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成長路上的苦澀與堅強
父親對我能上子弟一中,那歡喜是從心底往外冒的。
在他眼中,這或許是我人生路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而他,滿心都是欣慰。
整個暑假,他就像一位精心籌備宏大演出的導演,把我的假期活動安排得滿滿當當,每一個細節都考慮得十分周到。
但奇妙的是,這所有的安排里,沒有一絲一毫是強加他自己的意志,每一個決定,他都充分尊重我的想法,就好像他深知,我也有自己對未來的憧憬和期待。
這天晚上,家里的燈光昏黃而溫暖,父親靜靜地坐在我對面。
他的眼神里,滿滿的都是關切和期待,仿佛藏著一汪深邃的湖水,里面倒映著我的身影。
父親輕聲開口:
“兒子,你叔叔在JZ市少年體校當足球教練,如果你愿意,這個暑假可以去學習一個月的足球。”
聽到這話,我的心猛地“咯噔”一下。
說實話,我心里其實挺想去的,畢竟能學一項技能,對我來說是一件很有吸引力的事情。
想象著自己在綠茵場上奔跑,揮灑汗水,那該多暢快啊。
可是,念頭一轉,想到要離開父親,我的心就像被一只無形的手揪住了。
父親平日里本就獨來獨往,母親又總是很少在家,若我這一走,他身邊連個能說說話的人都沒有,那他該有多孤獨啊。
我仿佛已經看到父親一個人坐在空蕩蕩的屋子里,對著墻壁發呆的樣子,心里一陣刺痛。
我猶豫著,嘴唇不由自主地微微顫抖,像是被什么東西哽住了喉嚨,怎么也說不出話來。
父親像是瞬間洞察了我的心思,他輕輕地伸出手,拍了拍我的肩膀,那手掌寬厚而溫暖。
他的聲音溫和又堅定:
“傻孩子,你終究是要離開父母的庇護,去外面的世界闖蕩的。藝多不壓身吶,趁這個暑假,學一項技能,以后你在社會上求生存,就多了一份資本。你只要心里一直記著爸爸,爸爸就滿足了。”
父親的話,如同一陣暖風吹進我心里,可即便如此,那一絲擔憂還是像頑固的藤蔓,緊緊纏繞在心頭,怎么也驅散不了。
父親當晚就給叔叔打了電話。
電話接通的那一刻,父親的臉上浮現出一絲笑容,簡單寒暄幾句后,便說明了來意。
電話那頭的叔叔,聲音爽朗,自然是滿口應承。
后來我才慢慢了解到,父親和叔叔的感情,那真是深厚得如同陳釀的美酒,越品越香。
叔叔能順利地在W市讀完體育學院,背后全是父親省吃儉用的資助。
那些年,生活并不寬裕,父親為了叔叔的學業,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
每到發工資的時候,父親總是先把大部分錢寄給叔叔,自己則節衣縮食。
他舍不得買一件新衣服,總是穿著那件洗得發白的襯衫;吃飯也總是簡單對付,從不舍得去吃一頓好的。
叔叔一直對父親的這份恩情銘記于心,心里想著一定要報答父親,所以對于父親的請求,他又怎么會不應承呢?
父親從來不會主動說起這些往事,要不是在少年體校與叔叔朝夕相處,聽他斷斷續續地講起,我根本不會知道父親背后為這個家付出了這么多。
我不禁疑惑,為什么這個見面次數并不多的叔叔,卻能讓我感受到如此真切的溫暖,而我的母親,卻總是對我那么冷漠,仿佛我們之間隔了一層厚厚的冰墻,從未給過我這樣的溫暖呢?
