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朝廷架構調整(一)
- 誰說朕是暴君?朕要誅你九族
- 書友華金
- 2303字
- 2025-05-07 19:54:20
“陛下,時候不早了,該回宮了。”駱養性輕聲提醒。
崇禎點點頭,轉身向外走去。經過牢房時,他腳步一頓,看了眼跪在地上的劉夢謙和趙文方。
“把他們帶去詔獄,好生審問。朕相信,他們還知道很多事。”
“是。”
走出昭獄,雨已經停了。月亮從云層中探出頭來,灑下一片清冷的光芒。崇禎抬頭望天,眼中閃過一絲疲憊。
“回宮吧。”崇禎輕聲說道。
雨聲淅瀝,馬車在泥濘的道路上緩緩前行。崇禎望著窗外模糊的夜色,眉頭緊鎖。
顧秉謙,這位前任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在東南根基深厚。而周可言作為浙江都指揮使司指揮使,掌管著軍戶。這兩人若真勾結在一起...
馬車突然顛簸了一下,打斷了崇禎的思緒。
軍戶制度早已腐朽不堪,不是逃亡就是淪為軍官的私產。這樣的局面下,軍隊這回事,我根本就沒有控制權,任何改革都是空談。
好在這兩年,崇禎為他打造了一支精銳之師。但現在并非動手的時機。
錦州駐扎著整整三萬精銳御林衛,天雄軍損失近萬人后只剩一萬也在遼東。虎賁衛一萬隨張之極去了宣府平叛,京城僅剩一萬虎賁衛。
這點兵力,不足以應對可能出現的軍戶暴動。內憂未平,外患又起,局勢不容有失。
更何況,僅憑兩個人的供詞就定罪周可言,證據還不夠充分。
馬車駛入乾清宮,崇禎立即喚來心腹太監。“去,給曹化淳送密信,讓他暗查顧家。”
想起許顯純密報中提到,抓捕李元起時他曾喊“去找顧公子”。原來這顧公子就是顧秉謙之子顧臺碩。
去年,這位在內閣當中書舍人的顧臺碩突然辭官回了蘇州。當時朝中傳言紛紛,現在看來,其中必有蹊蹺。
崇禎走到窗前,凝視著遠處的燈火,心中思緒萬千。
次日清晨,暴雨過后的紫禁城格外清爽。空氣中彌漫著泥土的芬芳,宮墻上的雨水還在滴落。
早朝上,大臣們行完跪拜禮。殿內燭火搖曳,映照著眾人肅穆的面容。
“有事啟奏。”崇禎開口,聲音在大殿中回蕩。
孫承宗第一個出列,他的官服還帶著些許潮氣:“陛下,這是天雄軍傷亡撫恤的奏報。”
崇禎接過奏折一看,包括犒賞在內共需銀兩百萬。他毫不猶豫道:“準了。”
王永光隨即呈上湖廣省新任官員名單,崇禎也一并批準。如今除了布政使、按察使和知府,其他官員任命都交由吏部處理。
徐光啟這時出列,他的眼中閃著興奮的光芒:“陛下,京城到遷安的水泥路已經完工。”
“已修到遷安了?”崇禎眼前一亮,放下手中的朱筆。
去年六月開始修建的這條水泥路,如今終于看到了成果。五百里路程,耗銀五十萬兩。雖然成本不菲,但這條路的意義非凡。
“徐愛卿做得很好。”崇禎由衷贊賞。
突然,他站起身,目光如電,掃過群臣。大殿內頓時鴉雀無聲,氣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來。
檀香裊裊升起,在殿頂盤旋,卻驅散不了這份沉重。殿外蟬鳴陣陣,更襯得殿內寂靜可怖。
崇禎皇帝負手而立,目光如利劍般掃過殿中群臣。他的身形略顯單薄,但那股凌厲的氣勢卻讓人不敢直視。
“三月南巡,五月歸來。”他的聲音很輕,卻讓在場每個人都心頭一緊,“朕這一路走來,看到了什么?”
無人應答。
殿中寂靜得連根針落地都能聽見。群臣低著頭,大氣都不敢出。有人的衣襟已經被冷汗浸濕,卻連擦拭的動作都不敢做。
崇禎緩步走下臺階,每一步都像是踩在群臣心上。他的目光在人群中逡巡,仿佛在尋找什么。
“湖廣熟,天下足。這句話,想必諸位都聽過。”他停頓片刻,“朕原以為會看到豐收的景象,會看到百姓安居樂業。”
張鳳翔感覺到皇帝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不由得渾身一顫。
“張愛卿。”崇禎走到他面前,“你可知何為觀音土?”
張鳳翔額頭滲出冷汗:“回、回陛下,臣不知。”
“不知?”崇禎冷笑一聲,目光愈發銳利,“那朕告訴你們。”
他轉身,目光掃過殿中眾臣:“觀音土,就是泥巴!饑民們走幾十里去挖,和著野菜一起煮著吃!”
有大臣倒吸一口涼氣。
“你們知道吃了會怎樣嗎?”崇禎的聲音陡然拔高,“腹部下墜,內出血而死!這就是朕在荊州看到的!在那個號稱富庶之地的荊州!”
殿中群臣噤若寒蟬。有人偷偷抬頭,看到皇帝眼中閃過的痛苦和憤怒。
“為什么?”崇禎一字一頓地問,“為什么會有人吃土?為什么會有人餓死?”
他的目光變得鋒利如刀:“因為那些該死的蛀蟲!”
“良田被霸占,湖泊被私吞,百姓連捕魚都要被打死!官府橫征暴斂,連最后一粒米都要搶!”
“這就是我大明的現狀!”
崇禎走到一名大臣面前,那人嚇得直接跪下。冷汗順著他的額頭滑落,在地上砸出一個個小點。
“你們以為朕不知道嗎?”崇禎的聲音帶著刺骨的寒意,“知縣三百兩,知府兩千兩,巡撫八千兩!官職都成了買賣!”
殿中響起此起彼伏的跪地聲。有人已經開始瑟瑟發抖。
“李元起案剛傳來,就有人求情。”崇禎冷笑,“說什么遼東用人之際,不宜大動干戈。”
“放屁!”
這一聲怒喝,震得殿頂琉璃瓦都在顫動。不少大臣被嚇得一哆嗦。
崇禎深吸一口氣,強壓下怒火:“從今日起,都察院必須各省配置十名監察御史!”
“楊所修!”
“臣在!”一個身材魁梧的中年人應聲而出。
“王永光!”
“臣在!”另一個身著青衫的官員上前。
“你們二人負責此事,不合格者,立刻革職!”
兩人連聲應是,額頭已見汗珠。
崇禎繼續道:“設立廉政督察府,任命李自成為首任公府!”
這個任命讓群臣震驚,一時間竊竊私語聲四起。但在崇禎冷冽的目光下,很快又歸于寂靜。
“廉政督察府直接向朕負責!有權獨立調查一切貪腐案件!”
“立法院負責制定反貪法!”
“顧炎武!”
“臣在!”一個年輕的官員快步上前。
“限你一月內拿出章程!”
顧炎武躬身應下,眼中閃過一絲擔憂。一個月的時間,確實有些緊迫。
崇禎的聲音越來越快:“廉政督察府下設執行司、防貪司、廉政署三個部門!”
“執行司負責查案!防貪司負責教導!廉政署暗中監督督察府內部!”
“廢除六科,給事中并入立法院,可質疑督察府行為!”
一連串的任命和改革,讓群臣頭暈目眩。但他們都看出了皇帝的用意。
這是要建立一個完整的反貪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