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死亡之旅:特大空難(3)

801次航班的機組人員有疲勞駕駛的嫌疑。航空事故調查人員在801航班墜機地點尋獲了機長的隨身行李,在行李中,調查人員發現了鎮靜劑之類的藥物,不過在對機長遺體進行解剖之后,并沒有發現遺體內有那些藥物的痕跡。

大韓航空公司對機組人員的飛行訓練遠遠不夠,在韓航提供的訓練資料中,機場跑道的距離量度儀表永遠都是設在跑道的端點,雖然大部分機場也都是這么設計,但是關島安東尼奧·汪帕特機場6L跑道的距離量度儀表卻不是,關島機場把它是設在跑道的末端5公里外的山上。因此,當機組人員因為天氣惡劣而無法看到遠處,只能依靠距離量度儀表來認定跑道的位置時,他們缺乏一定的應變能力。他們一直認為,跑道的末端實際是在真正跑道末端的5公里外,這也是導致他們過早降下飛行高度的主要原因。事實上,一直到放棄降落決定重飛時,801班機上的機組人員仍然以為飛機就在跑道上空。

關島安東尼奧·汪帕特機場801航班的儀表著陸系統未作出正確反應,也是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還有,801次航班機組使用的飛行圖是過期的,這張圖上所標示的降落時最低安全高度為540英尺,遠遠低于正確的安全高度656英尺,因此,801航班機組在準備降落前仍然將飛機的高度維持在570英尺左右。

除了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的正式報告外,一位名字叫貝瑞·史墨的空難幸存者對事故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本身也是從事航空工程的,這位新西蘭籍乘客表示,他目擊到在客機墜毀停止滑行后,第一波火勢從客艙前排上方的行李柜中爆出。這個位置通常是機上空服員放置包括烈酒在內的機上免稅品的位置,因此推測,飛機墜毀后的大火極有可能是緊急氧氣供應管路破裂泄漏之后引起的,氧氣泄漏后遇到酒精所混合產生的易燃氣體,發生爆炸。貝瑞在事后曾努力奔走呼吁各個航空公司或主管單位,要求主管人員審慎思考烈酒類的商品在飛機上應存放在哪些位置才能避免危險,但他的勞動并未獲得多少積極的回應。

2000年8月6日,在韓航801次班機空難3周年時,人們在當年的墜機處修建了一座由大理石制成的黑色石碑,用于悼念在韓航801班機空難中不幸遇難的人。

事后不久,韓航就終止了往來關島的航線,數年后才恢復該航線,并將801次的航班號更改為805,并改用波音777-200(長程)型客機飛航,竭力避免事故再次發生。

協和式超音速飛機落難

協和式飛機造型簡潔優美,速度最快可達2倍音速,它的出現使得超音速旅行成為現實。作為世界上唯一的一種超音速客機,協和式客機曾經贏得了“時光倒流機”的美譽。并且它還曾擁有近乎完美的安全記錄,這一切都使它享譽全球。然而,協和客機的這一榮譽在2000年的7月25日不再了。那天,一架協和式飛機在起飛后的120秒鐘內發生了爆炸,113人死亡。從那一刻起,協和客機走向了它的下坡路。

首先我們詳細介紹一下本次事故的主角——協和式超音速飛機。協和式超音速飛機是英法兩國在20世紀60年代聯合研制的,它的性能非常優越,飛行時速為2155千米,飛行高度達到1.5萬~1.8萬米,最初于1969年成功試飛,1976年開始投入到商業飛行。同樣,協和式超音速客機的耗油量也很大,是普通客機的3倍,且噪音高達105分貝,商業飛行的最高上限為112分貝,協和式客機差點就達到了上限,英法兩國為此曾與美國有過激烈爭論。

2000年的7月25日前,協和式飛機是世界上唯一在服現役的超音速客機,此前也未發生過任何重大事故,一直是歐洲航空工業的驕傲。當時服役的協和飛機共有13架,其中英航有7架,法航有6架。隸屬于法航的客機負責飛巴黎—紐約航線,隸屬于英航的客機飛倫敦—紐約航線。超快的速度使得它單個航程只要3個半小時,遠遠快于其他類型的飛機。同樣,協和式超音速客機的票價也比一般客機高上好多倍,巴黎—紐約的往返票需要近5萬法郎。因此,協和式客機也是民航界公認的豪華客機,一般情況下只有達官貴人和富翁巨商才會乘坐。

