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太子可是想謀逆
書名: 我在明末力挽狂瀾作者名: 醺淺月本章字數: 2471字更新時間: 2025-05-08 09:25:26
崇禎皇帝宣布要親征的消息來得猝不及防。
午門外。處決結束后,朱慈烺并未立即離開。他站在血泊中,望著遠處的宮門。忽然注意到一個致命的疏漏——那里竟然沒有布置凈軍把守。宮墻上空蕩蕩的,只有幾個昏昏欲睡的守衛歪靠在墻垛邊。
皇極門與午門之間,僅隔一道門墻的距離。此刻正值上朝時分,午門大開,外面的喊殺聲透過晨霧清晰可聞。那聲音時遠時近,仿佛一把利劍懸在京師頭頂。
他手下一千精銳此刻就在午門外,而把守皇極門的將軍早已被他收買。只需稍加運作,便可......
思緒未完,一個穿著錦衣衛服飾的人影已悄然靠近。那人面帶惶恐,欠身道:“殿下,剛才朝會上,陛下已經決定......”
“說下去。”朱慈烺聲音低沉。
“陛下要親征。”
話音剛落,吳襄已是腳步匆匆地趕來,額頭沁出細密的汗珠:“殿下,萬萬不可讓皇上親征啊!”
朱慈烺眉頭緊鎖。父皇若真親征,不止軍權不保,京城恐怕也要不保了。李自成兵鋒正盛,京中百姓已有倒戈之勢。更何況,崇禎帝向來剛愎自用,一旦出征,誰知會做出什么決斷?
朱慈烺握緊了拳頭又松開,如此反復數次,終于下定決心。
“老泰山,即刻帶火銃右局占據午門。”他沉聲下令,目光如炬,“王七,召集東宮侍衛隨本宮面圣!”
此言一出,周遭眾人倒吸一口涼氣。太子這是要...
朱慈烺突然提高聲調,“京師危急,父皇卻執意親征。為保社稷,本宮不得不進諫。諸位可愿隨我入內?”
忽然,一個身著青衫的白面書生從人群中走出:“臣翰林編修蘇子文,愿隨殿下進諫!”
朱慈烺眼前一亮:“好!即日起你便是本宮講官。”
這一表態仿佛打開了某道閘門。緊接著,錦衣衛百戶任逸洲也挺身而出:“末將愿為殿下效死!”
朱慈烺立即拔出腰間佩劍,遞給任逸洲:“從今日起,你就是本宮侍衛。”
群臣見狀,紛紛效仿。有人高呼“愿隨殿下”,有人叩首請命,一時間,殿前竟聚集了近千人。
朱慈烺環顧四周,目光如電:“諸位,隨我去見父皇!”
隊伍浩浩蕩蕩向午門進發。守門軍士遠遠望見這氣勢,面面相覷,不敢阻攔。有人想去通報,卻被火銃右局的將士攔下。
此時崇禎正在皇極門理政。突然聽見外面腳步聲雜亂,抬頭便見大批甲士涌入,不禁大驚。他何曾見過這等陣勢?
“陛下快隨老奴避一避!”王承恩慌忙上前攙扶皇帝。
眼看崇禎欲退,朱慈烺高聲喊道:“父皇莫走,兒臣是來盡孝的啊!”
這話說得文武百官差點昏厥——全副武裝帶兵闖宮,這也叫盡孝?
崇禎臉色鐵青,甩開王承恩的手:“你這是要做什么?”
朱慈烺快步上前,單膝跪地:“兒臣斗膽,只為阻止父皇親征。京師內外,局勢危急。父皇若離京師一步,恐生變故。”
“混賬!”崇禎勃然大怒,“朕為天下社稷,豈能坐視不理?你今日這般,是要造反不成?”
朱慈烺額頭抵地:“兒臣不敢。只是軍情如火,父皇乃一國之君,不可輕動。若有閃失,天下必將大亂!”
此時,蘇子文也跪倒在地:“陛下,太子殿下此舉,實為社稷計。古語云:'君王身系天下安危'。陛下若執意親征,恐怕......”
話未說完,崇禎已是怒不可遏:“都給朕住口!來人!”
