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童年與家庭教育(1)

我的家

1964年10月11日,我出生在紐約市的哥倫比亞大學長老教會醫院。那時候我母親在哥倫比亞大學讀微生物博士,父親在紐約大學庫蘭特數學研究所讀數學博士。

出生不到兩個月,爺爺得了肝癌,父母帶我回國陪爺爺。爺爺過世后,把我留下來陪奶奶,一年多之后回到紐約。

據說我小時候非常聰明,一歲多就會背很多唐詩。不過后來有一次奔跑時撞到柱子,一半的臉都成了黑青色,我想大概是從那個時候起就變笨了很多。

哥倫比亞大學緊鄰哈林區,但為了母親上學方便,我們住在她學校旁邊的一棟簡單公寓里,每天父親坐地鐵到紐約市的南邊去上課。哈林區是相當危險的貧民窟,到今天我還記得,有一次從窗口看到小偷從天井的防火梯爬進對面人家,有人報警之后,來了一個肥胖的警察,他一面爬,一面發抖,我好奇地偷偷看著。

我回到美國,不會英文,不喜歡上幼稚園,也沒有朋友,總是一個人躲在教室最后面和天竺鼠玩。去公園的時候,老師總是擔心我落后走丟。最深的印象,是一次上廁所時,沒有衛生紙,又有人把燈關了,我一個人在黑暗中,不知道該怎么辦,坐在馬桶上很久很久。

到5歲多的時候,蔣中正先生和蔣經國先生希望我父親回臺灣工作,讓王永慶先生出面請他做明志工?!F在的明志大學——的校長,是臺灣最年輕的校長。

我小學在復興小學,是一個明星小學,有點兒像現在的北京四中,學生讀書成績都特別好,多半家境也比較好。

剛回國時我們住在信義路我爺爺的公館里,院子很大,還有假山和防空洞。后來沒多久,這個老房子被拆掉了,那塊地方后來做成了紀念蔣中正先生的中正紀念堂。我們就搬到了仁愛路三段120號,在空軍總部的正對面,地點有點像是在北京長安街的正中心地帶。房子大概900平米,占地大約1500平米。

原來全家和奶奶一起住在一棟房子里。奶奶的房子樓下是大客廳、大飯廳、小飯廳、一個書房,還有廚房跟地下室;樓上是奶奶的臥室、會客房,父母房,我和弟弟一間,還有一間是照顧奶奶的老家人住的。

后來孩子多了,把車庫上面加蓋了大約150平米,父母和我們五個孩子住。三間臥室,一間小客廳,一間小廚房。三間臥室父母住一間,我和我二弟住一間,三個小的弟弟妹妹住一間。樓下車庫后面還有工作人員吃飯和住宿的地方。

我的兄弟姐妹

我二弟陳宇銘,1967年出生,比我小兩歲半。我出國以后,強烈建議他也出來讀書。他大學讀了華頓商學院的一個特殊課程,在四年內同時拿到華頓商學院大學部以及電機工程部的雙重學士。畢業后去摩根士丹利做了一段時間投行以及醫療方面的創投基金,后來又進了哈佛法律學院,拿到法律博士。哈佛畢業之后,回臺灣參加了很多次禪七,決定去佛光山佛學院,讀了一段時間,然后在我們的陳誠文教基金會任職,做了非常多的慈善公益項目。

他是一位謙謙的儒家君子,很善良,對自己要求很嚴,朋友很多。那時還辦了許多民間書院,在臺灣推廣中華文化和兒童讀誦四書五經。同時組織了很多朝圣團,到尼泊爾圣地向許多高僧活佛求法,在那里支持和創建了許多公益慈善項目。

后來有一天,他突然不見了,再出現的時候我們才知道他一個人去了美國,在一個山里閉關。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就一個人過著。中間沒錢了就跑出來打零工、擦窗、洗車,賺點錢又回去閉關,直到大概2004年,他才又開始出來做些事業,住在舊金山一帶,從事房地產和能源方面的交易,同時擔任好幾家公司的財務長。

他喜歡禪修閉關,在山頭上買了一棟巨大的別墅和一棟客人住的房子,從門口開車到主房子要好幾分鐘時間。2013年,他事業的因緣突然成熟了,在加州開展了幾個大型旅游房地產項目,又被邀請參加成了一家大型投資基金的合伙人,同時出任幾家公司總裁,包括一家他投資多年的高科技飛機公司的CEO,有多項美國國防部委托研發的獨特旋翼直升機技術,和國內企業合作生產。他最大的心愿是早日放下一切去閉關修行。

我三弟陳宇慷,比我小七歲,也在我的建議下出國讀書,申請進了明星學?!ケA_初中和高中,所以英文特別好,打橄欖球,體格強壯,到今天仍常跑鐵人三項。他是標準的老三性格,特別和善,總是在照顧別人、幫別人忙,男孩女孩都喜歡他,朋友滿天下。后來進了麻省理工學院,畢業之后回到臺灣跟朋友一起做了一家拍攝電影和電視廣告的公司,一直到今天,做得非常成功。他是一個超級穩重、溫暖的好先生、好爸爸,和青梅竹馬,同年同月同日生的程思聆女士結婚,幸福美滿,兩人從來沒吵過架,生有四個孩子,最大的已經上初中了。

