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3章 七章:漢陽峰的神農秘火

己酉時,廬山漢陽峰在晨曦中露出崢嶸。

這座廬山最高峰海拔1474米,因“先得日光”得名,此刻卻被厚重的云霧籠罩,宛如倒扣的青銅鼎。

林夏踩著布滿青苔的石階向上攀登,手中的相機鏡頭上凝結著細小的水珠,遠處傳來松濤聲,夾雜著隱約的鐘鳴——那是東林寺的晨課鐘聲。

“小心腳下的冰棱。”蘇巖伸手扶住林夏,他的登山靴踩在凍裂的巖石上,發出咔嚓聲響,“漢陽峰北坡終年云霧繚繞,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曾在此記載'云氣滃然來,洞壑生晦明'。”

老周背著竹簍走在最前方,簍里裝著陳阿公連夜趕制的云霧茶餅和糯米糍粑。

他腰間的魚叉換成了漢陽峰特產的斑竹杖,杖頭雕刻著神農嘗百草的圖案:“相傳神農氏曾在漢陽峰采集中草藥材,峰頂至今還有'神農洞'和'搗藥臼'。”

青璃駐足在一塊刻有“禹王臺”的巨石旁,指尖撫過石上的蝌蚪文:“大禹治水時曾登此峰觀察水勢,這里是廬山靈脈的最高點,也是太微星宮星核的對應位置。”她的玉簪突然發出紅光,指向云霧深處的一處斷崖,“黑影就在那里。”

眾人撥開齊腰的野蕨,眼前出現一座破敗的祭壇。

祭壇由九塊巨大的玄石板砌成,中央是直徑丈許的圓形凹坑,坑底積著黑色的液體,散發著刺鼻的硫磺味——正是血魔用來煉化星核的血池。

“小心!”陳站長突然指向祭壇四周,只見八根石柱上捆綁著被魔氣侵蝕的動物尸體,正是白鶴、青鸞、赤狐的殘骸。

林夏認出其中一只白狐,正是錦繡谷中見過的那只,它口中還銜著半朵枯萎的杜鵑花。

“血魔想用三靈之血激活星核。”

青璃握緊青云劍,劍身映出祭壇后方的石壁,上面刻著“神農壇”三個大字,筆畫間流淌著金色的靈氣,“當年神農氏在此設立祭壇,用先天之火煉制九黎神鼎,鼎成之日,天下靈脈貫通。”

蘇巖取出地質雷達掃描祭壇:“地下十五米處有中空結構,像是個天然溶洞。

奇怪,雷達波顯示里面有規律的脈沖信號,像是某種古代機關。”

老周從竹簍里拿出漢陽峰特有的火把,用硫磺火石點燃。

火苗躍動間,祭壇地面突然浮現出八卦紋路,每卦對應一種草藥圖案:“這是《神農本草經》里的九宮煉藥陣!”

就在此時,黑影的笑聲從溶洞深處傳來:“青璃,你來得正好。星核即將成型,九江的靈脈很快就會變成血魔的養料!”

他現身時,手中握著從太微星宮帶出的青銅燈,燈油竟是用三靈之血混合而成,火焰呈詭異的紫色。

“你已經瘋病入膏肓了!”青璃揮劍斬向血池,劍氣激起的血霧中,竟浮現出無數張痛苦的人臉,“這些都是九江百姓的靈氣!”

“百姓?”黑影冷笑,血池突然沸騰,無數觸手般的黑氣破土而出,“他們不過是靈脈的寄生蟲!只有用鮮血洗凈舊世界,才能讓廬山重現上古榮光!”

林夏突然想起青銅書中的記載,轉身對老周喊道:“快!用神農壇的先天之火!”

老周會意,將火把投入祭壇中央的凹坑。

奇跡般地,凹坑底部升起青色火焰,火焰中浮現出神農氏的虛影,他手持耒耜,遍嘗百草。

火焰接觸到血池的瞬間,發出劇烈的爆響,黑氣紛紛避退,露出池底的星核——那是一顆跳動的黑色心臟,表面布滿九江地圖的紋路。

“先天之火只能壓制星核一時!”青璃大喊,“林夏,用你的相機拍攝神農虛影,蘇巖,用羅盤定位九宮陣的生門!”

