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東運舊事
感謝每一位讀到本卷的讀者。希望這個故事能讓你想起某個人、某段時光,或者僅僅是讓你在某個安靜的午后,感受到一絲溫暖。
人生很長,但真正重要的時刻,往往只有幾個。
而最幸運的事,莫過于在那些時刻,你愛的人,剛好也在愛你。——作者】
東運小區的老槐樹今年花開得特別早。
我站在陽臺上,看著樓下熙熙攘攘的人群。五月的陽光透過樹葉縫隙灑在地上,斑駁得像打翻的碎金。陳師傅家門前停著八輛扎滿鮮花的婚車,最前面那輛黑色奔馳的車頭上,兩個小人偶緊緊依偎,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老李頭,下來喝喜酒啊!“樓下王大媽朝我招手,她今天穿了件絳紅色的旗袍,頭發燙得蓬松,活像個喜慶的獅子頭。
我應了一聲,慢慢踱下樓。膝蓋的老風濕今天格外疼,但我還是想去看看陳默那孩子的婚禮。畢竟,我是看著他長大的。
院子里已經支起了十幾張圓桌,鋪著大紅桌布。幾個幫廚的女人正在往桌上擺涼菜,花生、黃瓜、醬牛肉,都是些下酒的好東西。陳師傅穿了一身嶄新的藏藍色西裝,正和幾個老工友站在門口抽煙,臉上的皺紋都舒展開了。
“老李,來啦?“陳師傅看見我,連忙遞過來一支煙,“今天可算盼到這小子成家了。“
我接過煙,沒急著點,只是問:“新娘子什么時候到?“
“快了快了,“陳師傅看了看表,“車隊先去酒店接親,十一點準時到這兒。“他壓低聲音,“光彩禮就給了十八萬八,還不算三金和房子首付。現在娶個媳婦,真是要了老命。“
我笑了笑沒接話。十八萬八,在紡織廠倒閉后的東運小區,確實是個天文數字。陳師傅去年提前辦了退休,就為了拿那筆補貼給兒子買房。這些事,整個小區都知道。
“新郎官呢?“我環顧四周,沒看見陳默。
“屋里捯飭呢,“陳師傅朝里屋努努嘴,“王莉那丫頭非要請什么專業化妝師,一早就來給陳默折騰。“
正說著,陳默從屋里走了出來。我愣了一下,差點沒認出來。他穿著一身筆挺的黑色西裝,頭發梳得一絲不茍,臉上還打了層薄薄的粉底,顯得格外精神。但那雙眼睛——那雙和他媽一模一樣的杏眼,卻沒什么神采,像是蒙了層霧。
“李叔。“他朝我點點頭,嘴角勉強扯出個笑容。
“精神!“我拍拍他肩膀,“新娘子有福氣啊。“
陳默的笑容僵了一下,沒說話。他低頭整理袖口,我注意到他的手指在微微發抖。
“緊張啦?“我打趣道。
他搖搖頭,突然問:“李叔,您說...人這一輩子,是不是總會做錯選擇?“
我還沒反應過來,婚慶公司的人就咋咋呼呼地跑過來催了:“新郎官,該出發了!吉時不能耽誤!“
陳默深吸一口氣,跟著他們往外走。臨上車前,他回頭看了眼小區大門,眼神飄得很遠,像是在等什么人。
車隊緩緩駛出東運小區時,我鬼使神差地跟了上去。王大媽塞給我一把喜糖,說:“老李頭,你坐后面那輛賓客車,陳師傅特意給老鄰居留的位置。“
婚車沿著解放路一直往東開,路兩旁的梧桐樹新葉初綻,在陽光下泛著嫩綠的光。我坐在車里,看著前面那輛扎滿鮮花的頭車,忽然想起二十年前的春天,也是在這條路上,小陳默騎著自行車,后座上坐著扎兩個小辮的林小雨。那時候的梧桐樹還沒現在這么粗,兩個孩子的身影在樹蔭下一晃一晃的,像幅會動的畫。
“聽說新娘子家是工商局的?“同車的張阿姨湊過來八卦。
