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推薦序
光輝的道路

概念和技術,對于科學研究,哪個更重要?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

分子生物學家Sydney Brenner認為新技術的發明可能是推動生物學進步最重要的動力。

近二十年來,生物學最重要的技術是基于CRISPR-CAS9體系的基因編輯技術。而神經生物學領域最重要的技術是光遺傳學技術。

改變神經活動而探尋神經功能,是神經科學的基本研究途徑之一。最早的途徑可能是觀察因自然創傷或疾病導致局部腦受損的人群是否有特異的表現。比較戲劇化的是因為事故,鐵棒不幸插入美國鐵路建造工Phineas Gage(1823—1860)的腦內,導致其性格甚至品格發生改變。

法國醫生Paul Broca(1824—1880)觀察到失語病人左腦特定區域的病變,提出這一區域為語言區(也稱Broca區)。

研究動物腦功能,還可借助電極損毀、化學損毀等技術。

與使功能下降的損毀技術相反,有的技術可以依據電生理原理,特異刺激腦的局部,激活腦功能,它們與損毀技術相輔相成。

加拿大蒙特利爾神經病學研究所的Wilder Penfield(1891—1976)用電刺激精確定位人腦運動和感覺皮層的功能。

光遺傳學技術可以抑制或激活神經細胞功能,從而在更精細的層面更巧妙地操縱神經元活性,從而了解神經細胞、神經環路參與的功能。光遺傳學技術一經發明,很快便得到推廣,迅速風靡全球。現在幾乎每周都有光遺傳學方面的文章發表。一般研究行為的實驗室都用光遺傳學技術。我是比較不情愿的落后分子之一,但我的實驗室也采用該技術。

斯坦福大學的Karl Deisseroth是光遺傳學技術方面的主要科學家之一,他同時又是精神科醫生。他從臨床出發,將臨床實踐與基礎研究相結合,寫出此書,值得大家閱讀。

北京大學醫學部畢業的吳承瀚博士,曾在斯坦福大學做博士后,與Deisseroth可稱同門師兄弟。吳博士翻譯此書,比一般人更有心得體會,有益于我國讀者。

希望一般讀者能夠得到智力享受。

如果少數青少年讀者因此踏上光指引的道路,投身科學研究,那就更好。

饒毅

PROJECTIONS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邵阳县| 彭阳县| 镇安县| 阜南县| 上思县| 崇仁县| 廉江市| 科尔| 乌鲁木齐县| 铜川市| 阜阳市| 隆回县| 宜州市| 博乐市| 克什克腾旗| 怀集县| 左权县| 鄂托克前旗| 红原县| 东源县| 喀喇沁旗| 汤阴县| 瑞昌市| 焉耆| 凤阳县| 汾西县| 叶城县| 温州市| 万年县| 新竹县| 洞头县| 乃东县| 年辖:市辖区| 卢湾区| 定结县| 淮滨县| 城市| 东至县| 乌苏市| 凤山市| 锦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