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孫陽正身陷桃色風(fēng)波
- 重生之我在大清搞工業(yè)革命
- 大雪之下
- 2363字
- 2025-05-08 10:36:27
翰林院里,屬孫陽正年歲最大。
微風(fēng)徐來,帶著初夏的暖意拂過庭院。這位六旬老翁正伏案紙筆,濃眉緊蹙,不時用朱筆在紙上圈畫。天光映照下,他那張飽經(jīng)滄桑的面容愈發(fā)顯得刻板。
自詡為清流領(lǐng)袖的他,每每議事總要擺出一副高人姿態(tài)。殊不知,眾人不過是看在他年邁的份上,才給幾分薄面。
“大人!”門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一個衣著樸素的門子匆匆跑進(jìn)來,額頭沁出細(xì)密的汗珠。
孫陽正頭也不抬,手中朱筆依舊在紙上游走:“何事如此慌張?成何體統(tǒng)?!?
“大人,宮里...宮里有新消息!”門子喘著粗氣,聲音里透著幾分焦急。
“說重點(diǎn)。”孫陽正終于放下朱筆,抬眼看向門子。
“是關(guān)于陳逸風(fēng)的事。他的書,進(jìn)宮了!”
朱筆啪地一聲掉在地上,孫陽正騰地站起,案上的茶盞被他衣袖一掃,摔得粉碎。茶水濺在他的官服上,卻渾然不覺。
“你說什么?再說一遍!”他的胡須劇烈顫抖,眼中迸射出憤怒的火花。
“確實(shí)如此,是太后身邊的宮女親口說的?!遍T子低著頭,不敢直視老者憤怒的目光。
孫陽正在書房里來回踱步,步伐凌亂,時而停頓,時而加快。突然,他猛地一拍桌案:“備轎,去醉仙樓!”
不到一盞茶功夫,孫陽正的轎子便停在了南城醉月樓前。這座京城最負(fù)盛名的酒樓,此時正值午后,來往賓客絡(luò)繹不絕。
二樓天字號雅間內(nèi),已經(jīng)聚集了十幾位翰林同僚。見孫陽正進(jìn)來,眾人紛紛起身。
“諸位,”孫陽正一進(jìn)門就拍案而起,“大事不好!那個二鬼子的書竟敢染指宮闈!”
“什么?”屋內(nèi)頓時炸開了鍋。有人驚得打翻了茶杯,有人握緊了拳頭,更有甚者直接站了起來。
“豈有此理!此人居心叵測!”一位白面書生模樣的翰林拍案而起。
“這等歪理邪說,如何能讓圣上觀覽!”另一位蓄著山羊胡的中年翰林也憤然開口。
孫陽正環(huán)顧四周,目光掃過每一個人的臉龐:“諸位,我等身為朝廷清流,豈能坐視不理?必須聯(lián)名上奏,彈劾此人!”
“張大人說得對!”
“理應(yīng)如此!”
“這等人,就該遭到大義的審判!”
正當(dāng)眾人議論紛紛之際,樓下突然傳來一陣喧嘩。
只見一個衣著樸素的婦人正抱著一個七八歲的男童,跪在醉仙樓門前的青石板上。
“孫老爺,你難道真的不認(rèn)得我們母子了嗎?”婦人的聲音凄厲而尖銳,“三年前的那個雨夜,你說要照顧我們母子一生,現(xiàn)在就翻臉不認(rèn)人了?”
孫陽正的臉色愈發(fā)蒼白。他緊緊攥著手中的錦帕,指節(jié)因用力而泛白。這樣的場景,對一個飽讀詩書、以道德自律的翰林來說,簡直就是晴天霹靂。
“胡說八道!”他厲聲喝道,聲音卻難掩一絲心虛,“我孫陽正一生清白,豈容你這等市井之徒污蔑!”
樓下的婦人卻不依不饒:“孫老爺,你身上的胎記我都一清二楚,左肩膀上那顆黑痣,還有左腿上那道從膝蓋延伸到腳踝的傷疤,這總不會有假吧?”
這句話如同一記重錘,狠狠擊在孫陽正心口。他踉蹌著后退兩步,扶住窗框才勉強(qiáng)站穩(wěn)。這些隱秘處的特征,除了最親密的人,又有誰能知道得如此詳細(xì)?
