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升學背后的復雜與孤獨
因為我在學業上的優異成績以及在校期間的出色表現,當被破格免試進入總廠子弟一中的消息傳來之時,我的內心猶如打翻了五味瓶,喜悅與感慨交織在一起,難以言表。
據說,那時總廠規模宏大,十萬職工的家庭里,有兩千子弟都面臨著升入初中的關鍵節點。
然而,子弟一中作為廠里備受矚目的學校,初中新生僅僅只招收兩個班,總共160名學生。
在如此激烈的競爭環境下,我能脫穎而出成為其中一員,無疑是幸運女神對我的一次眷顧。
這份幸運,讓我在欣喜之余,也隱隱擔憂未來在學校中的學習生活,不知道等待我的會是怎樣的挑戰。
在這160名幸運兒之中,有廠長的女兒小貝,那個令人厭惡的鳥男人(書記)的司機的侄兒小D,還有廠工會主席的外甥小Q。
對于小貝能順利升入子弟一中,我心里倒是沒有太多異議。
雖說她的學習成績稱不上優秀,可她一直以來對我態度十分友好,還曾送過我一支名貴的派克鋼筆。
在我看來,這份情誼著實難得,也因此讓我對她多了幾分好感。
每次看到那支鋼筆,我都會想起小貝友善的笑容,感覺在這復雜的環境里,還留存著一份真摯。
然而,小D和小Q給我的感覺就截然不同了。
他們在小學時期的所作所為,至今仍讓我記憶猶新,每每想起都不禁皺起眉頭。
他們一貫狗仗人勢,在學校里橫行霸道,仿佛整個世界都要圍著他們轉。
記得有一次,在學校的走廊上,小D看到一個低年級的同學正抱著一摞書本吃力地走著。
小D不僅沒有伸手幫忙,反而故意伸出腳,將那個同學絆倒在地。
書本散落一地,低年級同學疼得眼淚在眼眶里打轉。
而小D卻在一旁哈哈大笑,絲毫沒有一點同情心,他那張狂的笑聲就像一把尖銳的刀,刺痛著周圍每一個人的心。
他們在學習上更是一塌糊涂,對待作業經常敷衍了事,甚至干脆不做。
考試成績也總是在班級里墊底,絲毫沒有想要努力提升的想法。
可就是這樣的兩個人,居然也能順利進入子弟一中,這讓我心中涌起了強烈的不平之感。
我不禁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選擇錯了,是不是所謂的“明珠投暗”?
我原本對子弟一中懷揣著美好的憧憬,認為那是一個憑借努力和才華就能綻放光芒的地方,可現在看來,這所學校也許并不像我想象中那么純粹,關系和背景似乎在這里有著更大的影響力。
這種想法在我心中不斷蔓延,讓我對未來的校園生活蒙上了一層陰影。
后來經過一些小道消息,我才知道子弟一中的校長竟然是廠長的內弟。
得知這個情況后,我算是徹底明白了,小D和小Q能夠進入一中,從社會現實的角度來講,似乎也變得順理成章了。
在這個廠里,權力和關系所發揮的作用,有時候遠遠超過了個人的能力。
這種現實讓我感到無奈,卻又深知無力改變,只能在心里默默感嘆世事的不公。
小貝、小D、小Q,他們的家庭都有著深厚的背景,家里人在廠里差不多都是舉足輕重的人物。
正因如此,他們升入子弟一中的重點班后,家里對這件事極為重視,“謝師宴”辦得那叫一個風光而又隆重,簡直就像是在慶??忌狭隧敿獯髮W一樣。
那場面,猶如一場場盛大的慶典,吸引了廠里眾多人的目光。
他們三家為了這場“謝師宴”,特意請來了放映隊,輪流在廠宿舍區前的五一廣場上播放電影。
那幾天,整個廠宿舍區都熱鬧非凡,人們茶余飯后談論的都是這場難得的“電影盛宴”。
孩子們興奮地在廣場上跑來跑去,期待著夜幕降臨后精彩的電影;大人們則聚在一起,一邊閑聊,一邊等待著電影開場。
他們所播放的電影片名,好像是《阿凡達》,《英雄》,《風聲》,《讓子彈飛》,《十二生肖》之類。
這些電影都是當時在大都市的文化電影院熱映的作品,拷貝極其難得弄到。
也不知道他們動用了怎樣的關系,竟然能夠搞到這些熱門影片。
而我的父親,作為保衛科的一員,騎著保衛科唯一的那輛邊三輪,擔當起了接送拷貝的任務。
當我得知這個消息時,心里頓時五味雜陳,各種情緒交織在一起。
一方面,我為父親能參與到這樣的活動中,為大家帶來精彩的電影而感到一絲自豪;另一方面,看著別人家因為孩子升學如此風光,而我家卻只能以這樣的方式參與其中,心里又涌起一股酸溜溜的感覺。
我不停地問自己,這種酸溜溜的心態是不是一種虛榮的表現呢?
