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道之路,始于后天,通于先天,而其間,藏有一道生死之隘、蛻凡之關。
“后天”,謂之凡骨生靈,以血肉筑基、筋骨為梁,修皮膜、煉氣脈,對抗天地命數。
此道共分九重,步步登高,是凡人踏足武道的起點與根基。
每一重,皆需淬血煉骨、通竅凝氣。至第九重極境,氣血如潮,內罡初生,乃“凡體極限”。
而“先天”,則是破凡入道、返本歸真者之境。
入此境者,可引天地靈氣入體,養丹田真氣;運轉如風雷云霧,掌中可御物、劍氣可破體。
法身之外,靈臺漸明,已脫凡胎,真正踏入“武道之門”。
但——
凡與道之間,并無坦途直通。
世人多不知,在“后天九重”之上,尚藏一境。此境無名于史,私傳于江湖。
或稱“后天圓滿”,或謂“半步先天”,江湖中更有一語:窺道境。
窺道者,未登真道,卻已窺得一線天機。
尚未真正凝煉先天真氣,卻可憑秘法、奇遇、異寶,或生死頓悟,強行爆發出短暫“先天之力”。
有人服靈丹破限,以藥助力;
有人握神兵悟道,以物引氣;
更有癲狂之輩,于生死之隘間逆天而行,搏命窺道。
——但此境,危機四伏,非穩道之途。
稍有差池,便氣海崩塌、靈臺潰散;輕者廢功,重者走火入魔、魂飛魄散!
而今,來者,正是窺道之人!
那位方家供奉,方才能硬撼顧山陽那記先天劍氣而不死,正因其已“半步入道”,真氣凝形,身軀初通靈竅,戰力遠勝常人。
如今他步步而來,氣機牢牢鎖定二人,殺意如山崩海嘯席卷四野!
方家本是武將門第,修的不是清虛道法,而是戰陣殺道!
一身煞氣沉重如鉛,血意沖霄,恍若尸山血海中爬出的修羅。
那一刻,氣壓如鐵幕籠罩天地,令人心膽欲裂!
顧山陽與十七對視一眼,心如臨淵——
此人雖未破入先天,但已逼近極限。
偏此時,顧山陽氣海逆沖未平,體內真氣紊亂如焚;
而十七則傷及筋骨,行動艱難,連抬手都覺沉重如山。
危機四伏,退無可退。
江湖有言:“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可眼下——
青山欲逃,奈何寸步難行!
——力竭者,焉能疾走?
——重傷者,如何遁形?
若強拼,十死無生;若坐以待斃,便是束手成擒。
一場搏命之戰,似已無可避免……
二人目光交匯,無言,卻意通神會。
早在昔日廝殺中,他們便靠這份默契屢屢死里逃生。
顧山陽低喝一聲,腳步前踏,銹劍第三次緩緩拔出。
“鏘——!”
劍未出鞘,劍氣先鳴!
第三拔!
雖不復之前兩次之銳,但那一絲殘存的劍意,卻凝聚著三分不甘、七分決絕!
寒意浮動,劍身微顫,透出一股清冷的霧氣,宛若秋夜薄霜、晨露未晞。
“——劍四·葉落無聲?!?
語落如鐘鳴,劍隨意動。雖無雷霆萬鈞,卻勝在悄無聲息、破綻難防!
幾乎與此同時,十七閃至顧山陽身側,猛地揮手——
“啪!”
兩枚暗器激射而出,空中炸開!
濃烈的灰白粉塵轟然擴散,細若塵埃、極難排解,裹挾金屬屑與霧氣,眨眼間遮蔽后院!
“哼!雕蟲小技!”
供奉冷哼一聲,體內真氣鼓蕩,試圖震散煙塵。
可就在此刻,顧山陽之劍已然刺來!
那一劍,看似輕柔無力,卻于粉塵中劃出一道真空裂痕,直指供奉咽喉!
供奉目光一凜,身形微滯!
就是這一瞬!
十七左手拽起顧山陽,右足一點,身法展開,若燕掠水,飛掠后墻!
供奉怒吼,腳下一震,追殺欲起!
“咔嚓!”
腳下線崩!
“轟!!”
一道臨設火雷陷阱炸裂而出,焰光沖天,碎石亂飛!
雖不傷他,卻終使他步伐一滯!
煙塵中,傳來十七譏笑聲:
“想留下我們?——方家,還不夠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