2000年的7月25日下午4時44分,巴黎戴高樂機場,法航的一架協和式超音速飛機緩緩地滑入機場跑道后開始起飛了。飛機以極快的速度開始滑行,然而,此時已經有人看到飛機的一部引擎在冒著煙。但是當時飛機的速度太快,已經沒有辦法停下來了。

幾秒鐘之內,飛機就已加速到每小時400公里,開始爬升。不知什么原因,飛機起飛過程中,左翼的兩部發動機中至少有一部已冒出火焰,危險的前兆再次顯現出來。

當飛機伴著巨大的轟鳴聲向西飛行時,火焰越來越大了,飛行員也發現了這一問題。他采取了一種應急辦法——在這個飛行中最為危險的階段繼續向上爬升,因為只有當飛機到達一定高度后才有可能達到穩定狀態。現場有目擊者看到,在飛機下墜之前,仍然沒有達到足夠的速度,飛機的機頭仍然在向上仰起,試圖向上飛升。接著,危機徹底爆發了,飛機向左側翻轉,最后下墜,不幸撞上附近的一家旅館。

事后,失事的協和式客機“黑匣子”中的記錄被公布。根據記錄,機場控制塔下達起飛命令56秒之后,就發現了飛機尾部起火并通知了機長。機長當時回答說,是第2號發動機出現了故障。這個時侯,飛機冒出的火焰越來越大,控制塔不得不再次通知機長。機長回答說,飛機已經起飛,目前已沒辦法停下來了。機長繼續說,飛機要朝著布爾歇方向飛去,然后立刻轉過方向往回飛,準備降落。然而就在飛機轉身時,突然墜毀,變成一團巨火。

113位罹難者中包括100名乘客和9名機組人員,遭飛機撞擊的那家旅館又有4人喪生。在100名乘客中,有96名德國人,其中有一家6口,還有2名丹麥人、1名美國人和1名奧地利人。他們都是由德國一家游船公司組織的旅行團成員,原計劃從巴黎乘協和包機飛往紐約,然后再乘坐豪華游船前往加勒比海游玩15天。不幸的是,他們的愿望再也沒有實現的可能性了。

此次空難遇難乘客大多數住在同一個小鎮,這次空難給這個小鎮帶來了巨大的悲痛,因為大家都彼此熟知,誰家親屬遇難,基本上都能夠了解。當日,小鎮上的所有公共建筑物上的國旗都降半旗,所有的教堂一早就打開大門,向死難者致哀。

事后,法國空難事故調查組對空難原因展開了調查。2001年7月23日,調查小組公布了此次協和式客機空難事故調查階段性報告,詳細地分析了協和式客機的失事過程和失事原因。

這個報告令所有人感到意外。報告中說,協和式客機在機場跑道上快速滑行時,速度達到了每小時324公里,但是,這架協和式飛機輪胎軋在了一塊金屬片上,這個金屬片是從剛才在這條跑道上起飛的DC10飛機上掉下來的。小小的金屬片割破了協和式客機左起落架的2號輪胎,導致輪胎立即爆裂,其中的一塊或幾塊輪胎碎片以極大的力量拋向了5號油箱所處位置的機翼的底面,然后造成該油箱也出現破裂,泄漏的燃料很快起火,并引燃了發動機。發動機爆炸,飛機接著就墜毀了。

不過,報告同時還認為,協和飛機自身也對事故負有部分責任,該型飛機在設計上和管理上存在的缺陷和漏洞,也是造成這次災難的主要原因之一。協和飛機在設計上有著明顯的弊端,它的輪胎離油箱太近,輪胎一旦爆裂,輪胎碎片很容易就穿透油箱,引起油箱起火。而且,飛機油箱的外表沒有保護層,造成油箱極易被穿透。另外,在管理上,協和飛機機組人員在起飛前并沒有及時對這架飛機進行檢修,因此管理者也難逃其責。

