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章 一顆桃核的喜劇

《家》的法譯本序在香港《大公報》上發表后,有個朋友寫信問我,在按語中提到的沙俄皇位繼承人吃剩的是怎么一回事。我現在來談一下。

首先讓我從《往事與隨想》中摘錄三段話來說明這件事情:

在一個小城里還舉行了招待會,皇位繼承人(皇太子)只吃了一個桃子,他把桃核扔在窗臺上。官員中間有一個喝飽了酒的高個子馬上走出來,這是縣陪審官,一個出名的浪子。他從容地走到窗前,拿起桃核放進衣袋里去。

招待會之后,陪審官走到一位有名的太太面前,把殿下親口咬過的桃核送給她,太太很高興地收下了。然后他又到另一位太太那里,又到第三位太太那里——她們都十分歡喜。

陪審官買了五個桃子,取出了桃核,使得六位太太都非常滿意。哪一位太太拿到的桃核是真的?每一位都以為她那顆桃核是皇位繼承人留下來的……

在“四害”橫行的日子里,這種“喜劇”是經常上演的。不過“皇位繼承人”給換上了“中央首長”,或者是林彪,或者是江青,甚至別人,桃核給換上了別的水果,或者其他的東西如草帽之類。當時的確有許多人把肉麻當有趣,甚至舉行儀式表示慶祝和效忠。這種丑態已經超過十九世紀三十年代沙俄外省小城太太們的表演了。我們在某一兩部影片中還可以看到它的遺跡。除了這種“恩賜”之外,十多年來流行過的那一整套,今天看起來,都十分可笑,例如早請示、晚匯報、跳忠字舞、剪忠字花、敲鑼打鼓半夜游行等等、等等。

這些東西是從哪里一下子跳出來的?我當時實在想不通。但是后來明白了:它們都是從舊貨店里給找出來的。我們有的是封建社會的破爛貨,非常豐富!五四時期這個舊貨店給沖了一下,可是不久就給保護起來了。蔣介石后來又把它當做寶庫。林彪和“四人幫”更把它看做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四人幫”打起“左”的大旗,大吹批孔,其實他們道道地地在販賣舊貨。無怪乎林彪整天念他的“政變經”,江青整夜做呂后和武則天的夢。“四人幫”居然混了十年,而且越混越厲害,在國際上混到了個“激進派”的稱號。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想起來既可悲又痛心。

我常常這樣想:我們不能單怪林彪,單怪“四人幫”,我們也得責備自己!我們自己“吃”那一套封建貨色,林彪和“四人幫”販賣它們才會生意興隆。不然,怎么隨便一紙“勒令”就能使人家破人亡呢?不然怎么在某一個時期我們會一天幾次高聲“敬祝”林彪和江青“身體永遠健康”呢?

在抗戰的八年中我常說自己“身經百炸”,沒有給炸死是僥幸。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我常說自己“身經百斗”,沒有“含恨而死”,也是幸運。幾乎在每次批斗之后,都有人來找我,或者談話或者要我寫思想匯報,總之他們要我認罪,承認批斗我就是挽救我。我當然照辦,因為頭一兩次我的確相信別人所說,后來我看出批斗我的人是在演戲,我也照樣對付他們。在那種場合中我常常想起我小孩時期的見聞。我六七歲時候,我父親在四川廣元縣當縣官,我常常“參觀”他審案。我一聽見有人叫喊“大老爺坐堂!……”我就找個機會溜到二堂上去看。被告不肯講就挨打。“打小板子”是用細的竹板打光屁股。兩個差役拿著小板子左右兩邊打,“一五一十”地數著。打完了,還要把挨打的人拖起來給“大老爺”叩頭,或者自己說或者由差役代說“給大老爺謝恩”。

我當時和今天都是這樣看法:那些在批斗會上演戲的人,他們扮演的不過是“差役”一類的角色,雖然當時裝得威風凜凜仿佛大老爺的樣子。不能怪他們,他們的戲箱里就只有封建社會的衣服和道具。

封建毒素并不是林彪和“四人幫”帶來的,也不曾讓他們完全帶走。我們絕不能帶著封建流毒進入四個現代化的社會。我四十八年前寫了小說《家》。我后來自我批評說,我反封建反得不徹底。但是那些認為“反封建”已經過時的人,難道就反得徹底嗎?

沒有辦法,今天我們還必須大反封建。

二月十二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奉化市| 南安市| 衡阳市| 蕲春县| 广西| 浦城县| 嵩明县| 喜德县| 洛浦县| 卓资县| 五常市| 交城县| 德钦县| 楚雄市| 习水县| 永顺县| 张家界市| 漳浦县| 中宁县| 宜春市| 达拉特旗| 乐都县| 双柏县| 龙海市| 加查县| 梁平县| 大庆市| 巴青县| 孟村| 凤冈县| 北票市| 武穴市| 阿勒泰市| 博罗县| 临夏市| 绍兴市| 平定县| 常德市| 仪陇县| 香港| 宁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