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引言

物品一旦成為財產,有了可用金錢衡量的價值,人類社會便有了對這種物品的法律規范。文化財產最初便是由國內財產法上的規范才逐漸進入國際刑法領域的,這不僅因為文化財產的金錢價值,更因為人類社會對于文化財產的歷史、文學、宗教、考古及科學價值的衡量。總體而言,即文化財產的價值也就是打擊文化財產犯罪所要保護的文化財產的兩種價值:財產價值和文化價值。對于這類財產在國際領域最早的破壞來源于戰爭,故而這也使得戰爭法成為保護文化財產最古老的法律形式。和平時期出現的盜竊、非法販運及非法交易則讓文化財產的保護有了一種新的保護形式,在國際社會的全面禁止與通力合作下對犯罪行為的打擊,也讓各個國家對此類犯罪的情形有了更多的認識。

在敘述文化財產犯罪及其刑事制裁前,筆者先討論兩個概念——文化財產與文化遺產,也為后文文字上的運用做個說明。

總體來說,文化財產是一個歷史范疇,其內涵和外延隨著歷史的發展而不斷變化;而文化遺產則是現代社會的產物,是為配合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的出現而誕生的一個術語。而且,由于各國或地域用語習慣的差別,兩個概念也出現相互混用之勢,二者在使用上并沒有涇渭分明的禁忌。

文化財產一詞首次在國際法律文件中出現是在1954年的《海牙公約》(即《關于發生武裝沖突時保護文化財產的公約》)中。之前的各個國際法律文件雖然明確對文化財產進行刑事上的保護,但多以“專用于宗教、藝術、科學等建筑物或歷史紀念物”或相關財產這樣的表述表明對于文化財產的保護。而1954年的《海牙公約》明確提及文化財產一詞,同時以列舉的方式昭告全世界哪些財產屬于在武裝沖突下受法律保護的文化財產,其范圍包括了可移動的或不可移動的有形文化財產。1954年的《海牙公約》也首次提及了“文化遺產”一詞,公約全文有3處提及文化遺產,其中兩處出現在序言——“締約各國……確信對任何民族文化財產的損害亦即對全人類文化遺產的損害,因為每一民族對世界文化皆作有其貢獻;考慮到文化遺產的保存對于世界各地民族具有重大意義,該遺產獲得國際保護至為重要”,另一處出現在定義文化財產范圍之時——“為本公約之目的,‘文化財產’一詞應包括下列各項,而不問其來源或所有權如何:1.對每一民族文化遺產具有重大意義的可移動或不可移動的財產”[1]。從公約的序言來看,文化財產的范圍大致相當于文化遺產,公約將對任何民族文化財產的損害視為對全人類文化遺產的損害,也可以說,民族文化財產就是人類的文化遺產。但在公約第1條對文化財產范圍的規定來看,文化財產的范圍又明顯大于文化遺產的范圍,公約所指之文化財產除包括民族文化遺產外,還包括“主要和實在目的為保存或陳列”民族文化遺產之可移動文化財產的建筑和紀念物中心。[2]但對于文化遺產的范圍公約未明確注明。

對于文化遺產范圍有明確規定之公約當屬1970年《關于禁止和防止非法進出口文化財產和非法轉讓其所有權的方法的公約》,它不僅明確了文化財產的范圍,對之前國際公約所指之文化財產進行了擴充性闡釋,將文化財產的范圍擴展至古生物學意義上的標本、具有歷史意義的家具物品及古樂器等有形的財產,還第一次對文化遺產的范圍做了明確的說明:認定對國家具有重要意義的,經原主國主管當局同意由考古學、人種學或自然科學團體所獲得的,經協議實現交流的,作為贈送品而接收或合法購置的所有文化財產都是締約國的文化遺產。[3]但公約中所指之文化遺產是有形文化財產的一部分,還未出現無形文化遺產之概念。

此后,大量的公約開始使用文化遺產這一術語。1972年在巴黎通過的《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不僅確立了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文化遺產的范圍,還提出了自然景觀、考古地址也具有自然遺產的屬性。1975年世界遺產委員會頒布的《實施世界遺產公約操作指南》以及1994年對該《指南》的修訂都使用了“文化遺產”這一概念,并且在《指南》及其修訂中規定了收錄在《世界遺產目錄》中的6大標準,1994年《指南》還擴大了文化遺產的范圍,增加了“技術類、現存文化”類遺產。200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了《水下文化遺產公約》,文化遺產內涵繼續擴展,從陸上擴展至水下。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在上述公約基礎上又有一大突破,其將保護的對象從有形的物質文化遺產擴展至無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從國際公約的歷史發展可以看出:首先,文化財產與文化遺產兩個概念幾乎同時產生,但文化財產范圍的確定早于文化遺產,也就是說對于文化財產保護的意識先于文化遺產保護;其次,文化財產和文化遺產的范圍相互重疊又各自有所突破,文化遺產包括有形的和無形的文化財產,但不是所有的有形文化財產都可以被稱作文化遺產。對于受保護財產的刑事立法,國際社會仍以文化財產敘述:如1998年的《國際刑事法院規約》規定,受保護的對象包括具歷史、宗教、科學等價值的文化財產,而沒有突出文化遺產這一概念。國際社會區別這兩個概念并不是出于財產權和人權的原因,簡單來說更可能是保護的時期從武裝沖突時期走向和平時期,保護的對象從有形擴展至無形而產生的結果。

