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新政
- 誰說朕是暴君?朕要誅你九族
- 書友華金
- 2304字
- 2025-05-07 19:54:20
殺了十幾個大臣,這種事確實不太好。但有些時候,該殺的還是要殺。他的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龍椅扶手,發(fā)出輕微的聲響。
崇禎抬眼看向殿中跪著的大臣們,他們個個低著頭,連大氣都不敢出。方才的血腥場面還歷歷在目,地上的血跡都還未完全干透。
“諸位愛卿。”崇禎開口,聲音不疾不徐,“朕知道你們都是忠君愛國之士。”
殿中群臣面面相覷,不知皇帝這是要說什么。有人偷偷抬頭瞄了一眼龍椅上的天子,又趕緊低下頭去。
“這些年來,你們?yōu)榇竺鞑賱冢瑢嵲谛量唷!背绲澋恼Z氣變得柔和起來,“朕心里都看在眼里。”
群臣心中一動,有人悄悄松了口氣。皇帝這是要來軟的了?
“從今日起...”崇禎稍作停頓,“朕決定再次提高所有官員的俸祿。”
此言一出,殿中頓時一片嘩然。不少大臣抬起頭來,眼中閃過驚喜之色。
“漲幅與前年相同。”崇禎補充道,嘴角微微上揚。
前年的漲幅可是翻倍啊!一個小官員原本一年一百兩,漲完就變兩百兩。這次再漲一百兩,那就是三百兩了。
群臣紛紛叩首:“臣等叩謝圣恩!”聲音整齊劃一,震得殿頂?shù)幕覊m都簌簌落下。
崇禎看著群臣激動的樣子,心中暗笑。殺人誅心,給糖吃也要講究時機。這些人為了錢什么都干得出來,今天就讓他們嘗點甜頭。
“王永光。”
“臣在。”一名身著緋色官服的中年官員從隊列中站出,恭敬地應道。
“按照慣例,將漲上來的俸祿并入考核績效,年末統(tǒng)一發(fā)放。”
“遵旨。”王永光躬身應下。
殿中的氣氛明顯輕松了許多。有人開始小聲議論,臉上的驚惶之色漸漸褪去。
崇禎端起茶盞抿了一口,目光在群臣身上掃過。這些人,一個個都以為有了加俸就萬事大吉了。可惜,今天的戲才剛剛開始。
“諸位愛卿。”他放下茶盞,“朕今兒還有幾個重要的事情要宣布。”
群臣立刻打起精神,方才的輕松氛圍瞬間消散。有人的手不自覺地抖了一下,額頭滲出細密的汗珠。
“第一,朕要設立立法院,專門負責律法的起草與修訂。”
這話一出,群臣心中一驚。有人下意識地攥緊了衣袖,有人的呼吸明顯急促起來。
立法權向來是皇帝和大臣們共同掌握的,現(xiàn)在要單獨成立機構,這是要剝奪他們的權力啊。但剛才死了那么多人,這時候誰還敢多嘴?
更何況皇上剛給咱們漲了工資,這時候反對,也太不識趣了。殿中一時鴉雀無聲,沒人敢第一個開口。
楊所修見狀,趕緊站出來打破沉默:“陛下圣明!此舉大善!”
其他大臣這才跟著附和:“陛下圣明!”聲音雖然整齊,卻明顯沒有方才謝恩時那般響亮。
崇禎目光微冷,繼續(xù)道:“第二,戶部準備組建大明財稅機構,專門負責稅收事務。”
“稅收關系國計民生,必須單獨設立機構來管理。”他的聲音提高了幾分,“國稅局要重新統(tǒng)計戶口,清理欠稅。以后稅收出了問題,朕打算找國稅局的人調查清楚!”
這是要把稅收從戶部剝離出來啊。群臣又是一陣心驚。戶部的幾個官員面色發(fā)白,有人的手已經(jīng)抖得不成樣子。
“朕覺得南京吏部尚書鄭三俊很適合擔任國稅局御司使,諸位以為如何?”