老四是妹妹,叫陳宇慧。她跟我們幾個哥哥不一樣,她遺傳了父親的頭腦跟智商,還有母親的特強的記憶能力。她在臺灣讀復興小學、初中,之后考進師大附中。在我記憶中,她永遠都是全校第一名,只有一次可能考了第二名,回家大哭,我們勸了好久。她也不是總在讀書,只是腦筋特別好。

師大附中讀完之后,她托福成績是當時臺灣最高分,申請進了麻省理工學院,畢業之后,大多時間住在香港,在摩根大通等銀行、投行工作。

最不可思議的是,她一邊做投行,一邊生了五個小孩,一邊還寫了四部暢銷武俠小說,一共三四百萬字,非常出名,被兩岸三地譽為“女金庸”。我們幾個哥哥們,總會說這是因為我們從小帶她看武俠小說的原因!

我三弟和四妹也是麻省理工學院佛學社的創始人,幫助很多人接觸了佛法。他們也看了很多佛書,參加了很多法會和禪修。我妹妹幾乎會背誦整部《金剛經》,她寫的第二套武俠小說叫做《靈劍》,把很多神通的境界和修行感覺融會在了一起。金庸的小說也曾涉獵過一部分這方面內容,但我覺得沒有到我妹妹寫的這個深度,而且她是一位有正見的修行人,所以她寫得很通俗易懂又有趣,又不失正確的見解。雖然我妹妹沒有像其他幾個兄弟這樣投入佛教修行,但是通過她的武俠小說,把那些特別好的觀念,用一般人容易接受的方式表達出來,我覺得非常了不起,兄弟們都沒有她的這個頭腦。

老五是弟弟,陳宇全,比我小14歲,他開始懂事的時候,全家都開始學佛了,所以他很小就接觸了佛法。他很特別——在讀初中高中的時候,校長和訓導主任就常常會跟他聊,商量怎么去幫助那些不良少年學生,因為他總是善于傾聽,而且總很真心地幫助別人,他也很照顧一些不良少年,他說這些人主要是內心很苦,通常是家里有問題,如果真正感同身受地去幫助他們,跟他們交朋友其實很容易,就這樣,校長和訓導主任都搞不定的流氓學生很多都成了他的朋友。

他讀完初中,看到我們都從國外留學回來,拿了很好的學歷,在很多人羨慕的跨國金融顧問企業中工作,就說,我覺得哥哥姐姐們沒有找到人生真正的意義,修行并沒有成就,如果讀了那么多書,花了那么多工夫也還沒找到,我干嗎也要去走那么一圈?他就跟我父母說要去讀佛學院,不要走哥哥姐姐的路。所以他初中畢業就去讀了佛光山佛學院。

后來他去西藏學藏文,又去尼泊爾求法。1997年,他在尼泊爾跟隨創古仁波切出家,出家后留在尼泊爾的佛學院繼續讀書,拿到了“堪布”的學位,相當于佛學教授的資格,我們現在都稱他為堪布羅卓丹杰。他的藏文非常流利,現在是第十七世大寶法王最主要的中文翻譯,也可以說是大寶法王最好的朋友和弟子之一。為了更了解世界、幫助更多人,他正在臺灣大學進修EMBA。他常在臺灣、香港和東南亞各地巡回教學,也幫一些藏傳大師們翻譯。他的教學特別現代又平易近人,而且配合影視、音樂、PowerPoint的現代工具教學,極受歡迎,學生非常多。

我的家庭生活

仁愛路的大房子里人很多。印象中家里有三位司機、兩位廚師、兩位端飯洗盤子的、三位保姆、兩位照顧我奶奶的老阿姨,還有一位看著我父親他們長大的老家人,是我爺爺的副官,是我們孩子們最懷念的一位老家人。門衛那邊還有大概一中隊的兵,輪流守衛。

我是在這樣一個環境里長大的,我們從小覺得有好多家人。有些家庭把幫忙的家人當傭人,有的還規定傭人見到主人一定要彎下腰來,講排場,講尊卑,我就覺得很不習慣,去那樣的家里做客就會覺得很奇怪、很拘謹,覺得好像什么地方不對。如果是在電影里,他們的生活可能是讓人羨慕的,但是我還是覺得我這樣和家人一起的感覺比較自在。

后來年紀大了些,尤其是開始學佛以后,就更加清楚,我們孩子們享受的這一切,其實都是我爺爺早年為國家付出的恩蔭,他經歷北伐和抗日戰爭的槍林彈雨,身上還有子彈孔。別人尊敬我們,是因為我爺爺在臺灣實踐了和平的土地改革,讓全臺灣的佃農們都有了自己的土地,讓很多地主們投入了工商業界,成為今日的許多大企業家族。1949年,他將臺灣安定下來,為保留中華文化做出了很大貢獻。