“可不是,“前排的趙嬸接話,“公務員呢,長得也俊。陳默這小子有福氣。“
“那林家丫頭呢?不是聽說也考了公務員?“張阿姨壓低聲音,“小時候跟陳默好得跟一個人似的。“
我假裝沒聽見,轉頭看向窗外。這些年,小區里沒人敢當著陳家人的面提林小雨。自從五年前陳默帶王莉回來,兩家就心照不宣地保持著距離。倒是林小雨那孩子,每次見到陳默父母都會禮貌地打招呼,只是眼神總是飄忽的,像是怕看見什么。
車隊在明珠大酒店門口停下。酒店門前鋪著長長的紅毯,兩側站著穿旗袍的迎賓小姐。王莉家的親戚早就等在那里,個個衣著光鮮,與東運小區那些穿著樸素的老鄰居形成鮮明對比。
我跟著人群走進宴會廳,立刻被眼前的排場震住了。水晶吊燈、鮮花拱門、十層高的婚禮蛋糕,還有正中央那個巨大的LED屏幕,上面循環播放著陳默和王莉的婚紗照。照片上的王莉妝容精致,笑容甜美;陳默則一如既往地面無表情,只是那雙眼睛,怎么看都像是在強撐。
“聽說這一桌酒席就要5888,“張阿姨在我耳邊小聲說,“還不算煙酒。“
我暗自咂舌。紡織廠倒閉后,東運小區的人哪見過這種陣仗。陳師傅這次真是把棺材本都掏出來了。
婚禮司儀是個油頭粉面的年輕人,拿著話筒在臺上滔滔不絕地說著吉祥話。賓客陸續入座,我注意到主桌旁邊坐著幾個領導模樣的人,想必是王莉單位的。
“請新郎去門口迎接新娘!“司儀高聲宣布。
陳默整了整領結,朝門口走去。就在這時,王莉的父親——一個挺著啤酒肚的中年男人,突然攔住了他。兩人走到角落里低聲交談,陳默的表情漸漸變得僵硬。
“怎么回事?“張阿姨伸長脖子張望。
我也瞇起老花眼仔細看。只見王父拍了拍陳默的肩膀,聲音不大不小地傳過來:“...再加十萬,就當是給莉莉的保障...你們家那老房子遲早要拆遷...“
陳默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他張嘴想說什么,王父已經轉身走向主桌,留下他一個人站在原地,像個迷路的孩子。
宴會廳里的嘈雜聲漸漸低了下來。所有人都察覺到了異樣。陳師傅從座位上站起來,眉頭緊鎖。王莉的母親——一個燙著卷發的富態女人,正得意地跟旁邊人說著什么。
“這是要加彩禮?“趙嬸倒吸一口冷氣,“都到婚禮現場了才說?“
我心頭一緊。這種事在我們那個年代簡直聞所未聞。眼看吉時已到,新娘卻遲遲不現身,明顯是在給陳家施壓。
陳默站在原地,拳頭攥得發白。司儀尷尬地站在臺上,不知道該不該繼續流程。整個宴會廳的氣氛凝固得像塊冰。
就在這時,一陣手機鈴聲突兀地響起。陳默機械地掏出手機,看了眼屏幕,突然像被雷擊中般僵住了。
“喂...小雨?“
他的聲音很輕,但我還是聽見了那個名字。二十年來,我第一次看見陳默的眼淚——大顆大顆的,直接砸在手機屏幕上。
電話那頭傳來斷斷續續的抽泣聲,我聽不清具體內容,只隱約捕捉到幾個詞:“...看見車隊...祝你...幸福...“
陳默的呼吸越來越急促,他突然抬頭環顧四周,眼神從迷茫逐漸變得清明。最后,他對著手機說了一句讓全場嘩然的話:
“你等著,我馬上過來。“
說完,他轉身就往外跑,司儀在后面喊什么都充耳不聞。
“怎么回事?“王父拍案而起,“陳默!你給我站住!“
陳默頭也不回地沖出宴會廳。我鬼使神差地跟了上去,腿腳比平時利索多了。等我趕到酒店門口時,陳默已經跳上了婚車。
“掉頭!去接小雨!“他對司機吼道。