這一連串出乎意料的因素,最終讓協和客機演變成了災難。由于這次災難影響甚大,協和式客機存在著安全隱患,英航的7架協和式飛機和法航的5架協和式飛機被迫全部停飛,美麗快捷的協和式超音速客機很快就告別了天空,走進博物館。

法航這次蒙受的損失是嚴重的,事故發生當天,法航的股票暴跌了近10%。目前,英法兩國正在積極改造協和式客機,希望它早日重返天空,當然,我們希望,7·25協和式飛機的災難再也不要重演。

洛克比大空難

1988年12月21日下午6時30分,美國泛美航空公司所屬的一架波音747客機從倫敦希思羅機場起飛前往紐約,客機班號為103號航班。下午7時03分,客機飛到蘇格蘭一座名為洛克比的小鎮上空,一個行李箱突然發生爆炸,機身被炸出了一個大窟窿,接著墜毀,客機上所有的機組人員和乘客259人全部遇難,無一幸免。而且飛機殘骸和碎片墜落到地面后,又引發周圍民宅及瓦斯管爆炸起火,這起意外造成了11名洛克比鎮的居民死亡。這就是著名的洛克比大空難。

泛美103航班是從聯邦德國法蘭克福飛往紐約的一架班機。倫敦是旅途中的一個中轉站。1988年12月21日傍晚,華燈初上,英國倫敦的希思羅國際機場依然是一片繁忙的景象。18點25分,中途停在這里的泛美航空公司103航班客機正式起飛,伴隨著震耳欲聾的引擎轟鳴聲,這架波音747寬體客機展開它那銀色的雙翅,矯健地飛向夜幕初掛的天空。

此時航班上包括機組人員在內共有259人,其中有189名乘客來自美國。他們都是從德國趕回家過圣誕節的,再過幾天就是圣誕節了,因此他們都帶了圣誕禮物,滿心喜悅地準備回家與想念已久的親人團聚。

機艙內,旅客們都很輕松,他們有的在聽音樂,有的一邊喝著飲料一邊輕聲地聊天,有的在讀書看報。前面就是浩瀚廣闊的的大西洋了,越過大洋,彼岸就是正等待著他們的溫馨的家。旅客們早已歸心似箭。

忽然,地面指揮站對103航班機長詹姆斯·麥克夸瑞發出了氣象信息與指令:北大西洋英格蘭海岸的上空風暴正在形成,因此103次航班應立即改變航線,向北經蘇格蘭上空繞過風暴區。

麥克夸瑞機長立即遵照地面指揮站的指令,熟練地改變航線。在飛行中因天氣原因改變航線是常有的事,并不算什么問題。

“女士們,先生們,我們即將飛臨蘇格蘭的洛克比上空,高度為9654米,飛行一切正常……”播音小姐柔美的聲音回響在整個機艙中,空中小姐推著精巧的食品車,微笑著給乘客們送上一份份可口的晚餐與香甜的飲料,整個機艙充滿了溫馨。

此時,客機下面就是白雪皚皚的蘇格蘭大地,從飛機上往下看,顏色深一些的是大片大片銀裝素裹的森林,在金黃色的落日映照下,深林閃耀出一抹柔和迷人的光暈,就像美麗的玫瑰紅。再往前就是洛克比小鎮了,從近萬米高空俯瞰,小鎮微小得猶如點點蟻穴。

在地面上,也呈現出一片祥和的面貌,洛克比鎮上的一些居民,這時吃罷晚飯不久,正在悠閑地散步。這個遠離塵囂的小鎮,平時難得聽到飛機的聲響。當飛機的引擎轟鳴聲由遠而近地傳來,地面上的人們都不由自主地抬頭仰望,只見這架客機披著夕陽的余暉,在冬日黃昏的天際中穿行,就像一只閃光的巨鳥翱翔長空,牢牢地牽住了人們的視線。

