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投降的功臣
書名: 我在明末力挽狂瀾作者名: 醺淺月本章字數: 2324字更新時間: 2025-05-08 09:25:26
事情已成定局。
寒風裹挾著細雨,穿過皇極門高大的殿柱,寒意滲入每個人的骨髓。朱慈烺站在殿前,目光掃過兩側躬身肅立的臣子們。雖未正式監國,但幾位大學士已在崇禎前日的中旨上補齊票擬,這便足夠了。
殿前眾臣個個面色凝重。他們心知肚明,這是一場無聲的宮變。大明朝的權柄,正從崇禎手中悄然轉移到這位撫軍太子的掌控之中。
“下了一夜的雨。”朱慈烺輕聲開口,目光投向遠處陰沉的天際,“這雨,怕是一時半會停不了。”
周圍的大臣們不約而同打了個寒顫。這看似平常的話語中,暗含著難以言說的意味。就如這漫天的陰云,籠罩著大明的命運。
魏藻德微微躬身,輕聲道:“殿下所慮極是。”
朱慈烺收回目光,略一沉吟:“'撫軍'二字雖不若'監國'響亮,但也無需更改。當下要事,是穩定朝局。”
王承恩立即上前跪拜:“殿下有何吩咐?”
“即刻護送父皇前往坤寧宮,由周皇后照料。”朱慈烺目光微沉,“務必照料周全。”
王承恩面色一變,張了張嘴,最終只是重重叩首:“奴婢遵命。”
雨勢漸大,檐下的水珠噼啪作響。朱慈烺轉向東宮侍衛統領:“東宮侍衛營即刻接管四門要地,任何人未經允許,不得出入。”
統領抱拳領命,轉身帶人離去。
“朱純杰。”
“臣在!”一名年輕將領快步上前。
“領兵控制戶部新太倉,開倉放糧。”朱慈烺目光如電,“百姓苦寒已久,朝廷不可再有藏私之意。”
朱純杰神情一震,躬身領命。
魏藻德捧著擬好的條旨,小心翼翼地上前:“太子殿下請過目。”
朱慈烺接過文書,目光掠過密密麻麻的字跡。雨水打濕了紙張的邊角,墨跡微微暈染。他嘴角勾起一抹若有似無的笑意:“既為撫軍,總要有個專門衙門才是。”
“殿下的意思是......”魏藻德試探性地問道。
“成立一個專門負責軍務的大元帥府。”朱慈烺語氣平緩,“統領五軍都督,掌控練兵選將之權。”
魏藻德遲疑片刻,低聲問道:“那兵部......”
“兵部依舊存在。”朱慈烺打斷道,“但軍權歸于元帥府。”
話音未落,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一名禁軍統領匆匆趕至,跪地稟報:“啟稟太子殿下,京營各部已按令布防完畢。”
朱慈烺微微頷首。他緩步走到殿檐下,任由冷雨飛濺在身上。遠處的鐘聲悠悠傳來,穿透雨幕,回蕩在這片沉寂的宮城中。
“諸位。”他轉身面對群臣,“待抵達留都,本宮自會向父皇和太祖請罪。丟失半壁河山之責,由本宮一力承擔。至于護駕之功,皆在諸位身上。”
魏藻德聞言,立即跪倒在地:“臣愿與殿下共進退!”
群臣紛紛效仿,齊聲高呼:“愿與太子殿下共擔責任!”