司機老李一臉懵:“啊?不去接新娘子了?“
“去東運小區!現在!馬上!“陳默的聲音嘶啞得可怕。
老李看了看我,我點點頭。他嘆了口氣,發動車子。后面的車隊見頭車動了,雖然不明就里,也只好跟著調頭。
我坐回賓客車里,心臟跳得厲害。張阿姨一把抓住我的手:“老李頭,這是要干嘛去?“
“接真正的新娘子。“我聽見自己說。
車隊像一條蘇醒的巨龍,在城市的街道上疾馳。路過解放路時,我又看見了那些梧桐樹。陽光透過樹葉,在車窗上投下斑駁的光影,恍惚間,我仿佛看見兩個小小的身影騎著自行車從樹蔭下掠過——男孩賣力地蹬著車,女孩摟著他的腰,笑聲清脆得像風鈴。
“到了到了!“司機的喊聲把我拉回現實。
車隊停在了東運小區3號樓前。陳默幾乎是跳下車,三步并作兩步沖上樓梯。我們這些看熱鬧的鄰居也跟了上去,把樓道擠得水泄不通。
陳默站在502室門前——那是林小雨家的老房子,自從林母去世后,就剩她一個人住在這里。他深吸一口氣,抬手敲門。
門開了。
林小雨站在門口,眼睛紅腫,手里還攥著手機。她穿著簡單的白T恤和牛仔褲,沒化妝,頭發胡亂扎著,卻比任何時候都要美。看見陳默和后面黑壓壓的人群,她明顯愣住了。
“你...你怎么來了?“她的聲音在發抖,“今天不是你的...“
“我反悔了。“陳默打斷她,聲音堅定得不像話,“林小雨,你愿意嫁給我嗎?就今天,現在。“
林小雨的眼淚一下子涌出來。她張開嘴想說什么,卻只是不停地搖頭,眼淚甩得到處都是。
陳默上前一步,直接把她摟進懷里。“我知道你也還愛我。“他在她耳邊說,“這五年,我每天都在后悔當初為什么放你走。“
我從人群的縫隙里看見,林小雨的手慢慢環住了陳默的腰。她在他肩頭哭得像個孩子,就像小時候摔倒了被陳默扶起來時那樣。
“可是...王莉...“她抽噎著說。
“沒有王莉了。“陳默捧起她的臉,“只有你。從來就只有你。“
樓道里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和歡呼。王大媽不知什么時候也跟上來了,正拿著手機錄像,嘴里念叨著:“這才對嘛,這才對嘛...“
當天下午,在小區老鄰居們的見證下,陳默和林小雨去了民政局。沒有婚紗,沒有車隊,陳默穿著婚禮那套西裝,林小雨換了條素雅的連衣裙。他們在小區門口的照相館拍了結婚照,攝影師說:“新郎笑一笑啊!“陳默轉頭看著林小雨,突然就笑了——那是我這些年來,見過他最開心的笑容。
晚上,陳師傅在院子里擺了十幾桌,請所有鄰居吃飯。酒過三巡,有人起哄讓新人講講戀愛史。林小雨紅著臉不說話,陳默喝得有點多,大著舌頭說:“我們從三歲就私定終身了!“
大家都笑了,只有我知道他沒開玩笑。二十年前,在幼兒園的沙坑里,小陳默確實用易拉罐拉環“娶“過小林小雨。
散席時,我聽見陳默對林小雨說:“這次我不會再讓你跑了。“
林小雨靠在他肩上,輕聲回答:“我從來就沒跑遠過。“
月光下,兩個影子融成一個,就像他們本該如此。
我慢慢踱回自己家,路過那棵老槐樹時,忽然想起很多年前的一個下午。那時陳默大概十歲,林小雨八歲,兩個孩子坐在樹下的石凳上分一根冰棍。小陳默把大的那頭讓給林小雨,說:“以后我的東西都分你一半。“
林小雨舔著冰棍,笑得眼睛彎彎:“那我也分你一半。“
稚嫩的童言童語,竟一語成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