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上海灘
- 重生1979,這個文豪是卷王
- 老字牛
- 2080字
- 2025-06-10 22:00:00
一直以來,蘇文天都是在“改編”外國科幻影視作品。
他之所以做這樣選擇,有一個目的就是“蹭熱點”。
這些影視作品可能會在八十年代初就被引進東方大國,而且那個年代版權風險也不存在。
或許會有爭議,但這種沒有實質性風險的爭議,不正是熱點的一種催化劑嗎?
更重要的是,他利用二十一世紀的寫作手法和技巧,會讓自己的作品比原著更好看,更有意義有文學性。
《未來世界》就是他一次快拳出擊的嘗試。
之前寫的《大西洋底來的人》和《火星叔叔老馬》就是在這種想法下完成的。
只是,這個周期有點兒長,需要等待一年或者更長。
至于《小丫和叮當》,他的想法有點兒“小壞”,他就是要截胡小日子文化的入侵。
而且,這部作品雜糅了許多元素和背景,日漫、歐美漫畫里的重磅形象,蘇文天都打算給他們扔到這里來,只是換個名字而已。
他要把《小丫和叮當》做成一鍋麻辣涮鍋,涮全世界知名動漫形象。
不過,他不想再用“投稿”的方式來完成這部作品,他有一個特別的計劃,只不過還需要等待。
這一次他選擇了《大上海》作為目標,其實也是另外一個大計劃的“馬前卒”。
經過這一段時間的嘗試和思考,蘇文天覺得自己有能力放眼全世界,不能把目光僅僅局限于東方大國文壇。
改編影視劇這一思路沒有錯,或許文壇把這樣的作家只當做通俗文學作家。
但是,可以先賺錢,先賺名氣。
有多少大文豪,當年不都是頂著“通俗文學”的名頭起家的嗎?比如查老爺子。
如果有一天,時代和社會需要自己創作“經典”的時候,自己當然不會讓時代失望。
不過現在還不是時候,現在要讓大家感興趣,讓大家知道“文哥”。
當然,更重要的是當年《上海灘》引入內地的時候,那種萬人空巷、全民爭看的情景。
這部劇被稱為跨世紀華語經典,開啟了香江影視娛樂最輝煌時代,不可逾越。
同時,這部劇也造就了華語影壇一代男神周閏發。
接下來,發哥霸占影壇幾十年,別人被稱作巨星,他被稱作“神”,被稱作“香江之子”。
無數的少女少婦,無數次在夢里期待著能鉆入發哥寢帳。
直到四十年后,依然可以成為票房大梁。
蘇文天記得,他曾聽過當年香江無線文化娛樂公司的一個編劇講過,當年拍攝《上海灘》的時候,其實沒有劇本。
整個電視劇都是一邊寫一邊拍,拍出10集就開始放映。
那時候,香江電影電視也是剛剛起步不久,屏幕上都是武打、搞笑、古裝之類電影,很少出現現實主義題材。
像《上海灘》這樣的民國社會爭霸內容更是沒人敢嘗試。
當年錨定這一背景和題材,就是一種嘗試,啟用新人周閏發或許也證明其探索的意味。
蘇文天不想砸這些編劇的飯碗,也不想毀了男神的人生,但完全可以給他們提供一些幫助啊。
也就是說,把小說先寫出來,讓編劇去改編就好嘍。
而且作為原著作者,他完全可以推薦周閏發嗎。
如果沒記錯,這部作品1985年左右引入內地,但在香江首播應該是在1980年。
如此看來,現在這個時間點,當年的決策者此時應該有了想法。
必須在香江無線有所動作之前,讓關鍵人物看到自己這篇“原著”。
蘇文天最終還是沒有使用《上海灘》這個神作的名字,而是叫《大上海》。
蘇文天借鑒《上海灘》但不想全盤照抄,他還是希望將來讓香江無線再次創作這部經典。
他只想讓《大上海》成為一個先鋒官。
于是,他小心翼翼寫下創作思路:
【嗚——,隨著輪船汽笛的一聲長鳴。留學生阿文終于回到了故鄉。】
【走下船舷,這號稱十里洋場的大上海,讓阿文充滿自信,他要在故鄉的土地上大展宏圖,救國救民于危難之際……】
【嘀嘀嘀,十字街頭的巡捕吹響哨聲,“抓住他!抓小偷!”】
【當所有人都看向“抓小偷”時,一個“小癟三”從后面突然出現,把阿文撞了一個趔趄,消失在人群中。】
【阿文回過神來的時候,自己的皮箱不見了,所有證件和財物都在箱子里。】
【阿文趕緊向巡捕報警,巡捕只是簡單做了個記錄,就讓他離開。】
【阿文無助地走在上海街頭,不知哪里才能落腳?人群中忽然發現那個“小癟三”,撒腿就追。】
【小癟三拐進一個小巷子后不跑了,因為巷子兩頭已被十幾個混混堵住。】
【混混們把阿文打得鼻青臉腫,搶走了他的手表、皮鞋,扒光了他的西裝。阿文拼盡全力,好不容易才保住一條內褲。】
【身無分文走投無路的阿文,在上海灘上徘徊。】
【滿懷報國之志,卻不想剛下船就被扒個精光,大上海你還有救嗎?我阿文咋活啊?!】
【躊躇間,發現沙灘上丟著一套衣褲,雖然破舊但也能遮體。阿文管不了那么多,拿起來就往身上穿。】
【海里忽然沖上來一個人,大喊:“小赤佬!放下我的衣服。”】
【兩人廝打,直到精疲力竭,雙雙無力地躺在地上,述說著自己的不容易。】
【這個人叫阿強。晚上,阿文去了阿強的住處——橋洞子下面。】
【阿文畢竟留過洋,憑借著自己出色的外語,在夜總會里結識了著名交際花唐小曼。】
【唐小曼介紹他認識了上海灘大亨張先生……】
劇情就這樣慢慢展開。
《上海灘》之后,演繹民國上海和社會黑幫的電影電視劇太多太多,故事幾經迭代越來越耐看。
如今回過頭來用后世的劇情寫到《大上海》中,蘇文天覺得按照這部小說拍電影,絕對超越老《上海灘》,成為跨世紀經典。
因為看過的相關題材太多,寫起來速度飛快,幾天時間就寫了七八萬字。
蘇文天覺得,應該先寄出去,以防貽誤戰機。
然而,怎么寄?寄到哪兒去?寄給誰?地址是什么?
這一切都成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