朱慈烺目光掃過眾人,心中暗自點頭。這些人,倒也識趣。
“駱養性、光時亨留下。”他沉聲道,“其余人且去準備,今夜太廟社稷壇集合。”
群臣依言散去,只留下兩人神色難看地佇立殿前。雨勢漸大,打濕了他們的官服。
皇極門下,朱慈烺端坐在臨時擺放的龍椅上,渾身的鎧甲仿佛灌了鉛般沉重。他微微抬手揉了揉眉心,目光掃過眼前的三人,眼底閃過一絲疲憊。
“駱總憲、光大人、高伴伴,都過來吧。”朱慈烺的聲音略顯沙啞。
三人戰戰兢兢地向前靠近,腳步虛浮,心中各懷鬼胎。皇極門外的血腥氣還未散盡,那幾十具橫七豎八的尸首仿佛就在眼前,鮮血染紅了門前的石階,刺鼻的鐵銹味直沖鼻腔。
高宇順的雙腿微微顫抖,他強撐著不讓自己倒下。光時亨則是不住地擦拭額頭的冷汗,眼神飄忽不定。駱養性表面看起來最為鎮定,但從他微微蜷縮的手指可以看出,內心并不如表面這般平靜。
朱慈烺轉頭吩咐王七:“去收編大漢將軍,愿意跟隨本宮的編入護衛營,對于不愿想離開的人,給予合理的遣散費。但記得務必要收回他們的盔甲。”
“遵命。”王七躬身退下,腳步聲漸漸遠去。
靜謐的空氣中,朱慈烺緩緩開口,嘴角掛著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意:“三位可都是朝廷的忠臣啊。”
這句話像是一塊巨石,重重砸在三人心頭。駱養性率先反應過來,撲通一聲跪倒在地:“我對大明國忠心不二,從未有過半點的背叛之心!”
“我這個老仆,生是大明國的子民。,死是大明鬼!”高宇順顫聲附和,整個人幾乎要癱軟在地。
光時亨也慌忙跪倒:“臣世代忠于大明,絕無二心......”
朱慈烺輕笑一聲,打斷了他們的表忠:“即便是忠心耿耿的臣子,有時也會選擇投降。。”
這句話如同驚雷炸響,三人渾身一震,額頭抵地,冷汗直流。
“抬起頭來。”朱慈烺的聲音忽然溫和了幾分,“諸位,北京城已失一半。若無人鎮守,父皇和本宮難以脫身。本宮需要你們留下來。”
駱養性心念電轉,小心翼翼地試探道:“殿下是要我等......”
“先降李自成,再降清兵。”朱慈烺直言不諱,目光如炬,“非是你等不忠,而是為了這大明江山。”
高宇順臉色煞白,嘴唇哆嗦:“這...這......”
“不必惶恐。吳三桂撤離關外,大清很快就會打過來,李自成只怕也不是敵手,到時北京城將再次易主。”朱慈烺從龍椅上起身,親自攙扶高宇順,“我可不希望你們去送死,本宮還需要你們。好好活著,等本宮殺回北京,你們都是功臣!”
遠處傳來零星的爆竹聲,那是流賊們在慶祝勝利。朱慈烺望向城外的方向,眉頭微皺。夜色漸深,北京城內的火光卻愈發明亮,映得半邊天空通紅。
“光卿,高伴伴,去取父皇的龍袍和鎧甲來。”朱慈烺轉身吩咐。
兩人如蒙大赦,連忙應聲退下,腳步聲回蕩在空曠的宮廷中。只留下駱養性一人跪在原地,額頭的冷汗順著臉頰滑落。
“駱總憲。”朱慈烺緩步走到駱養性面前,目光深邃,“你們父子倆掌管著錦衣衛已經有半個世紀的時間了,本宮深知你的能耐。”
駱養性垂首不語,心中卻已明白太子的深意。那些年來,錦衣衛在朝堂上呼風喚雨,權勢滔天。可如今,這支令人聞風喪膽的特務機構,終究不能留在崇禎身邊。
“此次,本宮有重任委派給你.....”
駱養性鄭重抱拳道:“臣定不辱使命!”
光時亨和高宇順很快就帶著龍袍和鎧甲回來了。朱慈烺接過龍袍,手指輕輕撫過上面的龍紋,將它交到駱養性手中:“駱總憲,你安排好錦衣衛的交接。光大人,高伴伴你們聽駱總憲安排行事!.”
三人領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