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府中,魏赫獨自一人悶在屋中。
屋內陳設簡潔,書簡倒是極多。
他趴在案上,盯著昏暗的桐油燈發呆。
他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這人怎么就這么不受魏王待見?
扒拉著前任的記憶看了一陣,直到感覺有些頭疼才作罷。從這些記憶片段里,魏赫發現他也沒有干什么出格的事啊。
他與魏申一母同胞。
但魏申自幼受魏王熏陶,又是嫡長子,總有一種普通人難以企及的氣概。
而他打小便不愛、也不善言語,最大的愛好唯有讀書,二十四年來遍覽諸子百家著作,也因此落了個“好吃懶做”的毛病。
但何以至此?難不成,文弱也是一種罪過?
魏赫心想,或許是因為老爺子初稱王,正值意氣風發之際,所以格外看不上注定不能為魏國開疆拓土的文弱書生吧。
自己該怎么辦?
魏赫深知,身為魏國二公子,有些事不是自己能夠逃掉的。所以,改善自己在老爺子心目中的形象勢在必行。
最好的辦法莫過于投其所好!
老爺子既已稱王,接下來便是開拓疆域,讓魏國在他手中達到極盛。
魏赫冥思苦想半晌,突然他靈光一閃,有了辦法。
第二日清晨他進宮向魏王請安。魏王正與母后說著話。魏王這幾日火氣有些大,王后都是順著他。
見魏赫進來,魏王隱去了臉上的笑容,王后卻是極疼愛這個兒子。
“見過父王、母后!”
王后一臉慈祥的微笑,他朝魏赫招招手,“我兒近前來,讓母后瞧瞧。哎喲,我兒可是消瘦了,書簡可不能充饑,我兒要多吃飯吶!”
魏赫略微有些感動,“謝母后關心,兒臣曉得了!”
王后瞥了一眼魏王,拉起魏赫的手問道:“我兒近日在讀哪家經義?”
真是難為母親!
“回母后,兒臣近日正研讀兵法!”
“哦?”王后眼前一亮,心道這傻兒子總算開竅了,不再整日抱著《詩》廢寢忘食了。
王后接著問道:“是何兵法?”
一說道到兵法,魏王也凝神聽起來。
“六韜、孫子兵法、吳起兵法。”
“既研讀兵法,可有心得?”魏王沉聲問道。
魏赫心中暗喜,有門!
這可是扭轉自己在魏王心中文弱形象的第一步。他略一梳理了下思路,說道:“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道,不可不察。昔者孫武著兵法十三篇,太公垂六韜之術,皆以仁為本,以奇為用。兒臣觀古之善戰者,不待交刃而屈人之兵,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下攻城。今諸侯并起,當以智馭力,以靜制動。夫戰之道,在知彼知己,以正合,以奇勝,陰陽相濟,奇正相生。若得地利則屯形制勝,順天時則鼓角生威,聚人和則三軍用命。兒臣雖不敏,愿效穰苴之節,慕吳起之志,為父王砥柱中流,守社稷于磐石!”說到最后,聲如洪鐘。
王后眼角含淚,撫著魏赫的臉龐泣道:“吾兒可為大王分憂矣!”
魏王有些震驚地看著魏赫,眼中難掩贊許,似乎要重新認識他。且不說魏赫是否真得能指揮作戰,單憑這幾句話便足以震撼人心。
雖心中有些震撼,魏王卻不打算夸獎一句。他以為魏赫說的這些,太子不但早已經知曉,甚至還能征善戰。
魏赫充其量在追趕太子而已,這有何值得夸獎的?身為他的兒子,天下第一強國魏國的公子,這是他應該具備的才能,為何要夸贊他?
但礙于王后的眼淚,魏王還是打算說一些軟和話。他輕輕咳嗽了一下,讓王后恢復正常的情緒,而后說道:“凈說些漂亮話,可抵得上戰場上斬殺一人?仔細研習兵法,莫要辜負你母后的期盼!”
魏赫心酸。這已經是這幾日以來聽到的最和善的話了。
這并未達到魏赫的預期,他繼續說道:“劍,一人敵,不足學,兒臣要學萬人敵!”
魏王再一次被魏赫的話驚到,“萬人敵”三個字聽來頗有氣概,難不成這小子突然轉性了?
片刻之后,魏王突然怒目圓睜,喝斥道:“不知天高地厚,不知言語所謂。似上將軍龐涓才是萬人敵,看你這般弱不禁風的模樣,可能上馬?”
魏赫委屈地看著魏王,眼中似有幽怨。
你是多么看不上你兒子啊!
王后再也聽不下去,她將魏赫摟在懷中哭泣道:“參天巨木,非一日可成也!赫兒難得有此心志,大王何故刁難?”
魏赫身體有些僵硬,但他感受著王后的愛意,漸漸放松下來。
魏王被王后這么一通指責,氣勢雖被打壓下來,卻還嘴硬:“寡人這是激勵他!”
魏赫見時機已到,掙脫王后懷抱,起身朗聲道:“兒臣誓要做那萬人敵!老子有云:‘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自今日始,兒臣定每日強身健體,習讀兵書,上馬則執銳披堅,定九州之狼煙,下馬乃握瑜懷瑾,安黎庶于衽席!”
魏王看著魏赫半晌,隨后哈哈大笑起來,眼中流露出欣慰。
“聽我兒今日所言,方知其成長矣!惟愿我兒謹記今日之言,勤修韜略,為我大魏開疆拓土!”
魏王總算說了句中聽的話。
真難!魏赫長舒一口氣。
他點點頭沉聲道:“兒臣謹記。”
見魏赫杵著不動,魏王旋即瞪了他一眼,“還杵著作甚?”
這就下逐客令了?我正事還沒說呢?
“父王,兒臣有一個不情之請,還請父王相助!”
魏王眉頭微皺,問道:“何事?”
“兒臣愿隨上將軍龐涓學習兵法!”
“什么!你欲拜龐涓為師?!”
魏赫頷首道:“正是!只因兒臣與上將軍幾無言語,唐突拜師又恐其拒絕,故請父王替兒臣說和!”
魏王聞言笑道:“寡人嘗以為汝唯知窮經,未諳世務。今乃知豎子城府頗深哉!”
魏赫喜上眉梢,笑問道:“父王可是答應了?”
魏王突又肅然道:“龐將軍戎務倥傯,恐無暇誨汝,寡人當為汝詢之,未敢必成。”
“兒臣敬候父王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