可他確信自己從未見過這個女人。
街道上的圍觀者越聚越多,竊竊私語聲此起彼伏。
“想不到啊,平日里一副正人君子模樣的孫老爺,居然也會做出這種事?!?
“可憐見的,這對母子...”
“虎毒不食子啊,這孫老爺也太狠心了?!?
孫陽正的太陽穴突突直跳,耳邊嗡嗡作響。他從未想過,自己竟會陷入如此窘境。
就在這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從樓梯處傳來。孫陽正的管家領(lǐng)著幾個家丁沖上二樓。
“老爺,要不要我們把那對母子轟走?”管家壓低聲音問道。
孫陽正猶豫片刻,終于點(diǎn)了點(diǎn)頭。他實(shí)在無法繼續(xù)忍受這般羞辱。
家丁們魚貫而下,很快就在樓下展開了行動。然而,事態(tài)的發(fā)展卻完全超出了孫陽正的預(yù)料。
“救命??!打人了!”婦人突然撕心裂肺地喊叫起來,“孫老爺要?dú)⑽覀兡缸?!?
小男孩也配合地放聲大哭:“娘,我害怕......”
這一喊不要緊,原本只是圍觀的路人頓時群情激憤。有人開始指責(zé)家丁的粗暴行為,更有人揚(yáng)言要去報官。
就在這時,人群中突然傳來一陣騷動。只見幾個穿著西裝的洋人分開人群走了進(jìn)來。
為首的是美國傳教士史密斯。這位在京城頗有名望的傳教士,此時正一臉憤怒地看著這一幕。
“Stop!你們這些野蠻人!”史密斯操著生硬的中國話喊道,“怎能這樣對待一個可憐的母親和她的孩子!”
幾個家丁面面相覷,不知該如何是好。他們可以驅(qū)趕一個普通婦人,但面對這些洋人,卻不敢輕舉妄動。
孫陽正只覺得胸口一陣發(fā)悶。事情已經(jīng)完全超出了控制,更糟糕的是,這鬧劇已經(jīng)引來了洋人的注意。
然而,這還不是最糟的。
“讓開!都讓開!”一陣整齊的腳步聲從街道盡頭傳來。十幾名身著官服的衙役分開人群,快步走了過來。
為首的差役手持水火棍,朗聲喝道:“孫翰林在此嗎?我們奉承天府之命,前來處理一樁案子?!?
孫陽正心中一沉。他強(qiáng)撐著問道:“什么案子?”
“藏春閣的老鴇告你夜闖青樓,喝花酒不給錢,還打砸了店鋪?,F(xiàn)在證人都已到案,請孫老爺跟我們走一趟?!?
這句話如同晴天霹靂,他只覺得眼前一黑,身子一歪,大喊一聲“豈有此理”后便昏了過去。
與此同時,在醉月樓二樓的另一間雅室內(nèi)。
陳逸風(fēng)正悠然自得地品著香茗,透過窗欞欣賞著這出好戲。在他身邊,幾名心腹正低聲議論著。
“先生這一招真是高明??!”譚淳端起茶盞,贊嘆道,“找來江湖人稱千面臉的秋四娘來演戲,加上青樓一說,再請史密斯牧師他們配合,三管齊下,直接把孫陽正這老匹夫給整廢了?!?
“這還不算完。”另一人冷笑道,“等明天的京報一出,他這張老臉可就真的沒地方擱了?!?
陳逸風(fēng)放下茶盞,目光中閃過一絲冷意。他望著樓下昏倒的孫陽正,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
樓下的喧鬧聲依舊在繼續(xù),那個“苦命”的婦人還在聲淚俱下地哭訴,小男孩也配合地抽噎著。史密斯和其他洋人則擺出一副正義凜然的模樣,指責(zé)著中國人的野蠻行徑。
衙役們正在維持秩序,同時也在記錄著目擊者的證詞。這場精心策劃的好戲,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恰到好處,每個角色都演得惟妙惟肖。
孫陽正做夢也想不到,自己平日里引以為傲的清譽(yù),會在短短一個時辰之內(nèi)被徹底毀掉。更想不到的是,這一切都是陳逸風(fēng)的精心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