了一版)
書名: 大清:九子奪嫡,草包老十贏了?作者名: 始源直至終焉本章字數(shù): 2679字更新時間: 2025-06-16 21:48:26
暢春園,澹寧居。
康熙帝高踞御座之上,掃視著階下分列兩班的王公重臣。御案之上,赫然擺放著尹德呈上的、由通譯謄抄清晰的四國“請求”文書副本。
“諸卿,福建提督尹德有報,英吉利、法蘭西、荷蘭、葡萄牙四國,聯(lián)名上書,欲遣使節(jié)入京‘朝覲’,其言懇請增開通商口岸,并厘定貿易章程。此奏,爾等可傳閱。”他略一抬手,自有內侍將文書副本分送幾位核心大臣。
一時間,殿內只聞紙張翻動的窸窣聲。很快,如同冷水滴入滾油,朝堂瞬間沸騰!
“荒謬!狂妄!!”
只見大阿哥胤禔須發(fā)戟張,出班怒斥:“區(qū)區(qū)西夷,化外蠻邦!得沐天朝恩澤,許其四口通商,已是汗阿瑪天高地厚之恩!
竟敢得隴望蜀,妄求增埠?此等貪得無厭之輩,與昔日倭寇、紅毛海盜何異?兒臣以為,當嚴詞駁斥,將其使節(jié)驅逐出境!
若敢聒噪,我大清天兵,定教其片帆不得歸!”
“大哥所言極是!”太子胤礽緊隨其后,我天朝上國,物阜民豐,無所不有,豈需與彼等逐利商賈討價還價?更遑論允其使節(jié)入京!
此輩不識禮義廉恥,若覲見之時,不遵我大清三跪九叩之禮,豈非褻瀆天威,貽笑大方?兒臣附議大哥,斷然拒之!并嚴飭沿海,加強戒備!”
“奴才附議太子爺和大阿哥之請。”佟國維顫老成持重的聲音里滿是衛(wèi)道者的凜然,“《春秋》大義,華夷之辨!此等西夷,素無教化,狼子野心!
增開口岸,無異于引狼入室!其船炮或有可取,然我大清以德服人,以禮治國,豈能因些許奇技淫巧而自降身份,壞了祖宗成法、天朝體統(tǒng)?
奴才以為,當以雷霆之勢,昭示天威,使其知難而退!”
大學士馬齊亦躬身附和:“佟相所言,老成謀國!夷狄,禽獸也,畏威而不懷德!唯有峻拒,方顯天朝尊嚴!”
此乃頑固保守派,聲勢浩大,占據朝堂主流。
“汗阿瑪,兒臣有不同之見。”三阿哥胤祉溫文爾雅地出班,聲音平和,“大哥、太子與佟相、馬相之言,固是維護國體。然,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
此四國船堅炮利,尹提督奏報中已言明,其勢非昔日零星海寇可比。若斷然拒絕,激其兇性,驟然發(fā)難,我沿海萬里海疆,處處設防則處處薄弱,恐非萬全之策。”
他頓了頓,見康熙目光投來,繼續(xù)道:“兒臣以為,不若效法廣州舊例,于四口之外,擇一二不甚緊要之口岸,許其增開。然,須嚴加管束,限定其商館范圍,不得隨意與百姓接觸,貿易仍須經由行商,課以重稅。
如此,既可稍饜其欲,免生邊釁,增朝廷歲入;又可顯我天朝懷柔遠人之德,無損大體。唯覲見之禮,斷不可廢,此乃國本!”這便是有限開放派的主張,以退為進,核心仍是維護“天朝”顏面與控制。
八阿哥胤禩亦出列,姿態(tài)恭謹溫潤:“三哥所言,老成持重。兒臣附議。增開一二小口,示以羈縻,確可暫安其心。然,正如太子所言,覲見禮儀關乎國體,萬不可失。至于其船炮之利……”
他微微一頓,目光掃過眾人,“我大清地大物博,人才濟濟,假以時日,仿制精進亦非難事。當務之急,是穩(wěn)住彼等,莫使其鋌而走險。”
殿內爭論愈發(fā)激烈,保守派怒斥妥協(xié),有限派強調穩(wěn)妥。康熙端坐御座,目光深邃,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玉扳指,始終未發(fā)一言。
就在此時,一個沉穩(wěn)的聲音響起,不高,卻清晰地穿透了嘈雜:
“汗阿瑪,兒臣胤?有本奏!”
霎時間,殿內目光齊刷刷聚焦在出班的胤?身上。
“講。”康熙的聲音聽不出情緒。
胤?深吸一口氣,朗聲道:“適才大阿哥、太子、三哥、八哥及諸位大臣所言,皆有道理。然,兒臣以為,欲定對策,必先明其本心!”
