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找到自己熱愛的事業(2)

熱愛工作,就應該像喬布斯和上面那位女工一樣,把工作當成一門學問去研究,當成事業奮斗的理想目標,并努力向上攀登。熱愛工作,要勝于一切。熱愛工作,就是熱愛你自己。每一個人都應該熱愛自己的工作,即使這份工作你不太喜歡也要盡一切能力去轉變,去熱愛它。工作是擴展自我,獲取新知識,探求新境界的方式。

“成就一番偉業的唯一途徑就是熱烈地愛自己的事業。如果你還沒能找到讓自己熱愛的事業,那就繼續尋找,不要放棄,跟隨自己的心,總有一天你會找到的。”

因此,熱愛你的工作吧!如果你不熱愛你的工作,你很難做好任何一件事情。把成功的熱情和敗者的愚鈍做一下比較,你就會對自己的工作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它在大千世界中的位置,沒有你想象的那么微不足道,你的工作不應該沒有價值,學著熱愛自己的工作就是學會尊重自己。

一個人所從事的工作,是他獲得幸福的源泉,是他的理想所在,是他對待人生態度的體現。工作將填滿你的大部分人生,人生唯一能獲得真正滿足的方法就是——做你相信是偉大的工作,而偉大的工作是你所熱愛的事業。我們可以從工作中釋放自己的熱情、釋放自己的能量、釋放自己的智慧,來獲取一份快樂,一份成功。

喬布斯在他的演講中說道:“我很清楚唯一使我一直走下去的,就是我做的事情令我無比鐘愛。你需要去找到你所愛的東西。如果你現在還沒有找到,那么繼續找,不要停下來,只要全心全意的去找,在你找到的時候,你的心會告訴你的。就像任何真誠的關系,隨著歲月的流逝只會越來越緊密。所以繼續找,直到你找到它,不要停下來!”

每個公司都需要這樣熱愛自己工作的人,而這樣的員工正是公司所需要的。如果你為自己還是平凡崗位的一員而抱怨的話,請調整自己對工作的態度,如果你從現在開始熱愛你的工作,不論多平凡的崗位,你也會有不俗的成績。熱愛自己崗位做個快樂工作的人吧!

讓職業規劃見鬼去吧

“如果你了解自己,能夠明白地做自己,職業規劃就如同虛設。”

現在有個很流行的詞叫做職業規劃,就是對職業生涯乃至人生進行持續的系統的計劃過程,它包括職業定位、目標設定、通道設計三部分內容。職業定位有兩層含義:一是確定你是誰,你適合做什么工作;二是告訴別人你是誰,你擅長做什么工作。那些彷徨在成功邊緣的人,尤其期望有人幫他們規劃一下他們的職業生涯,更有甚者完全依靠職業規劃,想把自己的人生畫在紙上,按圖施工。這些人,可能不只做過一個職業規劃,但仍然找不到最好的最理想的工作。

俗話說,適合的才是最好的。根據職業顧問的數據統計,只有不到20%的人在真正“適合”的職位上工作,而且因為他們對自己的職業分析透徹,所以發展前景廣闊;近50%的人與職位的契合度只達到了基本合格水平,許多局限性造成他們的就業范圍十分狹窄;剩下的就是個人與工作不能匹配的人群,他們始終徘徊在“理想的工作”之外。這些數據可能會嚇倒你,但仔細想想誰能真正了解你是誰,擅長什么工作,適合什么工作呢?所謂的職業規劃師設計的藍圖一定適合你嗎?你就甘愿做一個按圖施工的人嗎?

而喬布斯呢,他的人生中最不需要的就是規劃,因為他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最適合自己的事業是什么。做自己想做的事、喜歡做的事,就會事半功倍。

看看喬布斯的簡歷你可能就會明白,職業規劃是給那些毫無目標,不斷徘徊的人發明的,而像喬布斯這樣了解自己,只做自己的人來說,職業規劃就如同虛設。

1972年,喬布斯17歲,他來到位于波特蘭大的里德學院上大學,在那里開始學習印度佛教,從學生宗教領袖那里學會了如何做推銷。在那里讀了6個月后,喬布斯決定退學,他沒有進行什么職業規劃,也不相信那些職業規劃師為他規劃什么職業,他知道他需要什么,知道怎樣去做,并且堅信日后會證明這樣做是對的,他只做自己想做的事。

1974年,到印度朝圣后,他認為愛迪生對世界的貢獻比佛教大師要大得多。于是他回到硅谷參加了沃茲創立的自制電腦俱樂部。20歲時,喬布斯和沃茲辦起了蘋果公司。10年后,蘋果公司發展成為一個擁有20億元資產、4000名員工的大企業。

事實證明,當年喬布斯的選擇沒有錯。在30歲那年,喬布斯離開了蘋果公司。這時的喬布斯也沒有進行什么新職業規劃,他依然是做自己想做的事。1997年7月因連續5個季度虧損,當時“蘋果”已接近破產邊緣,喬布斯又回到蘋果公司。

