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是天下第一大忠臣,還是天下第一竊國賊?
- 大唐:死前記憶被曝光,李二淚崩
- 沙灘拾貝
- 2043字
- 2025-05-25 12:00:00
“原來三年前賑災之事的真相是這般?”
“難道……真的是朕錯了?”
“朕誤會了孟凡?”
李世民喃喃的說著。
魏征聞言看向李世民,相比于房玄齡等人,親自檢舉孟凡的他更能理解李世民心中所想。
魏征的嘴唇狠狠的顫抖了兩下:“臣……臣沒想到……”
孟凡貪墨賑災糧一事,也是魏征親自去查的,他不相信別人。
孟凡將糧食換成麩糠的事情很容易就能查出來。
人證眾多。
口供齊全。
貪墨之罪是魏征書寫于奏折之上,當時他憤怒于孟凡之舉,覺得孟凡利欲熏心,完全忘記了為官的初心。
魏征沒想到的是……是他錯怪了孟凡!
孟凡正是因為心系百姓,才會做出這種事情來!
“陛下……”魏征聲音顫顫巍巍,他開口想為孟凡說些什么,想要為孟凡辯解些什么。
然后就被李世民猛地抬起手,打斷了他想要說的話。
“魏卿不必多言,朕……心里自有一桿秤。”
李世民睜眼,銳利的目光穿透人群,精準的落在了孟凡身上。
李世民眼神冰涼,聲音冰涼,他搖了搖頭,緩緩說道。
“孟凡之所以會有今日,不僅僅是因為貪墨賑災之糧……如果真的只是這樣……”
說著李世民停頓了一下。
魏征一愣,隨即便領悟到了李世民未盡之意——如果僅僅只是貪墨賑災糧一事,在看孟凡這些年的功勞之下,陛下或許不會要了孟凡的命。
雖于國法,于唐律不符,但李世民對孟凡是有深厚感情的。
法外開恩,饒孟凡一命,或許朝臣和百姓會有不滿言論,可李世民是君王,是皇帝,當他想要一意孤行之時,旁人別無他法。
而李世民并沒有這樣做。
李世民還是選擇要孟凡的命。
魏征看著李世民的背影,眼神復雜。
“朕……孟凡他……”李世民對魏征的想法一無所知,他的目光依舊落在孟凡的身上,落在天幕之上。
李世民停頓了一下,手指摩挲著明黃常服袖口的龍紋:“即使孟凡以糧換麩糠之舉,皆是為了大義,救天下萬民于水火。”
“可那日從孟府上翻出大量貪墨銀兩、購買軍械、戰馬的賬本,這也是真的!”
“這些東西又要如何解釋?”
說著李世民猛地甩開袖子,憤憤的扭頭和魏征對視。
魏征啞口無言。
魏征無話可說,李世民還有話要說,他的聲音里帶著一股狠意。
“好!”
“就算朕大度,把這些都當做是為行之事,只是貪墨,只是有那么一點苗頭……朕可以都不計較。”
“然,孟凡的府中竟還有和東西突厥私通的密信!”
那可是東西突厥啊!
貞觀元年突襲長安,渭水之盟……此等恥辱,別說只是過去三年,在過去十三年,三十年,三百年……李世民都決計不會忘懷!
李世民也不會讓后代忘懷!
別和他說如今東西突厥已臣服大唐,對他稱“天可汗”……李世民可以因此而高興,但他絕對不會真正的信任于東西突厥!
“這難道不是謀反,不是通敵賣國嗎?”
李世民高聲質問。
像是在質問自己,又像是在質問身后的群臣,更有可能……是在質問跪在刑場之上的孟凡。
帝王的憤怒昭然若揭。
群臣和百姓都安靜了下來。
是啊……孟府上搜出來的那些東西做不了假。
可是天幕上的畫面和過往也做不了假。
一切都是真的。
天幕之下,君臣百姓的眼中都露出了深深的迷茫。
孟凡……此人身上的謎團實在是太多了!
他們都有些分不清了。
“他到底是天下第一大忠臣,還是天下第一竊國賊?”
“本以為已經有了答案,卻沒想到……分不清,我實在是分不清真假了!”
“看下去吧!相信天幕,相信老天爺,一定會給我們一個答案!”
眾人低聲議論。
總歸……他們最后總會知道真相的!
……
畫面中。
以糧換麩糠,減輕了食物的壓力后,孟凡果斷出手。
以工代賑!
改良農具!
免稅民歸!
諸多制度,多管齊下,每一條都是為了災民著想,為了能夠讓災民活下去,為了能讓災民從牲畜重新變回人的模樣……
在孟凡殫心竭慮的安排下,勉強吃飽的災民們有了力氣,有了生氣,他們揮舞著鋤頭重新回到田地間。
從五月初到七月末,將近三個月的時間,旱災雖還沒有完全結束,可災民們已經度過了這場旱災最為艱難的階段!
接下來只要按部就班的走下去,旱災不足為懼。
然而……面對天災人禍,有著不臣之心的東西突厥,卻想趁著此東風,一舉入主中原大地!
在近一年的時間里,大唐先后遭遇了涉及王朝更迭的玄武門之變,改年號武德為貞觀。
緊隨其后的便是關中大旱,整個國家都處于風雨動蕩之中,根本顧不上整齊兵馬。
消息從大唐境內傳到了突厥之地。
突利可汗和頡利可汗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南下!
奪得中原!
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
突利可汗和頡利可汗分別率領十萬雄兵,合計二十萬大軍,一路南下。
一時之間狼煙四起,鐵騎所到之處,橫尸遍野,哀嚎滿地。
尋常百姓面對兵戈利刃,毫無反抗之力!
突利可汗和頡利可汗大軍如入無人之境,南下涇州,而后一路挺進到武功,都城長安受到嚴重威脅。
四十公里!
東西突厥大軍距離長安城只剩下最后四十公里!
只差一步,便是真正的長安淪陷!
看著這個畫面,眾人的心頭紛紛涌上不同的情緒。
“當時頡利可汗的主力大軍抵達渭水河畔,直逼長安城……差一點,真的就差一點……”
有人閉眼搖頭不忍回憶。
“那年我兄長就是死在突厥人手里!”
“突厥可恨!”
“叛國賊更是可恨!”
“若不是叛國賊,怎會有昔日之恥!”
“他不配為大唐之人!”
“長安不安!”
憤怒、憎恨、痛恨之聲響徹天際,天幕仿佛都被震動的抖了一抖。
這些情緒沖著突厥而去。
沖著孟凡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