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穩敏兼顧:數字化研發管理實戰
- 熊小龍 吳穹 劉雨哲等
- 1164字
- 2025-05-26 18:05:32
序一
在生成式AI、區塊鏈、物聯網與5G等前沿技術的驅動下,全球經濟正邁入一個全新的數字化時代。每家企業都面臨著重新定義自身的挑戰。尤其在銀行業,數字化轉型已不再是錦上添花,而是生存與發展的必然選擇。從數據驅動的精準營銷到智能風控,再到全渠道客戶體驗優化,每個環節都離不開技術的深度參與。我相信此刻,我們正在目睹一個全新的經濟范式:技術不僅是支持業務的系統,更是推動價值創造和客戶體驗的原動力。這種“科技即業務”的模式不僅改變了銀行的服務形態,更徹底重塑了管理的邏輯。
然而,技術的快速演進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管理復雜性。很多企業大力提倡新技術的應用,往往忽略了與之配套的管理體系創新建設。面對不斷加劇的市場競爭與越來越快的技術迭代,傳統的管理方法已無法滿足數字化時代的需求。管理不再是單純的流程優化和資源配置,現在管理要求組織具有動態調整能力,這是一場全新的考驗。
今年,我特地走訪了大量制造業企業,與一線的管理者、工程師深入交流,與其探討他們在研發、生產和供應鏈管理上的創新實踐。制造業作為現代工業體系的基石,經過數十年的技術積累與實踐沉淀,在流程優化、質量控制、資源配置等方面有著系統性的方法論。我希望通過學習這些先進的思想,找到啟發銀行研發管理優化的關鍵路徑。制造業的精益生產理念、端到端的價值鏈管理與系統化的度量方法,與本書所倡導的數字化研發管理的理念可謂不謀而合。這本書正是一部從數字化視角系統闡釋研發管理的力作。它為我們提供了應對復雜性與不確定性的全新框架,并在諸多方面與我在走訪制造業的過程中對得到的信息的思考有諸多契合之處。例如,制造業中的“柔性生產”與本書提出的“雙模矩陣”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前者通過靈活的資源配置快速響應市場需求,而后者則將穩態與敏態并行的管理模式引入研發管理中,為銀行業等知識密集型行業提供了創新思路——如何在確保核心業務穩定運行的同時,通過敏捷化的探索團隊快速捕捉市場機遇。這種“穩”與“快”的動態平衡,不僅是一種管理技術,更是一種戰略智慧。
另一個讓我深入思考的是書中關于“效能教練”的討論。德魯克曾指出:“你無法管理看不見的東西?!痹跀底只邪l環境中,團隊效能往往是隱藏的,難以被直接觀察和衡量,而效能教練作為一種關鍵角色,通過數據驅動與反饋機制,讓管理者得以洞察團隊的運行狀況,從而實現對效能的科學提升。這種管理方式不僅是對傳統“監督-控制”模式的突破,更是對組織自治與創新能力的賦能。
作為從事金融科技30年的一名“老兵”。我深刻感受到數字化轉型的每一步都是挑戰與機遇并存。它需要的不僅是先進的技術,更是與之匹配的管理理念。本書為此提供了一個系統而深刻的指引,幫助我們在迷霧中找到前行的方向。
希望這本書能夠啟發更多企業管理者將數字化管理的思想融入實踐,在數字化浪潮中急流勇進。
徐彤
恒豐銀行首席信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