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辰時初刻,沈時宴剛跨進大理寺儀門,便聽見中堂傳來嘈雜人聲。
他駐足回廊轉角,看見一名獵戶正跪在青石板上簌簌發抖。
“大人明鑒!”獵戶的額頭抵著冰冷的地磚,“小的今早途經報恩寺,見廟門虛掩,佛前長明燈竟亮著...”
他喉結滾動,“那兩位書生...就齊齊躺成一排,看情形像是被吸干了精氣...昨夜我一直聽見奇怪的狐鳴聲,怕是狐仙...”
沈汷的指尖在案幾上輕輕一叩。
“子不語怪力亂神。”沈汷突然冷笑。“我朝天寶年間就滅過不少‘鬼祟’,如今又出了個狐仙?”
“帶路,去報恩寺!”沈汷正了正衣冠,繞過獵戶向外走去。
將至轉角便看見了站在門口的沈時宴。
“少卿大人。”沈時宴恭敬的鞠了一躬。
大理寺卿位置空缺多年,所以實際上大理寺的最高長官便是如今身為大理寺少卿的沈汷。
“沈評事近日埋首故紙堆,倒比那蛀書的蠹蟲還勤勉些。”沈汷看著沈時宴意味深長的笑道。
自從對方進大理寺以后便呆在案卷庫里,整日不見人,若不是相信京兆府尹的為人,怕是不得不讓人懷疑沈時宴進大理寺是別有所圖。
“少卿大人,案卷室的案卷我皆已整理完畢,各項事務也都熟悉,今日是想向大人討取其他差事。”
沈時宴此時別有計較。
案卷室的案卷都被他翻爛了,也沒有找到任何關于陸家來歷的線索。
按說當年陸明成家之時手段不干凈,犯下諸多人命,且陸家一舉成為臨安首富,引人注目。大理寺收集了各地的大小卷宗,如今居然絲毫關于陸家的記載都沒有。
他猜測要么是記載之人疏漏了,但是這個可能極小,再要么就是卷宗被有心之人損毀了。
所以沈時宴準備通過一些其他渠道來獲取信息,于是便找到沈汷想要看看有無別的差事,畢竟再呆在案卷室也無意義了。
“哦?沈評事想要何差?”
“方才聽聞城外發生命案,下官平日里喜歡讀些破案探尸的雜書,不知非否讓我一同前去?”
沈汷也樂得有人打下手,于是便帶著沈時宴一同前去。
兩騎并轡出了長安城,片刻后在晨霧中見到了報恩寺。
沈時宴與獵戶共乘一馬,獵戶此刻大聲喊道:“大人,就是這!”
三人勒馬在寺前停下。
“寺廟雖破,倒也顯得干凈。”幾人相繼翻身下馬,沈時宴打量著眼前的寺廟說道。
一旁的獵戶小心說道:“那三名書生在這廟內居住有些時日了,每日都勤勉打掃。”
隨后三人剛踏上臺階,沈時宴似是看見了什么。
俯身查看門檻處的痕跡——三道新鮮的刮痕深入木紋,像是被利爪生生刨出。
“這痕跡...”
沈汷見到那爪痕后,眼睛微瞇,上前用手掌丈量了下爪痕:“三寸七分...”
“天寶年間的那起‘妖禍案’?”沈時宴在一旁自言自語道。
“沈評事倒是好記性,不錯,手法倒是與記載的一致”沈汷拍了拍手。
案卷室檔案記載,天寶三年,長安城內坊間夜半時常傳來狐鳴之聲,武侯巡夜不得其源。每逢狐鳴之聲響起,次日必有人暴斃街頭,現場只余三寸七分長的爪痕。
沈汷起身粗暴的推開寺廟大門,震得門上灰塵梭梭落地。
他站在原地皺了皺眉,隨后便進入寺內。
一進門便看見正前方一具佛像前躺著三具整齊的尸體,尸體干癟,其形似是被脫水數日,其中一具不見頭顱。
“就...就是這樣,不是被狐妖吸干精氣,還能是什么!”獵戶躲在兩人身后,顫抖的說道。
沈汷回頭犀利的看了一眼獵戶,嚇得對方頓時噤聲。
獵戶顫抖著說:“平...平時這三人是一塊居住在寺內,小的今早趕到本想來討口水喝,誰知...”
這時一旁的沈時宴深吸了一口氣,邁步走向其中一具尸體,盯著尸體的臉恍惚片刻。
沈汷見狀問道:“莫非沈評事認識此人?”
沈時宴搖了搖頭,隨后將入京路上遇見謝家老翁的事情告知沈汷。
“昨日我本欲叫住他...”沈時宴言語間有些后悔。
“此事非人力所能預見,沈評事莫要太過自責。”
沈時宴緩緩蹲下身,手指懸在尸體干枯的面容上方,終究沒有觸碰。
隨后他轉移目標,掰開尸體干枯的掌手,拿起謝安緊緊攥著的書籍。
‘子不語,怪力亂神’
“少卿大人。”沈時宴起身后讓開,指著兩人尸體眉心上的金色印記對沈汷說道。
“看樣子應該是某種金粉。”
沈汷饒有興致的問沈時宴:“方才沈評事說對驗尸一事頗有研究,不知對這三具尸體有什么看法?”
沈時宴聽到沈汷發問,嘴角尷尬的抽了一下,剛剛為了找個理由一塊跟著出來,所以隨便編了個理由,他平時對于探案驗尸這種事的研究也只是看過幾本類似《洗冤集錄》這類書籍,并未深入研究過。
‘二十多歲的沈評事,懂個蛋的驗尸啊!’
但此刻他也不得不硬著頭皮分析。
“呃...依下官之見,兩人昨日還好好的,一夜之間尸體便已干癟至此,想必是服用了某種藥物所致。”
一頓胡謅之后,沈時宴見沈汷點了點頭,偷偷松了口氣。
再隨后兩人探尋了一番現場之后,便讓后續趕到的大理寺官員將現場封鎖。
“把尸體帶回去驗尸,查明身份,以及尸體額頭上的金粉是何物。順便查查另外一具尸體頭顱的去向。”
沈汷下完命令之后便率先踏出寺門。
沈時宴緊跟著也出了報恩寺,臨走前他又回頭打量了一下寺內。
“奇怪,怎么感覺哪里有點不對勁啊。”
下值回到家中的時候,祈安見沈時宴悶悶不樂的,便一番詢問。
得知謝老伯的兒子死了之后,祈安也變得有些悶悶不樂了。
一大一小兩個身影就這么坐在板凳上托著腦袋出神。
與此同時,報恩寺旁的水井內又響起“咕咚聲”。
寺廟內微微歪著的佛像眼眶緩緩溢出血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