他做的第一件事是縮短戰線,把正在開發的15種產品縮減到4種,而且裁掉一部分人員,節省了營運費用。其次,發揚“蘋果”的特色。蘋果素以消費市場作為目標,所以他要使“蘋果”成為電腦界的索尼。上任伊始便著手開發iMac,使得電腦非常適合家庭的使用。第三,便是開拓銷售渠道,讓CompUSA成為“蘋果”在美國全國的專賣商,使Mac機銷量大增。第四,調整結盟力量,同宿敵微軟和解,取得微軟對它的1.5億美元投資,并繼續為“蘋果”機器開發軟件。

1998年上半年iMac面世取得成功,蘋果公司扭虧為盈。現在人們談論的是恢復青春活力后的“蘋果”將會怎樣推動電腦事業的發展,而不是“蘋果”行將破產。

看看喬布斯的這番經歷,他并沒有在做事情之前詳細規劃好自己的人生,而是根據內心的指引,向著內心渴望的成功一直走下去。有思想的人無需別人給自己定什么位,畫好什么藍圖,他們想要什么樣的生活,適合什么樣的工作,只有他們自己最清楚。

工作將是生活中的一大部分,讓自己真正滿意的唯一辦法,是做自己認為有意義的工作;做有意義的工作的唯一辦法,是傾聽自己的內心。一旦找到了自己喜歡的事,感覺就會告訴你,任何一種美妙的東西,歷久彌新。所以說,要不斷地尋找,直到找到自己喜歡的東西,不要半途而廢。

搜狐副總裁王小川在談到職業生涯時,舉過一個例子。

一個出租車司機,他在北京首都機場排隊拉客,有可能拉到亦莊的,也有可能拉到望京的。前者因為遠,司機排隊等候也值,后者因為近,排隊等候可能比較虧,司機就會大嘆倒霉。這時司機考慮是直接空車走還是等候,怎么規劃,要建立一個模型的話,該考慮哪些參數?

王小川說這個問題“我也蒙了”。參數太多,太復雜,油價、過路費等等,有很多假設因素。但是他覺得做這種判斷只需要做一個假設:那就是出租車司機都不傻,如果有很多人在那里排隊等待“趴活”,就說明趴活比空車要值,否則隊伍就會變短。

“這是很公平的。回來跟趴活差不多,不用我考慮。主要是性格問題,如果你想安穩就直接空車回來,如果你喜歡冒險就等待。”

“什么情況都有可能發生。”

他對這個現象的體會是,做長遠規劃是沒用的,有很多東西根本想不到。

“走哪條路都差不多。”

他在清華也曾經有無數人來找過他,有很多機會可以調換工作,但是他根本沒有想過什么東西未來會吃香——包括他正在從事的大紅大紫的搜索領域。

他認為,關鍵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做規劃,反而有了機會就能抓得住,王小川簡略總結自己的職業發展成功的秘訣“做長遠規劃是沒有用的”,“做事要發揮自己的優勢和積累”。

正像王小川說的那樣,一個人得知道自己的興趣點在哪,盡可能嘗試不同的事情,不斷轉變著自己的角色,找到適合的位置,而不是長遠的規劃。生命其實就是一種創性的歷程,每個人都要了解自己創造力的來源,積極用它來創造自己的人生。

忠于內心的感覺,做自己想做的事,是生命活力的來源。因為,生活中最大的幸福感,并不是金錢方面的滿足,而是能夠放手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并且樂在其中。

對蘋果公司而言,獨特的文化以及創新方式和品牌魅力是使它與眾不同的關鍵,做自己想做的事也是蘋果的企業文化之一。人的成功就是可以做自己內心想做的事情,這樣你就會抵抗外界的干擾,不會輕易地放棄。很多做好職業規劃的人,并不一定真的能按照規劃好的路做出成績,因為他們的想法和創意有時被規劃好的條條框框限制住了,反而失去了很多機會。

其實只要善于發掘自己的潛力,發揮自己的優勢,經營自己的強項,就能找到發展自己的道路。同時,我們要能經得起風雨,不輕言放棄,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一切,朝著目標,堅持不懈,勇往直前,創造美好的前程。

興趣是最好的人生導師

“成功其實很簡單,就是做你最感興趣的事情,然后把它做到最好。”

很多人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成功者和真正杰出的人,他們把興趣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興趣不僅僅會讓你感到快樂,對于有些人來說,興趣還可能是一直指引他事業成功的指南針。只要你感興趣,有一天你也會培養出被大家稱為“天才”的那種能力。

興趣是每個成功人士都能具備的偉大能量。在有興趣的前提下,人們又可以將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出色、更持久。每個人在工作中都會面臨很多的選擇機會,一個幸運的人如果選擇了更符合他興趣的領域,工作起來就可能更快樂。一個人要成就一番事業,興趣是必不可少的,它是我們工作成功的啟蒙老師,當我們把興趣轉化為永恒的工作動力,我們就可以不斷向成功邁進。