第二天,天空飄著毛毛的細雨,細密的雨絲如同一層薄紗,輕輕地籠罩著整個世界,給一切都蒙上了一層淡淡的詩意。
父親特意向單位請了假,騎著那輛有些年頭的摩托車送我去荊州。
一路上,細雨紛紛揚揚地飄落,打在我們身上,帶來絲絲涼意。
我緊緊地抱著父親的后背,聽著摩托車發出的“嗡嗡”聲,感受著父親堅實的后背傳遞來的溫暖。
到了荊州古城,父親帶我走進了明月公園。
公園里人不多,或許是因為下雨的緣故,往日的喧囂都被雨水沖淡了。
綠樹成蔭,枝葉在細雨的洗禮下愈發翠綠,仿佛每一片葉子都在閃閃發光。
花草們在雨中顯得格外嬌艷,它們舒展著身姿,像是在雨中歡快地舞蹈。
父親牽著我的手,漫步在公園的小徑上,他看著我,眼神里滿是慈愛,輕聲說:
“兒子,出來玩一趟不容易,好好放松放松。”
那一刻,我覺得父親就像一把大傘,為我遮風擋雨,無論外面的世界如何變幻,只要有父親在,我就感到無比安心。
接著,父親又帶我來到了友誼商場。
商場里熱鬧非凡,人來人往,嘈雜的聲音、明亮的燈光和琳瑯滿目的商品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繁華的畫面。
父親緊緊拉著我的手,生怕我在人群中走丟。
我們在各個店鋪里穿梭,父親的眼神中透露出認真和專注,他在為我挑選合適的裝備。
最終,父親給我買了兩套阿迪達斯運動服,那鮮艷的顏色和精致的做工,讓我愛不釋手。
又買了一雙耐克足球運動鞋,鞋子輕便又舒適。
父親看著我試穿,眼睛里滿是滿足的神情,笑著說:
“兒子,穿上這些,你就是最精神的足球小子。”
那笑容里,充滿了對我的疼愛和期許。
當把我交到叔叔手中時,父親一下子變得嘮叨起來,千叮嚀萬囑咐:
“弟啊,這孩子就交給你了,千萬別委屈了他。他要是哪里做得不好,你盡管說,可千萬別慣著他。但也別太嚴厲了,孩子還小。”
一向灑脫的父親,此刻卻如此兒女情長,我知道,這就是無私的父愛啊。
他把對我的關心和擔憂,都化作了這一句句的囑托。
父親離開荊州時,夜幕已經悄然降臨。
路燈一盞盞地亮了起來,昏黃的光灑在地上,映出我們長長的影子,那影子在燈光下顯得有些孤單。
分別的時刻終究還是到了,我心中涌起千言萬語,那些對父親的不舍、感激和牽掛,在這一刻卻不知從何說起。
最后,所有的情感都凝聚成了一句:
“爸爸,你路上車開慢些。”
父親伸出手,摸了摸我的頭,他的手有些粗糙,卻無比溫暖。
父親笑著說:
“好,聽兒子的。”
我看著父親的笑,那笑容里,藏著強忍住的傷感,他也舍不得我離開啊;同時,也有著對我的欣慰,欣慰我能有這樣學習技能的機會。
父親跨上摩托車,發動引擎,那熟悉的聲音在寂靜的夜里格外響亮,仿佛要沖破這濃濃的夜色。
他揮了揮手,身影漸漸消失在我的視線里。
那一刻,我的眼前一片模糊,淚水忍不住奪眶而出。
那淚水里,有對父親的不舍,也有對未來一個月獨自在外的不安。
一個月的時間,對我來說,就像過了一整年那么漫長。
在少年體校的日子,訓練的強度很大,每天天還沒亮,我們就得起床進行體能訓練。
在烈日下奔跑,在雨中練習控球技巧,汗水和雨水交織在一起,濕透了衣衫。
但我并不害怕吃苦,從小經歷的家庭變故,讓我比同齡人多了一份堅韌。
只是,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我對父親的思念卻愈發濃烈。
好幾次在電話里,我忍不住表露出回家的意思,聲音里帶著一絲委屈和期盼。
父親在電話那頭,總是耐心地鼓勵我:
“兒子,做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廢啊。現在吃點苦,以后才能有出息。爸爸知道你想我,但你要明白,這也是你成長的機會。”
父親的話,就像黑暗中的燈塔,為我指引著方向。
我知道父親是為我好,他希望我能變得更加堅強和獨立。
所以,我咬著牙堅持了下來,每一次想要放棄的時候,我就會想起父親那充滿期待的眼神,想起他為我所做的一切。
第二十章:入學的落差與感悟
回到家里時,八月的中旬已悄然而至,距離學校開學沒剩下幾天了。
父親又一次為我忙碌起來,那股子認真勁兒,就像在籌備一場至關重要的儀式,他開始精心張羅著我上學所需的生活和學習用品。
其實,我從心底里不大愿意住校,總覺得一旦離開了家,就仿佛一只斷了線的風箏,飄飄蕩蕩,沒了依靠,心里空落落的。
