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養眼
- 詞述廣州四十年:流行詞語境中的廣州學密碼
- 饒原生
- 1100字
- 2025-08-20 13:56:27
【釋義】看了美麗的風景、容貌等使人視覺愉悅。
【例句】我們寫字樓里美女多,每天上班感覺特別~。
見到美女和美景,我們會說養眼。養眼的過程,是調節眼部神經、眼部肌肉和視網膜,加速眼睛周圍血液循環的過程。養眼使我們熱愛生活、享受人生。
40年前,城市街頭并不養眼;40年前,人們不怎么說養眼。那時候大家走出家門都穿差不多顏色的衣服,那時候大街上衣著一片黑灰藍。第一次來中國的老外因此睜大了迷惘的雙眼:怎么中國人全都長成一個模樣?
沒辦法,誰敢穿上顏色稍鮮艷、款式稍特別的衣裳,誰也許就代表了資產階級的腐朽思想。所以才有全國美展上,一個女孩因為穿著喇叭褲而在革命烈士的畫像前竟顯得十分羞愧的情境。改革開放的初春,可謂春寒料峭。春色滿園關不住,一種養眼在掛歷。美女們繼在掛歷上探頭探腦之后,接下來又盯上了期刊的封面,但有婦聯干部卻坐不住了:“難道不能用女英雄代替美女嗎?為什么不登卓越的工人、農民或在工作中做出特殊貢獻的婦女的照片呢?”
愛美是人的天性,養眼是發自內心的追求,隨著國門的打開,廣州人最早穿起了五顏六色的T恤。電視劇舶來的養眼信息,更是使得人們眼界大開,男孩看了《大西洋底來的人》,就都去模仿主人公戴一副“麥克鏡”,女孩看了《排球女將》就都玩起“純子發型”。那一年,《羊城晚報》在頭版刊出《廣州街頭尋美軍》,報道了海外所引進的一種叫做獵裝的熱門服裝款式,一時引起好多爭論、好多喧嘩。
人類愛美的天性,不分年齡和職業,不論身份和級別。改革開放帶給人們的是日趨多姿多彩的生活,美好生活的追求沒有止境。改革開放,海風徐來,人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追求想要的本來生活。20世紀80年代中期,時任廣東省省長梁靈光夫婦,來到廣州開設的第一家藝術婚紗影樓,用人生之旅的這美麗一刻,身體力行地昭示了養眼亦要敢為人先的觀念革命。
據原廣州市經委干部林青云回憶,老省長梁靈光與自己同是歸僑和福建永春老鄉,同聲同氣,加上老省長平易近人,兩人是多年的忘年交。那一回,廣州市第一家中外合資的“仙柏”婚紗影樓在廣州市第一工人文化宮開業,當時拍婚紗照還是個新潮的事物,但老省長思想開放,欣然應影樓老板之邀,帶著家人,由林青云陪同,出席了影樓的開業典禮。老省長又和夫人朱含章,大大方方地化妝、拍婚紗照,還同意把婚紗照作為樣板,在影樓的窗口展出,一時傳為佳話。
許多我們今天看來習以為常的事情,在最初出現的時候都會承受一定的壓力,新舊觀念的矛盾和沖突,始終貫穿并推動著改革開放的進程。從省政府最高行政領導在一件小事上的力推,可知風景何以這邊先好。今天,沒有誰再對養眼行為提出非議了,而養眼作為源自廣州的漢語新詞匯,也大大方方地走進了新版《現代漢語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