有人說上帝在每個人出生后的幼年、少年經歷中都給他埋下一顆種子,這個種子就是興趣。有的人,在合適的時候,讓這顆種子開始發芽,獲得了最強大、最原始、源源不斷的成長動力,而很多人,這顆種子沒有發芽,于是沒有興趣目標,沒有成長動力。

10歲時,喬布斯對電子學方面的興趣就明顯表現出來了。在加利福尼亞州,新興的電子公司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每逢周末,一些惠普和其他電子公司的工程師就會在自家的車庫做維修。一次,一個工程師送了他一個碳晶麥克風。搬到洛斯阿爾托斯市后,喬布斯覺得自己進了天堂:他隨時都能在各處的箱子翻到一兩只廢棄不用的電子元件,拆開來看個究竟,玩上好幾個小時。

當一個人從事他所喜愛的工作時,他將發揮個人最大的效能,而且也將更為迅速、更為容易地獲得成功。喬布斯的成功來源于把個人興趣與自己的天份融為一體,來源于他對興趣的選擇、堅守與努力。具有十分廣泛的興趣,也常常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座右銘,喬布斯對電子產品的興趣,最終成就了他,也成就了蘋果公司。從事一項你所喜歡的工作,工作本身就能給你一種滿足感,你的職場生活也會從此變得妙趣橫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喬布斯兒時的興趣影響到了他的事業,甚至整個世界。當然,我們說起喬布斯的成功,把部分功勞歸功于他的興趣,但這并不是說光有興趣就能成功,而是有了興趣就有了成功的動力。喬布斯,或者其他很多世界級的大師們,他們的成功,都是得益于真正找到了激發自己生命潛能的興趣和愛好,并且能夠在自己想做的事情和最適合自己做的事情上,投入全部精力和熱情,這才是他們成功的關鍵。

有個報道,曾經轟動一時:38歲的蔡偉正式被復旦大學列入博士生擬錄取名單。他并非出自名門,沒有所謂“家學”的影響,但他自幼熱愛書法,學生時代迷上了唐詩宋詞,高二時在《文史》上偶然看到裘錫圭先生的一篇論文,從此被傳統“小學”吸引。用他自己的話來形容,20年研習古文獻的經歷“沒有人指導,是憋出來的”,“初中成績還不錯,到了高中,理科就學不進去了,就只對古典詩詞感興趣”。所有在圖書館中能找到的書籍,都曾是他心靈的慰藉。他高考落榜后曾進廠當了3年工人,下崗后,他干過食堂的“刷碗雜工”,入復旦前都還在當著“神牛”三輪車夫。他無論做什么,無論什么時候,只要一有空,他就讀著這些“稀奇古怪”的文字,對古文獻的研究興趣依然不減,以至于“他對古人的行為和想法感同身受”。他以后走的路就成為自然而然的常理了。

當愛的情感進入一個人所從事的工作時,工作質量將立即得到改觀,效率將大為提高,而工作所引起的疲勞相對地大量減少,這就是興趣的魔力。蔡偉的特殊之處在于,對古代典籍的熱愛,完全出于他的興趣。

從蔡偉走過的路看,愛好和興趣是一個人成功的階梯。每個人都想成功,經歷對每個人來說也許不一樣。但是有一點,他們和喬布斯、蔡偉是一樣的,那就是無論做什么事情,都不減對自己的興趣和愛好的探求。

現實中有太多人,一旦工作或環境有了新的變化,就常常不再有對原來自己愛好和興趣的堅持,以至于在自己原有的興趣和愛好中,本有望如蔡偉一樣成功的路變成了泡影。

與喬布斯、蔡偉經歷類似的人也有不少,他們都把興趣與自己的職業定位結合在一起。有一名優秀的計算機工程師小趙,自小就非常喜歡擺弄機器,曾把掛鐘、半導體等家里帶機器的裝置的東西一一拆開,然后再把它們重新裝好。工作后他在技術領域勤奮耕耘,穩步前進,獲得不斷晉升。人往往要對工作有興趣,才能和責任感交相輝映,在工作達到一定高度的時候,位置越做越高,興趣和責任感就會越來越強烈。現在小趙已經擔任公司管理職務了,即便如此,他還說:“只要我看到計算機程序圖,就覺得時間飛逝地過去,常常連飯都忘了吃。興趣是成長、成功的起點和源源不斷的原始動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宁县| 九江市| 马山县| 伊宁县| 京山县| 西林县| 孝昌县| 辽阳市| 德安县| 宿迁市| 抚松县| 远安县| 林州市| 成安县| 清镇市| 环江| 桃源县| 辽阳市| 哈密市| 黄陵县| 邳州市| 太仓市| 泌阳县| 克山县| 临朐县| 安岳县| 科技| 容城县| 应用必备| 淄博市| 镇江市| 商都县| 碌曲县| 洛浦县| 临澧县| 天镇县| 姚安县| 益阳市| 边坝县| 柘荣县| 太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