林夏舉起相機的瞬間,突然明白為何每次拍攝古跡時會觸發靈氣——她的家族世代生活在九江,相機里存儲的不僅是風景,更是千萬九江人對故土的眷戀。

閃光燈亮起,神農虛影與她鏡頭中的廬山雪景重疊,形成一道金色的屏障。

蘇巖根據羅盤指示,在震卦的“蒼術”圖案上跺腳,祭壇側面應聲打開一道暗門,露出通往溶洞的階梯。

溶洞內寒氣逼人,石壁上生長著罕見的水晶石蒜,每朵花都散發著幽藍的光芒。

“看那!”陳站長指向洞頂,那里懸掛著無數青銅鈴鐺,正是失蹤的另一半紫金鈴群,“原來太微星宮的星核共鳴裝置在這里!”

青璃取出紫金鈴輕搖,溶洞內頓時響起天籟般的鈴聲。鈴鐺逐一亮起,形成一條光帶,指向洞底的九黎神鼎。

神鼎表面刻滿上古符文,鼎中卻空無一物,唯有鼎足處刻著“民心為火,靈脈為薪”八字。

“當年大禹就是用這鼎煉化三神器。”青璃撫摸著鼎身,眼中閃過淚光,“師父臨終前說,鼎中真火需用九江百姓的誠心點燃...”

林夏突然想起陳阿公的面館,想起牯嶺鎮賣茶雞蛋的阿婆,想起鄱陽湖邊護鳥的孩子們。

她掏出背包里的云霧茶餅,掰碎撒在鼎中:“這是陳阿公用廬山云霧茶做的餅,里面有他對每一個食客的心意。”

老周摘下腰間的玉佩,那是傳家寶,刻著鄱陽湖的白鶴群:“這是我爹留下的,他說白鶴是鄱陽湖的魂。”

蘇巖取出地質錘,錘頭沾著從白鹿洞書院帶來的泥土:“這是朱熹講學處的土,里面有千年文脈的沉淀。”

青璃將三神器放入鼎中,雙手結印:“以廬山之名,召四方靈氣!”

溶洞頂部的水晶石蒜突然全部綻放,光芒匯入神鼎。

鼎中升起熊熊烈火,火焰呈七彩色,正是廬山七彩瀑布的顏色。

三神器在火中融化,化作三道流光注入青璃體內,她的發絲瞬間變白,玉簪碎成齏粉,露出額間的先天道紋。

“青璃!”林夏驚呼,卻見青璃轉身時,眼中已無痛苦,只有平靜與堅定。

“這是神器認主的必經之路。”青璃的聲音仿佛來自遠古,“現在,我就是廬山靈脈的活容器。”她望向溶洞外的血池,黑影正在那里瘋狂地注入魔氣,“林夏,帶著大家離開,這里交給我。”

“不行!”林夏抓住她的手,“我們要一起戰斗,就像之前那樣!”

蘇巖握緊地質錘:“太微星宮的星核與神農壇共鳴,只要破壞這里的鈴鐺陣,就能切斷黑影的能量來源。”

老周點燃最后一根艾草繩:“當年我爹用這招驅過狼,現在試試能不能驅邪!”

眾人分工協作:林夏用相機記錄古跡觸發靈氣,蘇巖用羅盤計算鈴鐺陣的共振頻率,老周和陳站長布置艾草結界,青璃則以身為引,引導神鼎真火對抗血魔。

戰斗正酣時,林夏突然發現溶洞石壁上的壁畫在火光中動了起來。

壁畫描繪的是神農氏與九黎部落的戰爭,其中一位巫師的面容,竟與賣糖畫的老漢一模一樣。

她想起老漢遞糖畫時說的“白鶴歸時,靈脈重光”,突然明白他就是當年守護神農壇的巫師后裔。

“老周!”她轉頭大喊,“你的羅盤!”