突然,人們看見在已經灰暗的天空中,客機突然閃了一下,然后驟然變成了一團炫目通紅的火球,人們已經目瞪口呆,但是當人們還沒有回過神來時,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在空中響起,飛機凌空爆炸了……

時間就在這一刻定格:1988年12月21日的19點19分。洛克比,這座蘇格蘭小鎮的居民們目睹了這場世界歷史上罕見的空難,在他們上空飛行的泛美103航班爆炸了,259名乘客與機組人員全部遇難,沒有人幸免于難;洛克比小鎮本身也是這場空難的受害者,飛機爆炸后的殘骸與碎片接著下墜時,帶有巨大的沖擊力,殘骸碎片當即撞毀了地面上的一座加油站,還有附近的7幢民房,共有11位洛克比小鎮居民被這飛來的橫禍奪走了生命。

慘案發生后,英國警察火速趕來,總共六百多人,他們封鎖了現場。現場一片狼藉:在飛機墜地的中心點有一個7米深、30米寬的大凹坑,大火還在坑里熊熊燃燒;103航班機尾掉在離洛克比鎮25公里的地方,整個飛機早已變成了成千上萬塊碎片,墜落在小鎮各處,最遠的一塊殘骸離墜毀墜落中心地有65公里遠。

注滿燃油的右機翼撞上地面舍伍德新月廣場,接著發生了爆炸,舍伍德新月廣場被炸出一個巨坑,而地面原本有幾間房屋,被炸得已經不見蹤影;另外有21間房屋因損毀嚴重,無法居住,必須拆卸。飛機左翼不知散落何處,調查人員試圖找尋,但最后發現它已經在火球中消失。

住在那些被汽化了的房子里的人,全部遇難,留下的只是數以千計的小碎片:家族照、圣誕卡與陶器等等,它們靜靜地躺在巨坑深處。飛機殘骸遍布在一條142公里長的走廊地帶上,散落面積達到了2188平方公里。

洛克比空難讓整個世界為之震驚,英國警方立刻展開調查。首先要找到失事飛機的黑匣子,幸運的是,沒過多久,失事飛機的兩個黑匣子找到了,由8名專家組成的調查小組立即對黑匣子記錄的資料進行詳細的分析和研究。另外,還有一千多名科技人員對飛機殘骸進行化驗分析,以確定飛機失事的原因。

調查小組很快有了突破,他們在離失事中心幾英里之外的一個地方,發現了一個毀壞的箱子,這個箱子是從飛機上掉下來的,同時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并發現了疑點。12月28日,慘劇事發一周以后,洛克比空難調查小組的一位英國負責人宣布:103航班極有可能是被恐怖分子事前放置的高爆可塑炸藥炸毀的。這種高爆可塑炸藥是一顆定時炸彈,裝有電子定時的雙重起爆裝置。

3年后的1991年11月14日,美英兩國公布了調查結果,宣布警方破獲了一名利比亞特工人員的日記,并據此認定利比亞航空公司駐馬耳他辦事處的經理拉明·哈利法·費希列和利比亞的特工阿卜杜勒·巴塞特·阿里·邁格拉希為制造洛克比空難最大嫌疑犯。美英兩國同時要求利比亞政府迅速逮捕這兩個人,而且還要將他們引渡到美、英審訊。

第二天,法國總統密特朗也宣布了1989年法國航空公司一次客機大爆炸事件的調查結果,這次爆炸事故發生在洛克比空難之后,調查結果認為有4名利比亞人涉嫌此案。法國政府也向利比亞提出引渡這4名嫌犯的要求。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乌珠穆沁旗| 延寿县| 财经| 塔城市| 云霄县| 苏州市| 博白县| 乾安县| 新安县| 洛阳市| 潼南县| 鹿泉市| 赫章县| 互助| 沙雅县| 库伦旗| 南和县| 台北县| 莱芜市| 岳西县| 镇沅| 临沭县| 榆中县| 清流县| 革吉县| 宁远县| 抚远县| 吴堡县| 三明市| 金山区| 玛曲县| 威信县| 千阳县| 安陆市| 万荣县| 栾川县| 中宁县| 宝应县| 秦皇岛市| 石景山区| 乐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