也許是我太過于在意和他們之間的差距了,同樣是升學,他們可以大張旗鼓地慶祝,風光無限,而我卻只能在一旁默默看著,這種落差感讓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父親似乎察覺到了我內心的糾結與失落,他輕輕地拍了拍我的肩膀,眼神中滿是關切與慈愛,叮囑道:
“晚上你自己搬個凳子去看電影,千萬要注意安全,不要到人擁擠的地方去,這附近村莊的小青年有些不太安分,壞得很呢?!?
父親的語氣中帶著一絲擔憂,那飽經滄桑的臉上刻滿了歲月的痕跡,每一道皺紋似乎都在訴說著生活的不易。
我看著父親,心中涌起一股暖流,重重地點頭稱是。
我知道,父親雖然沒有能力為我舉辦風光的“謝師宴”,但他對我的愛一點也不比別人少。
在這復雜的世界里,父親的愛就像一盞明燈,照亮著我前行的道路,讓我感受到溫暖與力量。
第十八章:廣場等待中的孤獨與感慨
夏日的傍晚,天邊還殘留著一抹淡淡的余暉,太陽雖已不再熾熱,卻仍頑強地散發著最后一絲熱量,使得空氣中依舊彌漫著悶熱的氣息。
五一廣場上,早已是人潮涌動,人山人海。
人們如同潮水一般,從四面八方涌向這里,都滿心期待著即將開始的電影。
一些小商小販敏銳地瞅準了這個商機,像靈活的魚兒般穿梭在人群之中,叫賣著各類小副食品。
瓜子、話梅、炒蠶豆的香氣混合在一起,在空氣中彌漫開來。
他們此起彼伏的叫賣聲,為這熱鬧的場景增添了濃濃的煙火氣。
“瓜子,瓜子,又香又脆的瓜子嘞!”
一個皮膚黝黑的大叔扯著嗓子喊道,他的聲音帶著一種質樸的力量,在人群中傳開。
“酸甜可口的話梅,快來嘗嘗喲!”
一位扎著圍裙的阿姨也不甘示弱,手中揮動著一包話梅,臉上堆滿了熱情的笑容。
這些叫賣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曲獨特的市井樂章。
在人群中,一些年輕的父親帶著自己的孩子東游西逛。
孩子們那亮晶晶的眼睛里,充滿了對各種食物的渴望,他們的目光緊緊地追隨著那些裝滿美食的攤位,小手指不時地指向心儀的零食,嘴里嘟囔著:
“爸爸,我要吃這個。”
而那些父親們則滿臉寵溺,毫不猶豫地滿足著孩子的要求,眼神中滿是愛意。
他們有的會笑著摸摸孩子的頭,有的會蹲下身為孩子挑選零食,一幅父慈子孝的溫馨畫面。
看著這一幕,我心中不禁涌起一陣羨慕之情。
要是我的父母也能像他們這樣,一家人其樂融融地來參加這樣的活動,那該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我想象著我們一家人手牽著手,在這熱鬧的廣場上漫步,父母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而我則在他們中間無憂無慮地玩耍,那畫面光是想想都覺得無比溫暖。
然而現實卻是,我只能一個人站在這熱鬧的人群中,感受著那遙不可及的溫暖。
我獨自一人來到廣場,母親不知去了哪里。
這些日子以來,我總感覺她離我越來越遙遠,仿佛我們身處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盡管如此,在父親不在身邊的時候,我還是打心底里愿意和她呆在一起。
此刻,我真的覺得無比孤單,掛在胸口的鑰匙隨著我的走動,輕輕蕩來蕩去,發出細微而單調的聲響,仿佛在提醒我回家。
奇怪的是,有時一個人安靜地呆在家里,我并沒有如此強烈的孤獨感。