“其一,尹提督坐鎮(zhèn)海疆,親見西洋巨艦,其炮火之猛,射程之遠,遠超我水師戰(zhàn)船!彼等絕非昔日嘯聚海島之流寇,而是有國、有制、有堅船利炮之強敵!
其戰(zhàn)爭之潛力,深不可測!若視其為疥癬之疾,輕言驅逐,一旦激怒,其艦隊傾巢而來,以我沿海目前之防務,兒臣斗膽直言——恐難抵擋!屆時,戰(zhàn)火燎原,生靈涂炭,悔之晚矣!”
“其二,彼等口稱增開通商口岸是為貨殖便利。然,現(xiàn)有四口,據兒臣所知,遠未飽和!其所謂‘巨大損失’,言過其實!此乃托詞!
其真實意圖,兒臣揣測,名為增埠,實為借機深入我腹地,窺探我山川地理、城池關隘、軍備虛實、民情吏治,乃至……朝廷動向!
所謂使節(jié)‘朝覲’,更是要親臨帝都,覲見天顏,其用心,豈止通商?實為刺探虛實!”
此論一出,滿殿皆驚!連胤祉、胤禩都露出思索之色。康熙摩挲扳指的手指微微一頓。
“因此,兒臣以為,斷然拒絕,易招兵禍;全盤允諾,喪權辱國,皆不可取!當取中庸之道,以我為主,謹慎應對!”
他條理清晰,逐一道來:
“一者,可先允其使節(jié)至廣州或天津,由朝廷派出重臣先行接觸,探其真實來意與底線!待摸清底細,再定后續(xù)方略。此乃‘知己知彼’!”
“二者,若接觸后,其確為通商而來,則增埠與否、增開何處,皆可議!然,有三大原則,寸步不讓!”胤?豎起三根手指,斬釘截鐵:
“其一,關稅自主!所有進出口稅則,由朝廷統(tǒng)一厘定,設‘海關總署’直轄管理,杜絕地方盤剝中飽!稅銀,必須直接解送戶部!”
“其二,限制活動!其商賈、使節(jié),只準在劃定商館區(qū)域活動,嚴禁隨意出入,更嚴禁深入內地!尤其要嚴防其借機傳教,蠱惑人心,此乃大忌!”
“其三,平等禮儀!彼使節(jié)覲見汗阿瑪,須行符合其國身份之禮,以示相互尊重。大清皇帝之尊,不容褻瀆,然亦不必強求其行三跪九叩之虛禮而損我實利!”此言一出,保守派頓時嘩然!
胤?不為所動,拋出最重磅的籌碼:
“最關鍵者!若彼等執(zhí)意要求增埠或其它便利,我大清亦可提出條件——要求其國以火器鑄造、新式造船、地理測繪、精良醫(yī)術等實學技藝作為交換!
并允我朝選派聰穎子弟,隨其船隊西行,學習其格物致知之法!此乃‘師夷長技以制夷’!以彼之器,壯我之威!方為長治久安之道!”
“轟——!”
胤?這番話,如同在平靜的湖面投下巨石!
“荒謬絕倫!敦親王,你……你這是賣國之論!”佟國維氣得渾身發(fā)抖,指著胤?,“與蠻夷講平等?還要學其淫巧之術?祖宗之法何在?圣賢之道何存?你這是要動搖國本!”
“老十!你糊涂!”大阿哥胤禔更是怒不可遏,“讓子弟去學夷狄之術?你這是要讓我大清兒郎數(shù)典忘祖嗎?其心可誅!”
“十弟此言,未免……過于驚世駭俗了。”胤禩眉頭緊鎖,“夷狄之術,縱有小巧,焉能與圣人之道相提并論?更遑論以國體尊嚴去交換?此例一開,后患無窮啊!”
太子胤礽則冷笑一聲,陰陽怪氣:“十弟去了一趟江南,見識果然‘不凡’。只是這‘師夷長技’之論,聽著倒像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殿內保守派群情洶洶,斥責之聲不絕于耳,皆言胤?“離經叛道”、“喪權辱國”、“蠱惑人心”。
有限開放派如胤祉、張廷玉等人,雖覺胤?對威脅的評估和“刺探虛實”之論頗有見地,但對“平等禮儀”和“技術交換”也深感疑慮,眉頭緊鎖,沉默不語。
唯有四阿哥胤禛,立于班中,目光深邃地看了胤?一眼,幾不可察地微微頷首,似有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