然而殿中侍衛們你看我、我看你,竟無人敢上前。
朱慈烺抬起頭,目光灼灼:“父皇,兒臣寧可抗旨,也要護住父皇周全。若父皇執意要罰,兒臣甘愿受罰。但請父皇三思,莫要輕離京師!”
殿內氣氛凝重到了極點。崇禎目光在群臣間掃過,看到的都是低垂的頭顱。他握緊了龍案上的朱筆,手背上青筋暴起。
良久,崇禎重重地將朱筆摔在案上:“你們...你們這是......”
話未說完,他忽然覺得一陣眩暈,踉蹌著后退幾步。
王承恩連忙上前攙扶,卻被崇禎揮手推開。皇帝踉蹌著向前走去,朱慈烺想要跟上,卻見父親加快腳步,朝著皇極門方向奔去。
“父皇!”朱慈烺追了上去,心中焦急萬分。他看得出父親最近身子愈發虛弱,若是在奔跑中有個閃失...
果不其然,還未到皇極門,崇禎的腳步突然一個踉蹌。“砰!砰!砰!”
清脆的撞擊聲在寂靜的宮廷中格外刺耳。崇禎的身子順著臺階滾落,最后重重摔在地上,一動不動。
“皇上!”王承恩發出一聲撕心裂肺的喊叫,撲在崇禎身上放聲大哭,“老奴的皇上啊!”
站在皇極門平臺上的大臣們面色大變。
“這...這是太子謀逆啊!”不知是誰低聲說了一句。
朱慈烺充耳不聞,三步并作兩步沖到父親身邊。他的手微微發抖,探向崇禎的鼻息。這一刻,他生怕這個倔強的父親如歷史上那般難逃在煤山上走向的結局。
“還有氣息。”朱慈烺松了口氣,隨即吩咐道,“快宣太醫!”
就在這時,崇禎發出一聲微弱的呻吟。王承恩也跟著松了口氣,看向朱慈烺,哽咽地問道:“千歲爺,老奴斗膽問一句,太子可是想謀逆?”
朱慈烺看了眼昏迷的父親,苦笑著搖頭:“王伴伴多慮了。若真要謀逆,本宮帶著兵馬財貨離京便是,何必如此?只是父皇被奸人蒙蔽,執意不聽解釋...”
他不知道的是,崇禎此時已有些意識。那些話語一字不落地鉆入耳中,讓他緊繃的心稍稍松動。
朱慈烺站起身,目光掃過臺階上的大臣們。他身上的戰甲還沾著未干的血跡,面容肅穆中帶著幾分威嚴。大臣們不由自主地后退半步,唯有魏藻德強撐著站在原地。
“魏大學士。”朱慈烺開口喚道。
魏藻德雙膝一軟,撲通跪下:“太...太子殿下,皇上他...”
“父皇暫時昏迷。”朱慈烺淡淡道,“你身為首輔,說說該如何是好?”
魏藻德額頭滲出冷汗,顫聲道:“此刻危機四伏,君王陷入昏迷,國家不能無人主持。臣...臣以為,應懇請太子即位,以安朝野人心。”
朱慈烺目光微動:“魏大學士果然心系社稷。方學士以為如何?”
方岳貢擦了擦額頭的汗,小心斟酌道:“臣以為,不若先請太子殿下監國攝政。一來可以安撫朝野,二來也便于處理軍務。”
范景文接口道:“臣附議。當務之急是穩定軍心,御敵于城外。”
朱慈烺環視眾人,緩緩說道:“諸位愛卿所言極是。眼下李自成兵臨城下,朝廷上下更應同心協力。本宮暫代父皇處理政務,待父皇醒來,自有定奪。”
一番商議后,內閣開始票擬條旨。朱慈烺正式獲得撫軍總督南北直隸軍務的權力,可以調度京畿防務。
太醫們匆匆趕到,為崇禎診治。朱慈烺守在榻前,看著父親蒼白又倔強的面容,心中很是有些無奈。
“太子殿下。”王承恩輕聲道,“老奴方才派人查問,說是李自成大軍已至通州。”
朱慈烺站起身,眸中閃過一絲凌厲:“傳令下去,京營各部嚴陣以待。另外...”他頓了頓,“派人秘密護送母后和弟妹們去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