家,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個居住的地方,更是父親給予我的溫暖港灣,是我心靈的寄托。
但父親卻耐心地勸我:
“一中離家里差不多有四五公里遠呢,要是每天往返,那既浪費時間,又消耗精力,要是再碰上刮風下雨的天氣,更是諸多不方便。”
我明白父親說的都是實實在在的道理,也許是我太渴望能時刻跟父親在一起,以至于選擇性地忽略了這些現實中必須面對卻又難以克服的困難。
母親依舊像個飄忽不定的影子,很少回家。
就算偶爾回來,也總是沉默寡言,對我和父親就像對待陌生人一樣,那種冷漠的態度,讓家里的氛圍愈發壓抑。
開學那天,本應是一家人共同見證我開啟新階段的日子,可母親卻推說有事,至于真假,我心里也猜不透,也許這根本就是個借口罷了。
看著其他同學都是父母一同送來,一家人有說有笑,洋溢著幸福的氛圍,我心里那份羨慕如同潮水般翻涌,可這羨慕之中夾雜著的苦澀,就像喝了一杯沒有加糖的苦咖啡,又苦又澀,在心頭久久不散。
學校門口,小貝、小D和小Q都是由父母開著廠里的小轎車送來的。
一輛奧迪,一輛本田,一輛皇冠,三輛車在陽光下一字排開,車身锃亮,反射出耀眼的光芒,顯得格外排場。
周圍的同學和家長們紛紛投來羨慕的目光,那場面,仿佛是一場豪車的展示會。
而我的父親,依舊騎著那輛有些破舊的摩托車,雖然它看起來不如那些轎車光鮮亮麗,但父親騎著它,帶著我,一路穩穩地來到學校。
父親似乎察覺到了我內心微妙的情緒變化,他輕聲說:
“一中是個專心學習的地方,其他的事情,咱就不要想那么多。”
我知道,父親這么說是怕我因為自己和別人的差距而心里難過,怕我覺得寒酸。
其實,我真的不在乎這種外在的排場。
在我心里,一直覺得一個人的價值并不在于這些物質的東西,而是源于自身的內涵。
并不是開著奔馳、寶馬來上學,將來就一定能考上理想的大學,就能擁有美好的未來,這些道理,我在經歷了家庭的種種后,早已看得明白。
就在我和父親準備走進學校的時候,廠長替小貝辦完入學手續后,特地朝著我們這邊走來。
他面帶微笑,看似親切地對我父親說:
“小江,以后你就別開摩托車來接江鵬了,我讓司機順便把他帶回去,你也囑咐江鵬一聲,在學習上多幫助小貝。”
父親一聽,臉上立刻露出受寵若驚的神情,嘴里一個勁地說著謝謝,那謙卑的姿態,讓我心里猛地一陣刺痛。
就在那一刻,我突然深刻地明白了,人與人之間似乎很難做到真正的平等。
在權力和地位面前,一個人的人格可能會因為討好而萎縮,就像父親此刻在廠長面前的樣子;也可能會因為權勢而膨脹,就像廠長平日里在廠里的高高在上。
這種現實讓我感到無奈,卻又深知難以改變。
初中的學習生活就這樣在復雜的情緒中拉開了帷幕,緊張而又有序地進行著。
教室里,老師站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地傳授著知識,那聲音仿佛是開啟知識寶庫的鑰匙。
同學們都全神貫注地聽著,手中的筆不停地記錄著筆記,沙沙的寫字聲就像一首勤奮的樂章。
我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就像在知識的海洋里奮力劃槳的水手,渴望用知識充實自己,讓自己變得強大,只有這樣,我才能在未來的生活中,更好地面對各種挑戰,也能更好地守護父親。
只是,每當夜深人靜,宿舍里的同學們都已進入夢鄉,我卻躺在床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望著窗外那輪皎潔的明月,思緒不由自主地飄回到家中,想起父親那溫暖的笑容,想起我們一起度過的點點滴滴,心中滿是思念。
我不知道未來還會遇到什么困難,是學習上的難題,還是生活中的挫折,但我清楚地知道,只要有父親那深沉的愛作為支撐,我就有勇氣去面對一切。
然而,母親的身影也總會在這時浮現在我的腦海中。
我時常問自己,母親什么時候才能回到我們身邊,讓這個支離破碎的家重新完整起來呢?
這個問題縈繞在我心頭,揮之不去,讓我在對未來充滿迷茫的同時,又懷揣著一絲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