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巧云看著大舅媽焦急的樣子,心里一暖。
她知道大舅媽是真心疼她,連忙解釋:“大舅媽,沒人知道這事。”
她輕輕拍了拍大舅媽的手背,“您放心。”
她心里清楚,這年頭什么都缺,但最不缺的就是禍從口出。
多少人因為一句話就全家遭殃,她可不敢亂來。
每次出門,她都把路線想得清清楚楚,就連跟人說話都得琢磨三分。
司慧西見她懂事,這才稍稍放心。
但還是忍不住嘀咕:“你說你也是,弄一樣就夠了,弄這么多干啥?”
林巧云看出她的為難,笑道:“大舅媽,我還想請你們幫個忙呢。”
她的聲音輕快了幾分,眼睛亮晶晶的。
“啥忙?你說!”司慧西立馬來了精神,她最見不得林巧云這副樣子。
這丫頭從小就懂事,有什么事都憋在心里,能開口求人幫忙,那準是有要緊事。
“先去看阿翠姐吧,路上說。”林巧云提醒道。
她來的時候,司慧西和蔣小翠正要出門呢。一行人拿著豬蹄往鄭家塘趕。
路上,蔣小翠悄悄跟林巧云說:“我娘總擔心姐姐一個人,總這樣在人家里呆著也不太合適,所以才帶著東西來煮,能多待會兒。”
她說這話時,眼里閃過一絲心疼。
自打姐姐嫁到鄭家,她就沒見姐姐過過一天好日子。
鄭家人勢利眼得很,見姐姐沒帶多少嫁妝來,就處處刁難。
林巧云點點頭。這年頭,嫁出去的女兒就是潑出去的水,娘家人就是再心疼,也不好過多插手。
她看著蔣小翠緊皺的眉頭,心里也不是滋味。
走了約莫一刻鐘,遠遠就看見鄭家的房子。
破舊的土墻上爬滿了青苔,院子里雜草叢生,一看就知道是個不講究的人家。
到了鄭家,林巧云才明白為什么要專門送飯來。
鄭家人正在吃飯,看到她們來,連個凳子都懶得搬。
鄭老太太坐在上首,捧著個大碗,里面是白花花的大米飯,還飄著油星子。
其他人也都吃得正香,桌上擺著幾個菜,雖說不算豐盛,但也比一般人家強多了。
進了屋,林巧云看到蔣阿翠床邊的飯菜,心都涼了。
一個黑乎乎的窩頭,半生不熟的白蘿卜,還有一坨咸菜。
這就是給坐月子的人準備的飯?就連平日里最普通的家庭,也不會這么苛待坐月子的媳婦啊。
蔣阿翠靠在床頭,臉色蠟黃,眼窩深陷,看起來比生產前還要瘦了一圈。
聽見動靜,她勉強撐起身子,想要打個招呼,卻被一陣咳嗽打斷了。
司慧西見狀,眼圈一下子就紅了。
她快步走到床邊,一把抓住女兒的手:“阿翠,你這是怎么了?”
蔣阿翠搖搖頭,擠出一個笑容:“沒事,就是有點咳嗽。”
她的聲音沙啞得厲害,說話時還帶著喘。
林巧云站在一旁,看著這一幕,心里翻江倒海。
她知道,如果不是自己帶來這些東西,阿翠姐怕是要熬不過這個月子了。
鄭承業搓著手,眼神閃爍不定,臉上帶著幾分局促。
他看向蔣阿翠時,語氣中帶著明顯的猶豫:“要不...我給巧云做碗糖水雞蛋?”
林巧云連忙擺手,臉上露出婉拒的神色:“不用了,這些都是給阿翠姐的。”
她的目光不經意間掃過屋內簡陋的陳設,心頭泛起一絲酸澀。
“岳母說了,湯水和糖水都是你特地送過來的。”
鄭承業執意要表達感激之情,聲音中帶著幾分靦腆,“真是太感謝了。”
蔣阿翠察覺到林巧云眼中的擔憂,輕聲笑道:“放心吧,我娘給的東西我都鎖在柜子里,要用時才開。”
她說著,還指了指角落里那個上了鎖的木柜。
聽到這話,林巧云懸著的心才稍稍放下。
她環顧四周,目光所及之處盡是貧瘠的痕跡:斑駁的墻壁上爬滿了蛛網,木桌上的漆早已剝落,就連窗戶紙都泛著黃。
“來,抱抱孩子吧。”鄭承業小心翼翼地將懷中的嬰兒遞給林巧云。
接過孩子的那一刻,林巧云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氣。
果然如蔣小翠所說,小家伙全身粉嫩嫩的,像只剛出生的小貓崽。
但更令人心疼的是,這個小生命顯得異常虛弱。
由于經常抱青桐和巧月,林巧云對于抱小孩很有經驗。
她輕輕晃動著懷中的嬰兒,柔聲哼著小調。
奇怪的是,剛才在鄭承業懷里還哼哼唧唧的小家伙,此刻卻安靜得出奇。
“看來寶寶很喜歡你啊。”鄭承業和蔣阿翠相視一笑,眼中閃過一絲欣慰。
然而林巧云的眉頭卻越皺越緊。她注意到孩子的臉色略顯蒼白,小手也沒什么力氣:“孩子好像沒什么精神,是不是餓了?”
一般的嬰兒餓了都會放聲大哭,可懷里這個只是有氣無力地哼唧,連哭聲都顯得那么微弱。林巧云心里一陣揪痛,這哪里像個剛出生的嬰兒該有的樣子。
蔣阿翠嘆了口氣,眼中滿是自責和無奈:“我沒什么奶水,產后好幾天都沒什么,根本不夠。”她說著,聲音哽咽起來,“看著孩子餓得直哭,我這個做娘的卻什么都給不了。”
“那現在是怎么喂的?”林巧云連忙追問,心中已經隱隱有了不好的預感。
“只能用米湯...”蔣阿翠話未說完,就被林巧云急切地打斷。
“不行!絕對不能喂米湯!”林巧云激動得聲音都變了調,“這么小的孩子,消化系統還沒發育好,喝米湯會生病的!”
鄭承業和蔣阿翠面面相覷,臉上寫滿了無助:“可是...咱家連奶粉都買不著呢。”
“合作社那邊托人問過了,”鄭承業搓著手,語氣中充滿無奈,“都是有門路的人提前預訂,根本輪不到我們。”
他說著,眼角泛起濕意,“我們也想給孩子最好的,可是...”
林巧云心里一陣難受,這就是計劃年代的艱難。
她低頭看著懷中瘦弱的嬰兒,心中涌起一股強烈的責任感。
這時,司慧西和蔣小翠從廚房走了過來。
看到孩子越發虛弱的樣子,兩人的臉上都浮現出深深的憂慮。
“阿翠,你得多喝點湯,”蔣小翠心疼地說,“這樣才能有奶水。”
司慧西則一言不發地站在一旁,眼中閃爍著淚光。
作為母親,看著女兒和孫女受苦,她的心里比誰都難受。
林巧云輕輕將孩子放回搖籃,拉著司慧西走到一旁。她壓低聲音說:“大舅媽,我認識合作社的人,我這就去想辦法弄些奶粉來。”
“當真?”司慧西眼睛一亮,趕緊從衣襟里掏出一個布包,“我早就準備著了,就怕買不到東西。”
接過錢時,林巧云感受到了布包的分量。
她知道,這里面凝聚著一家人的希望。
打聽到有人去大河灣村,林巧云立即搭了順風車。
坐在顛簸的馬車上,她的心始終懸著。路上的坑洼不斷提醒著她時間的緊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