或許是因為在家里時,我的心里還懷揣著期盼,想著父親快下班了,想著吃完飯后,就能聽父親天南海北地講一些奇聞逸事。
那些奇妙的故事,能讓我暫時忘卻一切煩惱,覺得時間也不是那么難熬。
可此刻,置身于這熱鬧非凡的人群中,周圍的歡聲笑語與我格格不入,這種孤獨感卻愈發強烈,如同潮水般將我淹沒。
我滿心盼望著電影快些開映,因為我知道,父親來了,電影也就開始了,我就又可以看見父親了。
我像一個等待著禮物的孩子,伸長了脖子,全神貫注地張望著父親來的方向,眼睛一刻也不敢離開,生怕錯過父親的身影。
在這漫長的等待中,偶爾會碰見一兩個熟悉的面孔,他們都是和我們住在同一棟宿舍樓的叔叔阿姨。
有些人見了我,會親切地打聲招呼,
“呀,是你啊,來這么早。”
那聲音里帶著一絲淡淡的關切,讓我心里涌起一絲暖意。
然而,也有一些人則好像熟視無睹,眼神只是從我身上一掃而過,仿佛我是一個透明人,根本不存在于他們的視線里。
那一刻,我覺得自己仿佛真的成了一個被遺棄的孩子,心里滿是失落,這種被忽視的感覺就像一把尖銳的針,刺痛著我的心。
大人們還在那里有一茬沒一茬地議論著。
“廠長的千金真是聰明,這難進的學校說考上就考上了?!?
一個燙著卷發的阿姨一臉羨慕地說道,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嫉妒和討好交織的復雜神情。
“主席的外甥也有出息,別看這小子平時頑皮,智商高著呢?!?
旁邊一個戴著眼鏡的叔叔隨聲附和著,臉上堆滿了諂媚的笑容。
坐在不遠處的廠長和主席聽了這樣的談論,臉上頓時表現出極其的舒展,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副得意的神情,仿佛他們的孩子真的憑借著非凡的才華和努力獲得了這份榮耀。
那些議論的人似乎察覺到了廠長和主席的愉悅,更加來勁了,他們用那些言不由衷的恭維,廉價的語言,如同表演一場滑稽的鬧劇,企圖博得廠長和主席的好感。
他們心里其實再清楚不過小貝和小Q的真實能耐,可卻為了在廠里混個好印象,不惜說著這些違心的話。
大人們有時就是這樣的虛偽,這種虛偽讓我感到既無奈又不屑,我在心里暗暗想著,難道為了迎合權勢,就可以如此失去自我,說出這些不真實的話嗎?
就在我沉浸在這些胡思亂想中的時候,突然,一陣熟悉的摩托車吼聲由遠及近傳來。
那聲音就像一道希望的曙光,瞬間打破了我心中的陰霾。
我的心猛地一緊,緊接著又像揣了只小兔子般劇烈跳動起來。
終于,父親那熟悉的身影出現在我的視線里。
他騎著那輛保衛科唯一的邊三輪,穩穩地朝著廣場駛來,在廣場邊緩緩停下。
我迫不及待地朝父親跑去,那一刻,所有的孤獨和委屈似乎都在瞬間煙消云散了。
父親看著我,眼中滿是慈愛,露出了溫暖的笑容,說道:
“兒子,等久了吧,電影馬上就開始了?!?
看著父親那飽經滄桑卻又無比親切的臉龐,我突然覺得,不管周圍的世界如何復雜,不管別人如何虛偽,只要有父親在,我就仿佛有了堅實的依靠,有了面對一切的勇氣。
然而,我的心中也不禁泛起一絲憂慮。
未來在這所充滿關系和背景的學校里,我又會面臨怎樣的挑戰呢?
那些憑借關系入學的同學,會不會因為我的普通背景而對我另眼相看?
我在學習上又能否繼續保持優勢,不被這些外界因素干擾?
我和父親又將如何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種種困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