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下馬威
- 家父乾隆,我是福康安
- 原味菠蘿包
- 2014字
- 2025-05-29 23:10:41
第三日早朝結束,海蘭察進了養心殿,在里頭待了一個多時辰。
福康安的東西也收拾得差不多。
抓緊時間跟熟人一個個告別后,他拿著乾隆的空頭支票坐進了馬車。
一路上,三個人擠在馬車里,誰也不說話。
福康安掀開簾子看看外面,又看看坐在兩側的海蘭察與楊自新,這兩人居然都在閉目養神。
合著只有他一個人心緒不寧。
福康安的擔心是有原因的,乾隆若是因為他年紀小,不愿輕易嘗試改良,這能理解。
但是最根本的問題還是銀子,乾隆并不愿意花他自己的銀子來嘗試,哪怕福康安有十足的把握。
乾隆的態度明確,官員也會見風使舵。
福康安的這次出行,在他們眼里,與出游一般無二。
若說前一次是親子出游,這一次估計能被他們看作是結伴出游。
沒有傅恒的加持,他們這一趟想來也不會順利。
一路顛簸,馬車停在了衙門口,這次站在門口等候的官員只有蒙都統色布騰巴勒珠爾。
他是受傅恒所托幫忙照顧福康安的。
海蘭察與色布騰巴勒珠爾認識,他們寒暄了幾句,色布騰巴勒珠爾欲言又止,一個勁地催促他先進去。
福康安先一步進了門,原來這些官員都圍著一個熟人。
和親王弘晝,居然這么快就被乾隆解除禁足。
他對這個弟弟,還真是愛得深沉。
弘晝看見福康安,咳嗽了一聲。
“奴才給和親王請安!”福康安很不情愿地行了個禮。
和親王沉默了許久,眼見海蘭察踏進門,才讓福康安起來。
見到弘晝,海蘭察并不意外,他出宮前就已經知道了。
“小孩子出游也不找個山清水秀的地方,來這兒湊熱鬧還是嫩了點。”弘晝看向福康安冷嘲道。
“奴才還小,不懂和親王的意思,和親王可是在嫌奴才多事?”福康安回懟道。
面對弘晝,他沒什么好怕的。
在旁人看來,不管和親王說什么,都是在欺負孩子。
弘晝不敢接話,福康安來火器營著手改良事宜,是受了皇上指派,若是嫌他多事,那豈不是在打皇上的臉。
出宮前,乾隆再三叮囑,若是犯渾,海蘭察可以記小本本。
“本王不與你個孩子計較!”
福康安聳聳肩,熟門熟路地去了鑄造營。
雖然不知和親王與這火器營有多大的干系,現在所有官員都圍著他,是福康安巡視的最好機會。
楊自新見識了剛剛一番景象,心里對福康安的崇敬又高了一層。
正如他的師傅楊自新所言,福康安小小年紀能有如此天賦,與他自身的勤勉脫不開。
這不,一下馬車就趕往了鑄造營。
今日的鑄造營隱約透著怪異,師傅們看見福康安就像看見了瘟神,一個個都停下手里的活盯著他。
色布騰巴勒珠爾也發現了異常。
海蘭察敏銳地將福康安護在身后,楊自新覺得背后一陣涼意。
接下來,福康安又去看了引火繩,與剛剛見到的一樣,他又被惡狠狠地盯上了。
“先回住處!”福康安扯了扯海蘭察的衣服。
他們的住處被安排在后衙一處客間,里頭的布置完全不能與之前相比較。
楊自新給福康安倒了一杯水,再福康安點頭后,他才坐下。
“說說你們各自覺得不對勁的地方。”福康安并沒有被剛從的情形嚇到,反而覺得稀松平常。
這些情況,他出宮前就已經預料了。
他帶著改良的任務來此,有人不配合都是正常的。
做慣的事情突然要發生變化,這群人接受不了實屬正常。
這是守舊派與改革派之間的沖突。
“那些人對我們很有敵意。”楊自新先說出了自己的感受,那些人的眼神令他想起了造辦處的老師傅們。
“看樣子,他們一早就得知我們此行的目的。”海蘭察很敏銳。
“他們不但知道了我們此行的目的,而且還有有人在挑唆!”福康安喝了一口水,“只是不知道背后的人到底跟他們說了什么,才會讓他們受到威脅。”
“我們的到來根本不會觸犯他們的利益啊!”楊自新踏出宮門放開了許多。
“是不會,但教唆人一定添油加醋,與他們說了別的。如果不把眼前的事情解決,接下來將會更麻煩!”福康安看向海蘭察。
這次出行,福康安是在乾隆面前打包票的,他交上去的改良圖紙,必須經過試驗。
但材料、制作和試驗,他們都必須在這里完成,也需要這里的配合。
眼下他們不但不配合,還出現了抵觸的形勢,后續工作很難展開。
“如果我們不知道身處什么處境,將會很被動!”福康安補充道。
海蘭察不可思議地看向福康安,如果說制造出音樂懷表,是一個十歲孩子的天賦。
那么眼下,他為什么會覺得眼前這個十歲的孩子這么老練沉穩。
正如傅恒大人所言,是早慧嗎?
“海蘭察?海蘭察!”時間久了,福康安已經不喊他索倫侍衛,喊名字能拉近關系,反正海蘭察也不在意這些繁文縟節。
“和親王來這里,你是不是一早就知道了?”福康安催促地問道,海蘭察點了點頭。
他之前沒進宮,就是被乾隆派去去監視和親王,連著監視兩日后,乾隆就把弘晝給放了出來,還讓他與福康安一道來火器營。
“和親王和我們不是一路的?”福康安小聲道。
海蘭察睜大雙眼看著福康安。
“你只要點頭或搖頭。”福康安用手指沾了點茶水,在桌上寫了“貪污”兩個字,“他是來查這個的?”
海蘭察猶豫了片刻,又點了點頭。
福康安這下知道他們的處境,也意識到了乾隆的厲害。
乾隆并不想單一地決定要不要改良火器,他是想雙管齊下,將改良放在明面上,去查火器的貪腐問題。
只不過,這次乾隆查貪腐的誘餌換成他福康安罷了。
想起從圓明園回紫禁城的馬車上,他與乾隆提到的釣魚誘餌。
福康安倒吸了一口涼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