畢自嚴第一個站出來:“陛下英明,鄭大人確實是最合適的人選。”
這話讓不少人暗暗吃驚。畢自嚴和鄭三俊向來不對付,今天居然主動支持,看來是真覺得這事該辦。
“孫閣老您怎么看這件事?”
孫承宗拱手道:“老臣贊同。鄭大人為官清廉,處事果斷,確實是合適人選。”
“好,特意下旨召鄭三俊進京。”崇禎滿意地點點頭。
他頓了頓,又道:“第三件事,朕要提拔兩個人。”
群臣的心又提了起來。這種時候的提拔,必定不是尋常之事。
“李自成升為二品大員,與六部九卿同品階。”
此言一出,殿中一片嘩然。有人倒吸一口涼氣,有人面色大變。
李自成是誰?一個出身低微的武將,居然能與六部九卿平起平坐?這簡直是天方夜譚!
但沒人敢說什么。皇帝既然敢這么做,必定是經(jīng)過深思熟慮的。
“楊所修任都御史。”
楊所修立刻跪地痛哭:“臣多謝陛下恩典,必當肝腦涂地以報!”
其他大臣看他這副樣子,心中暗罵不已。這個馬屁精,平日里就會溜須拍馬,現(xiàn)在更是得意忘形了。
但他們也都明白,將李自成提到這個位置,分明是在釋放信號。而楊所修成為都御史,更是意味著接下來要大力整頓吏治。
崇禎環(huán)視一周,最后說道:“第四件事,從今日起,設立密奏制度。”
整個大殿瞬間安靜得落針可聞。有人的臉色瞬間變得煞白,有人的手心已經(jīng)沁滿冷汗。
密奏制度一出,就意味著任何人都可能被人彈劾,而且彈劾者的身份還能保密。這才是真正的殺招。
“具體章程,由立法院擬定。”崇禎補充道,“三日內(nèi)呈遞朕覽。”
群臣面色各異,有的驚恐,有的擔憂,有的若有所思。殿中的氣氛越發(fā)凝重起來。
崇禎看著群臣的反應,心中冷笑。朝廷積弊已久,不用些狠招,如何能肅清?
今天殺了一批人,又放出這些新政,就是要讓所有人明白,他崇禎皇帝,是動真格的了。
“退朝!”
一套組合拳打下來,朝廷對地方的控制必將大幅增強。
崇禎站在朝堂之上,目光掃過下方跪伏的文武百官。殿內(nèi)寂靜無聲,只有微風吹動檐下銅鈴,發(fā)出細碎的響動。他轉身離開時,朝服的衣角在青石地面上輕輕拂過,留下一道無形的痕跡。
回到乾清宮沒多久,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由遠及近。小太監(jiān)氣喘吁吁地跑進來,額頭上還掛著細密的汗珠。
“陛下,來尚書在外求見。”
崇禎正在批閱奏折,手中的朱筆頓了頓:“宣。”
來宗道步履蹣跚地進了殿,跪地叩首時,額頭重重地磕在地上。這位四朝元老,此刻卻像個做錯事的孩子,身子微微發(fā)抖。他的官服略顯褶皺,想必是匆忙間穿戴,連發(fā)髻都有些歪斜。
殿內(nèi)一時寂靜。崇禎放下手中的奏折,目光在來宗道身上停留。這位老臣當年擁護自己登基,如今卻也淪落至此。歲月在他臉上刻下了深深的溝壑,曾經(jīng)挺拔的身軀也佝僂了許多。
“臣,有罪。”來宗道顫抖著摘下烏紗帽,聲音沙啞。他的手指不住地摩挲著帽檐,仿佛這頂帽子是他最后的依靠。
“起來說話。”崇禎的聲音不冷不熱。
來宗道卻像沒聽見似的,額頭緊貼地面:“請陛下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