我爺爺為臺灣做了很多事情,工作一直累到胃出血,最后肝癌過世,真的是鞠躬盡瘁了。所以我們能得到這么多人的照顧,其實是爺爺的功德和福報,不是我們的。小的時候搞不清楚這點,糊里糊涂的,只是覺得在一個大家庭里,人很多很熱鬧開心,有叔叔伯伯阿姨一堆人在照顧。但是長大之后慢慢發現,這不是我的,我何德何能,它是在消我的福報,我不應該去承受這些福報。

我父親做“國防部長”的時候,有一連真槍實彈的兵照顧我們,我們家院子圍墻有很大兩扇鐵門,進門時總有衛士會幫著開門,后來我們就自己帶著鑰匙,停了車自己從側門進去開大鐵門,然后把車開進去停好,之后再自己關門,不讓那些衛士為我們服務。

有一次玩到深夜很晚回家,我們把車開到門口,不想打擾衛兵,又剛好忘了帶鑰匙,我就爬墻進去,爬到墻頭一看衛兵拿槍對著我,我嚇一跳,他也嚇一跳,還好他沒開槍,要不然“國防部長”的兒子就在自己家圍墻上被打死了。

我們在那里一直住到1994年。雖然房子是我們的,但土地早年都是國家的,我們一直沒想到要變更名目占為己有,也沒有想到把地買下來。那段時間我父親開始學佛,做了大量的捐獻、布施、供養,把家中所有的古董、字畫、禮品等都捐了。而這時那塊地的地價也貴到我們買不起的地步了,他就跟我們說,這個地上的房子是我們的,但地是屬于公家的,父親和姑姑叔叔們就決定把這整個地方捐給國家做公益。

我們捐出去之后,房子做了一些整修變成了“副總統官邸”,后來有一位“副總統”住了,之后那個地方就空著了。當時我們捐出來是希望它能做一些有意義的公益用途,沒有想到還是別人在住。

后來有一個好笑的插曲,大概2011年,“國防部”又回來找我父親,說我們當年辦理捐獻的所有相關文件全弄丟了,房子居然沒有過戶,還是我們的,那位“副總統”等于是沒付租金,免費在我們家住了好多年!

長輩們得知這個消息,覺得簡直是在開玩笑。我那時就建議我們不要捐了,應該拿回來作為陳誠基金會,做社會公益。父親和姑姑叔叔們商量,都同意捐了就捐了。其實父親的兄弟姐妹們也都不是很有錢,多半都是教授、學者、工程師,但是大家還是覺得捐了會比較符合我爺爺奶奶一輩子的心愿。我父親在2012年辦完了捐贈手續后,笑著說:“沒想到捐一棟房子花了十八年!”

我爺爺交待的后事很簡單:“誠死火葬,以不占地為原則?!钡Y中正為了紀念他,在臺灣泰山建設了一個幾千畝的紀念墓園。大約1991年,我父親將爺爺的墓園也捐作了國家公園,將爺爺奶奶的骨灰靈位送到了佛光山。靈位在那里放了一段時間,現在暫放在辭修高中紀念我爺爺的一間小屋中,希望有一天能回到大陸。

我父親捐掉仁愛路大房子之后,租了一個大約150多平米的公寓,直到2009年,我二弟、三弟、四妹一起以貸款方式,幫我父母買了一個大概180平米的公寓,在臺北我三弟家附近,因此他和弟妹可以方便照顧父母。父母住在那里很方便,去書店和超市都可以走路,有時候乘坐出租車、捷運,生活很自在。

我的父親

我的一生中對我影響最大的就是我的父親。

他成長于抗日戰爭年代,他告訴我們,他的父親和周圍的人,每天談的都是民族大義,沒有哪一個人是在為自己的利益著想。他是在那樣的一個氛圍中長大的,也養成了凡事從國家民族的角度考慮問題的習慣。

爺爺是一位大將軍,也是一位儒者。從小父親就在一個儒家思想的環境中長大,學習四維八德。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還有“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一個中國讀書人應有的抱負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他高中出國,后來讀麻省理工學院電機系。在他那個年代,應該是全大學部唯一一位臺灣去的學生。電機系大概200個學生,他是其中一位。之后又去讀紐約大學的庫蘭特數學研究所,拿到數學博士。庫蘭特研究所一直是美國排名第一的應用數學研究所,早年由一群為逃避希特勒統治而到了紐約的德國猶太教授所建立,出了非常多的人才跟大獎得主。我父親的同班同學里就有很多位擔任過伯克萊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和其他大學的數學系主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东县| 文登市| 德庆县| 开鲁县| 繁峙县| 台南县| 微博| 鄢陵县| 景东| 册亨县| 彭泽县| 台前县| 堆龙德庆县| 韶山市| 新蔡县| 依安县| 于田县| 新宾| 色达县| 小金县| 库尔勒市| 湖南省| 太仆寺旗| 行唐县| 崇义县| 琼结县| 新民市| 平谷区| 齐河县| 南宫市| 喜德县| 崇左市| 富顺县| 通山县| 满洲里市| 维西| 无极县| 屏边| 天峻县| 乳山市| 乌拉特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