不過,與國際公約不同的是,文化財產與文化遺產兩個概念在各國家的國內立法之中,卻常常被相互交錯使用,也有一些國家使用另外的術語,如我國的文物概念。在兩個概念誕生之前,各國通常在立法中明確表明保護的文化財產的種類,如英國1882年的《古代遺址保護法》、1887年的《歷史紀念物保護法》以及1913年的《保護歷史古跡法》,日本陸續頒布的《古器舊物的保存法》、《古社寺保存法》等都通過受保護的具體文化財產的名稱來對法律法規進行命名。之后逐漸過渡到古物、國寶等類似的稱謂,如日本的《國寶保存法》、中國民國時期的《古物保護法》等。隨著文化財產和文化遺產在國際社會的通用,這兩個詞語也為大多數國家所接受,各國開始在設立文化財產保護法律之時,冠以“文化財產”“文化遺產”的名稱,如美國1983年的《文化財產公約執行法》、加拿大1975年的《關于加拿大出口文化財產和向加拿大進口非法從外國出口的文化財產法》、意大利2004年的《文化與景觀遺產法典》、澳大利亞2012年的《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法》、日本和韓國的《文化財保護法》。而以“文物”這一稱謂進行立法的也存在,如埃及1983年的《文物保護法》(2010年修改為《文化遺產保護法》)、我國1982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等。這些立法之中也均有刑事制裁措施的規定,并未對文化財產與文化遺產這兩個概念做嚴格意義上的區分。

基于此,本書采用“文化財產”這一概念展開論述,也符合與國際社會針對財產犯罪的刑事打擊相吻合這一目的。但在述及特殊的法律規定之時,如相關文化遺產的國際公約以及特定國家立法之時,本書保留其原有稱謂不做更改。

注釋

[1]《關于發生武裝沖突時保護文化財產的公約》(1954年)序言、第1條第1款。

[2]《關于發生武裝沖突時保護文化財產的公約》(1954年)第1條第2、3款。

[3]參見《關于禁止和防止非法進出口文化財產和非法轉讓其所有權的方法的公約》(1970年)第4條。

為你推薦
三體全集(全三冊)
會員

【榮獲世界科幻大獎“雨果獎”長篇小說獎,約翰·坎貝爾紀念獎,銀河獎特別獎】套裝共三冊,包含:《三體I》《三體II:黑暗森林》《三體III:死神永生》對科幻愛好者而言,“三體”系列是繞不開的經典之作。這三部曲的閱讀體驗和文字背后的深刻思想配得上它所受的任何贊譽。

龍族(1-3合集)(修訂版)
會員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騰訊視頻熱播中!人類歷史中,總是隱藏著驚人的秘密。在多數人所不知道的地方,人類與龍族的戰爭已經進行了幾千年。路明非的十八歲,在他最衰的那一刻,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門轟然洞開,掩蓋于歷史中的戰爭就要在他面前重開大幕。歡迎來到……龍的國度!中國幻想扛鼎之作,千萬冊暢銷奇跡,三年修訂,六萬字新篇。每個人都曾是荒原上的孩子,走出去的那個是扛起戰旗的王。

麻衣神算子
會員

爺爺教了我一身算命的本事,卻在我幫人算了三次命后,離開了我。從此之后,我不光給活人看命,還要給死人看,更要給……

與晉長安(宋軼、丞磊主演《與晉長安》原著)
會員

大將軍之養女黎霜鎮守大晉邊疆,一次外出碰見一個奇怪的小孩,這小孩咬了她并吸了她的血。善心大發的女將軍把他回軍營養了起來,卻沒想到這孩子身上竟然大有秘密:白天是小孩,朝夕相處;夜晚化身黑面騎士,向她直球追愛。當黎霜逐漸淪陷的時候卻發現這小孩竟然是敵國世子,這戀愛還怎么談!

棺香美人
會員

我出生的時候,江水上漲,沖了一口棺材進了我家。十五年后,棺材打開,里面有個她……風水,命理……寫不盡的民間傳說,訴不完的光怪陸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巫山县| 罗源县| 辽阳市| 丽水市| 澄迈县| 阆中市| 华池县| 绿春县| 福建省| 民县| 察隅县| 藁城市| 兴隆县| 娱乐| 大埔区| 巨鹿县| 清徐县| 苍南县| 烟台市| 大余县| 嵊州市| 金溪县| 虹口区| 舞钢市| 横峰县| 旅游| 福贡县| 庆云县| 东港市| 津南区| 贞丰县| 马山县| 谢通门县| 临沭县| 华亭县| 交城县| 金溪县| 盐边县| 当涂县| 南部县| 曲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