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危機四伏
- 我在明末力挽狂瀾
- 醺淺月
- 2222字
- 2025-05-08 09:25:26
城外,唐通望著混亂的戰場,眼中閃過一絲陰冷。他心想,就算這次不成,大明朝也難逃覆滅的命運。這不過是時間問題罷了。
“退回壁壘!”唐通一聲令下,殘部開始有序撤退。
夕陽西下,天津衛的天空被染成一片血紅。這場惡戰暫時告一段落,但誰都知道,這并非結束,而是新的開始。
濃煙滾滾升騰而起,火光沖天,仿佛要將整個天際燒成一片赤紅。天津衛南城方向,守城士兵存放在南門城樓的火藥庫轟然炸響,震耳欲聾的爆炸聲回蕩在天地間。
李過站在城外高地,瞇起眼睛望向遠處的戰場。他身邊的陳永福神色凝重,手中韁繩被攥得發白。兩人都知道,這一仗關系重大。
“沖得漂亮!”李過嘴角微揚,眼中閃過一絲贊許,“老陳,你這一手打得真妙。趁著守軍注意力被分散,我們的人已經順利潛入城內。”
陳永福搖頭輕笑,滿臉的風塵仆仆中透著幾分謙遜:“非是末將的功勞,實在是城內百姓早已不堪重負。大明官員這些年搜刮民脂民膏,百姓怨聲載道。此番暴動,才讓他不得不分兵平亂,給了我們可趁之機。”
“這便是天意。”李過撫須大笑,聲音中充滿了自信,“大順軍得民心,所到之處皆有百姓相助。朱家王朝已是氣數將盡,這天津衛,今日必然拿下!”
陳永福欲言又止,目光閃爍不定。作為一個久經沙場的老將,他深知攻城時最難控制的就是士兵的沖動。一旦攻入城中,難保不會出現哄搶的情況。
李過似乎看出了他的擔憂,拍了拍陳永福的肩膀:“老陳,我知道你在顧慮什么。城中富戶必定會抵抗,你帶兵進城后,只管放手去打。不過...” 他的語氣突然嚴肅起來,“記住約束士卒,莫要傷及無辜百姓。”
“多謝侯爺體諒。”陳永福躬身抱拳,眼中閃過一絲感激。正要說話,卻被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打斷。
“報!”幾名傳騎疾馳而來,馬匹的汗水在陽光下閃著晶瑩的光芒。為首的斥候翻身下馬,單膝跪地,“李公子傳信,衛河北岸情勢危急!朱賊太子親率大軍出城,已經擊潰了唐通部!”
李過聞言,英俊的面容瞬間籠罩上一層陰霾:“這唐通當真無用!投降我軍不過月余,竟連一個毛頭小子都擋不住!”
他緊握馬鞭,目光如炬地望向北方。片刻之后,他對陳永福說道:“老陳,南城就交給你了。我這就率兵渡河,去會會那朱家太子!”
“末將定不負侯爺所托。”陳永福鄭重應道。
李過沒有多言,一揮馬鞭,帶著兩千精銳騎兵向西面碼頭疾馳而去。那里,他的義子李巖正在組織人手搭建浮橋。
與此同時,衛河北岸。
朱慈烺剛攻下一處制高點,正在接見投降的明軍千總于少安。這是一場來之不易的勝利,但他心里清楚,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你是官軍出身?”朱慈烺仔細打量著眼前這個身材敦實的年輕人。雖然衣衫襤褸,但站姿筆挺,顯然受過正規訓練。
“正是,小的原是密云總鎮部下。”于少安跪在地上,聲音有些發抖,“后來被唐通裹挾,不得已才...”
“既如此,去勸降唐通吧。”朱慈烺打斷了他的話,語氣平靜卻不容置疑,“若他肯投誠,朝廷必有重賞。若執迷不悟,那就只有人頭落地一條路了。”
于少安頓時臉色慘白,連連叩頭求饒:“千歲饒命!唐將軍...唐將軍他...”
這時,吳三輔在一旁低聲道:“千歲,眼下河面上無船可用,不如先撤往大沽口?那里有蘇觀生水師,還有不少從京城逃出的勛貴...”
“不可!”朱慈烺斷然搖頭,眼中閃過一絲痛苦,“父皇母后尚在南城,本宮豈能舍棄而去?”
吳三輔還想再勸,一名夜不收急匆匆跑來:“稟報千歲,東北方向發現大約千余騎兵正在逼近!”
“援兵?”朱慈烺眉頭緊鎖。
“預計一個半時辰后可到。”
朱慈烺站在土丘上,遠眺城中煙火彌漫的方向。許久,他對吳三輔下令:“你帶人去逼迫唐通,若能收服便在他營地設伏。另外,傳令曹友義,命他速帶人馬、銀兩出北城與本宮匯合。”
“臣遵令!”吳三輔領命而去。
戰場上硝煙彌漫,喊殺聲此起彼伏。
不遠處,李過的騎兵已經開始渡河。浮橋在河面上搖搖晃晃,卻依然承載著馬蹄聲聲。兩支軍隊即將在這片土地上展開一場生死對決。
天津衛的命運,正懸于一線之間。
衛河畔,浮橋初成。
烈日炎炎下,一條條漕船被強征而來,在河面上排列成行。粗壯的麻繩將船只緊密相連,隨著河水輕輕搖晃。岸邊的蘆葦隨風擺動,發出沙沙的響聲。
“快點!都給老子麻利點!”一名身著藍衣的大順天兵揮舞著鞭子,抽打著慢吞吞的船工。
船工們彎著腰,汗水順著臉頰滴落。有人低聲咒罵,卻不敢太過明顯。李巖和紅娘子的部下們來回巡視,目光如刀般掃過每個角落。
“這幫泥腿子,就得用鞭子抽才肯動。”一名監工擦了擦額頭的汗水,不屑地啐了一口。
遠處傳來馬蹄聲,一名夜不收縱馬而來,馬背上的塵土還未散盡。他翻身下馬,單膝跪地:“侯爺,西北方向發現千余騎兵,不見旗號。”
李過正倚坐在大纛旗下,手中把玩著一塊溫潤的玉佩。聽聞此言,他并未立即答話,只是瞇起眼睛望向西北方向。天際一片渾濁,黃沙漫天,若隱若現間似有馬隊移動的痕跡。
“這個節骨眼上...”他輕聲自語,目光掠過身旁的虬髯大漢周青。
周青會意,撫須思索道:“想必是永平那邊的動靜。侯爺,關寧軍可有歸順的消息?”
“尚未。”李過搖頭,手指輕輕摩挲玉佩邊緣,“那邊情況如何?”
“辛思勇和棠豹鎮守永平,兵力調配得當。以目前形勢來看,他們抽不出大兵南下。”周青沉聲回答,眉頭微皺,“不過這支騎兵來歷不明,還是要小心為上。”
李過嘴角露出一絲不屑的笑意:“無旗無號,顯然不是正規軍。正規軍豈會如此行事?”
“會不會是來投誠的?”一旁的親衛隊長插話道,“近來投靠的人不少。”
“管他是誰!”李過站起身來,身上的鎧甲在陽光下泛著冷光,“區區千騎,何足掛齒?傳我將令,全軍準備渡河,與唐通會師。朱賊太子,插翅難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