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3章 叁臣衍圣公

崇禎十七年七月初一,兗州東關外人聲鼎沸。

蟒袍烏紗的官員們聚集在城門兩側,神色各異。持槍執刀的兵士嚴陣以待,刀槍寒光閃爍,戒備森嚴。

“史部堂來了!”人群中突然響起一陣騷動。

只見史可法邁著穩健的步伐走來,一身青色官服,面帶微笑,與周圍官員點頭致意。

“這陣仗,迎的是哪位?莫非是圣上駕到?”一名穿著綢緞的商人小聲問身邊的伙計。

“不可能,若是圣上親臨,早就該出城三十里迎接了。”伙計壓低聲音回答。

“那會是哪位閣老?”商人繼續追問。

一名身著武將服飾的中年人聽到議論,轉過頭來,嘴角帶著幾分嘲諷:“諸位猜錯了,今日是迎接曲阜孔家衍圣公。”

“衍圣公?”商人一愣,“他不是已經投了清廷嗎?”

“可不是么。”武將冷笑一聲,“這都換了三次主子了。先是投了李自成,后又歸順清廷,如今又要來見咱們大明的官員。這變化比天氣還快。”

史可法站在城門前,眉頭微皺。陽光下,他的面容顯得有些疲憊。

他心中清楚,這位衍圣公的來意并不單純。自從海州行在下令沒收孔家在登萊的田莊后,這位向來善于見風使舵的衍圣公坐不住了。

幾萬畝良田,說沒就沒。這可比流寇和韃子來襲還要嚇人。

史可法望著遠處塵土飛揚的車隊,暗自思量。孔家在山東根基深厚,光是祭田就有數十萬畝,更別提這些年通過各種手段侵吞的土地了。

“大人。”一名幕僚湊到史可法身邊,“衍圣公此來,恐怕是為了田產的事。”

史可法輕輕點頭:“我知道。”

“那大人準備如何應對?”幕僚小心翼翼地問。

史可法沒有回答,只是繼續望著遠處。幕僚見狀,識趣地退到一旁。

一個時辰后,車隊終于抵達城門。十幾輛馬車停在城門外,護衛們紛紛下馬,列隊兩側。

孔胤植從中間的馬車上下來,一身華貴的衣袍,舉止從容。他的目光在四周掃視一圈,最后落在史可法身上。

“下官見過史部堂。”他拱手行禮,面帶謙和的笑意。

史可法還禮道:“衍圣公遠道而來,辛苦了。”

兩人寒暄幾句,便一同入城。沿途百姓紛紛駐足觀望,有人指指點點,竊竊私語。

“這就是孔家的衍圣公?”

“聽說他投了清廷。”

“噓,小聲點。”

孔胤植似乎沒有聽到這些議論,依舊保持著優雅的姿態。只是他的手指不經意地捏緊了衣袖。

他也不想來啊,可是昨日聽管家來報,朝廷已經派人去登萊丈量田畝,聽說還要查看當年的賬冊。這些哪里經得起查呢?就連曲阜的祭田都不一定能保得住。祭田,那可是孔家的根基。歷朝歷代都不敢動的東西,可這太子不講武德......

他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路上,孔胤植狀似無意地說道:“聽聞朝廷近來在整頓田畝,下官深感欣慰。只是山東民生艱難,還望朝廷三思。”

民生艱難?史可法心中冷笑。這位衍圣公,果然是為了田產而來。

“衍圣公說得是。”他不動聲色地應道,“朝廷一切施政,自然以安民為本。”

孔胤植暗自觀察史可法的神色,見對方不露破綻,也不好再說什么。

一行人來到驛館,賓主分主次落座。茶水上來,香氣裊裊。

“衍圣公此來,不知有何要事?”史可法開門見山地問。

孔胤植放下茶杯,沉吟片刻,說道:“下官此來,是為表忠心。”

“哦?”史可法挑眉,“衍圣公的忠心,是對大明,還是對大清?”

這話說得不客氣,但孔胤植卻不惱。他嘆了口氣,說道:“亂世之中,人人都想保全性命。下官一時糊涂,確實有負朝廷。但如今太子殿下勵精圖治,下官愿重歸大明,以贖前過。”

史可法不置可否。他很清楚,若不是朝廷動了孔家的田產,這位衍圣公是不會這么快改弦易張的。

“衍圣公既有此心,本官自當轉達。”史可法說道,“不過眼下山東形勢復雜,還望衍圣公謹言慎行。”

孔胤植連連點頭:“下官明白。”

這位衍圣公,確實是個人物。從大順到大清,再到大明,短短幾個月就換了三次門庭,當真是有辱孔子名諱。若不是有這個世襲罔替的頭銜擋著,哪還能毫發無傷甚至是風光如舊。

而此時的朱慈烺正坐在海州撫軍大元帥府內,手中把玩著一枚玉質印章。等待著召見登萊二府的舉人和秀才。

“殿下,登萊二府的舉人和秀才已經在外候著了。”李巖躬身稟報。

朱慈烺放下印章。“讓他們進來吧。”

這場恩科考試,表面上是為了選拔人才,實則暗藏玄機。李巖給他出的這個主意,可謂是一箭三雕。既能摸清登萊二府各地大戶的底細,又能借此拉攏他們組建團練,還能讓這些人主動配合整頓地方。

“高密縣才子張伯任求見!”

隨著通報聲響起,一個風度翩翩的年輕人闊步走入大堂。他身著玉色生員服,頭戴方巾,面如冠玉,目若朗星。舉手投足間,帶著幾分書生意氣。

“學生張伯任,拜見太子殿下!”張伯任跪地叩首,動作標準,顯然是經過精心練習的。

朱慈烺打量著眼前這位高密縣的頭號才子。錦衣衛早已查明,張家在高密擁有數萬畝良田,佃戶過千。這樣的家族,正是他需要拉攏的對象。

“免禮平身。”朱慈烺和顏悅色道,“聽聞你的策論寫得極好,頗有見地啊。”

張伯任聞言一愣,眉頭微不可察地皺了皺。他清楚記得自己那篇文章寫得并不出彩,考題太過刁鉆,就連他爹這個舉人老爺看過后都直搖頭。

“殿下謬贊了,學生水平真是有限,文章實在平平無奇。”張伯任謙遜道。

“不必過謙,你說得很對,持久戰確實需要穩固的后方。”朱慈烺繼續夸贊道,目光卻在觀察著張伯任的反應。

張伯任越發困惑,他記得自己根本沒寫到這些內容。難道是記錯了?還是說...這場考試另有玄機?莫非是有人換了他的卷子?他心中疑竇叢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淳县| 绩溪县| 同德县| 平顶山市| 大方县| 平江县| 沛县| 大洼县| 临江市| 江津市| 同江市| 普定县| 贡山| 武强县| 三台县| 南京市| 盱眙县| 浦东新区| 梁河县| 龙山县| 永安市| 武功县| 来安县| 长沙县| 花垣县| 卓尼县| 天全县| 策勒县| 开江县| 泾川县| 诸城市| 杂多县| 寻乌县| 河池市| 萨迦县| 吴桥县| 泰州市| 乐亭县| 公安县| 和平县| 寿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