老周一愣,隨即解下羅盤扔給林夏。

羅盤剛觸到壁畫,巫師手中的權杖突然發出光芒,壁畫裂開一道縫隙,露出里面的神農尺——那是丈量靈脈的上古神器。

林夏握住神農尺的瞬間,無數記憶涌入腦海:從陶淵明種菊東籬下,到岳飛在廬山寫下《滿江紅》,從李太白醉臥松云間,到現代九江人在鄱陽湖植樹護鳥。

這些記憶化作金色的光點,匯入神鼎之火,火焰頓時暴漲,照亮了整個漢陽峰。

“以民心為火,以文脈為薪,煉!”青璃的聲音與千萬九江人的心跳共振,神鼎真火化作巨龍騰空而起,將黑影和血魔一并吞噬。

當晨光再次照亮漢陽峰時,血池已干涸,星核被封印在神鼎之中。

青璃坐在祭壇上,青絲盡白,但眼中卻煥發出前所未有的光彩。

老周的白鶴刺青重新浮現,卻多了一道彩虹般的紋路——那是九江百姓靈氣的具象化。

“星核雖然封印,但血魔的殘魂還在,它是依靠所有生靈血脈中,傳承的邪氣凝聚而成。”青璃撫摸著神鼎,“需要有人鎮守神農壇,直到下一次靈脈異動...”

“我留下。”老周站出來,竹杖往地上一頓,斑竹瞬間長成參天巨竹,“我的祖先守護了廬山千年,現在輪到我了。”

陳站長握住他的手:“我也留下,鄱陽湖的候鳥需要人守護,這里的靈脈也需要人守護。”

林夏看著他們,突然想起九江人常說的“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她舉起相機,拍下漢陽峰的日出,陽光穿過云層,在神農壇上投下七彩光暈,仿佛給廬山戴上了一頂桂冠。

蘇巖輕輕攬住她的肩:“接下來去哪?”

林夏望向遠處的廬山瀑布,水流撞擊巖石濺起的水霧中,隱約可見一道彩虹:“去三疊泉吧,聽說那里的彩虹能實現愿望。”

青璃站起身,將青云劍插入祭壇石縫:“我要去錦繡谷尋找赤狐靈,它還有未完成的使命。”

她轉頭看向林夏,眼中帶著笑意,“記住,每當你拍攝九江的風景時,就是在為靈脈注入新的力量。”

下山的路上,林夏忍不住回頭,只見漢陽峰的云霧中,老周和陳站長的身影與神農壇漸漸融為一體,化作廬山的一部分。

她知道,這場關于守護的故事永遠不會結束,因為每一個熱愛九江的人,都是人文圣山的守護者。

而在潯陽古城的深處,賣糖畫的老漢坐在老槐樹下,看著手中新刻的白鶴糖畫,露出欣慰的笑容。

他的袖口滑落,露出與老周相似的白鶴刺青,只是刺青周圍,纏繞著七彩的光暈——那是靈脈重生的象征。

夜幕降臨時,林夏和蘇巖來到三疊泉。

瀑布如銀河落九天,在月光下泛著銀光。

林夏閉上眼睛,許下心愿,再睜開時,只見瀑布濺起的水霧中,青璃的身影一閃而過,她的手中抱著一只雪白的狐貍,身后跟著一群發光的白鶴。

“看那里!“蘇巖指向天空,只見廬山的云霧中,浮現出巨大的神農氏虛影,他手持耒耜,俯瞰著這片土地。

虛影漸漸消散,化作點點星光,落入九江的山川河湖,落入每一個熱愛這片土地的人心中。

在神農壇深處,被封印的星核突然發出微弱的紅光,黑影的聲音從其中傳出:“你們以為贏了?只要人類的欲望還在,血魔就永遠不會消失...”但他的聲音很快被廬山的松濤聲淹沒,淹沒在九江百姓的歡聲笑語中,淹沒在千年不絕的文脈傳承中。

林夏按下相機快門,記錄下這美好的瞬間。

她知道,無論未來有多少挑戰,只要心中懷著對這片土地的熱愛,就永遠有勇氣面對一切。

因為廬山不僅是一座山,更是一種精神,一種融入血脈的文化傳承,一種生生不息的守護力量。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山县| 浑源县| 集安市| 临泽县| 耿马| 正镶白旗| 巢湖市| 阳东县| 城口县| 囊谦县| 永清县| 固原市| 淮南市| 右玉县| 尼勒克县| 长白| 阳东县| 兴隆县| 克东县| 和林格尔县| 西乌珠穆沁旗| 梨树县| 城步| 赤水市| 新巴尔虎右旗| 连城县| 新郑市| 昭苏县| 淳安县| 会泽县| 宿迁市| 黎平县| 临汾市| 仙游县| 桃江县| 略阳县| 杭锦后旗| 镇安县| 大宁县| 虹口区| 绍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