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重建明光
書名: 海域仙族作者名: 溫毫本章字數(shù): 2311字更新時間: 2025-05-15 07:30:00
從這一夜起,劉玄策每日都在禁制的邊緣徘徊。
可羅盤再也沒有出現(xiàn)過光芒,連自己仙基之中光芒也就此隱沒。
自此,他同諸葛堇明一般,再也不能靠近海岸。
除了試探禁制之外,劉玄策等人并未閑歇下來。
不過大半個月的光景,明光島便已經(jīng)改天換地。
明光島被海峽分為南北兩個半島:
北島地勢高聳,海岸陡峭,島上喬木高聳,枝繁葉茂;
南島地勢低洼,海岸地平,島上灌木叢生,枝椏低矮。
北島之上,高大的喬木林被砍下,建成了數(shù)棟木屋,供眾人居住;
南島之上,低矮的灌木叢被夷平,開墾了數(shù)畝良田,供眾人耕種。
北島海岸之上,掛滿了蒺藜;
南島海岸之上,堆滿了拒馬。
海峽靠近南島的一側(cè),搭建起簡易的碼頭,七艘未開走的海船,都停靠在碼頭之中;
海峽靠近北島的一側(cè),筑造起高聳的望樓,眾人每日上樓輪換值班,以防越國入侵。
海峽之中,沙石與海障被盡數(shù)清理干凈;
海峽之上,架起了一座貫穿南北的大橋。
自此,劉玄策與諸葛堇明便能在兩座半島之間自由穿梭。
如此龐大的工程,僅用時半月,便大功告成。
絕大多數(shù)的功勞,都歸于劉玄策與諸葛堇明。
朝陽初上,天色漸明,劉玄策早已起身,來到南島的田間。
不過片刻,劉玄策已經(jīng)將數(shù)畝良田,盡數(shù)灌溉與施肥完畢。
他扛著鋤頭,哼著小曲兒,慢悠悠地上了橋,朝著北島走去。
望樓之上,諸葛堇明見到這一幕,啞然失笑。
“天底下,躬耕于畎畝之中的筑基修士,唯余玄策兄一人了吧?”
劉玄策粲然一笑,撇開鋤頭輕輕一躍,便登上了望樓,歇在諸葛堇明身旁。
往下看去,明光島盡收眼底。
南島良田之中,靈稻正值拔節(jié)期,方才從泥土中露出青綠色的尖尖角。
一切欣欣向榮。
“若是筑基修士皆能放下身段井臼躬操,恐怕以眾筑基之能,天下早已良田千萬畝,廣廈千萬間。”
劉玄策頗為感嘆,“屆時怎會還有饑寒交迫之人?”
諸葛堇明笑著搖了搖頭。
“玄策兄,天下筑基之人,或是忙于互爭雄長,或是防備練氣晉升,怎會有閑心去管那布衣黔首啊!”
劉玄策聞言,悵然若失。
他順著海峽往西望去,趙鵬舉護著劉綺羅等人上了海船,朝向明光島外進發(fā)。
島上目前物資尚足,但不能坐吃山空。
如今該去其他島上,交易些糧食物品。
昨日海島剛剛整頓完畢,今日眾人便決定出島交易。
望著海船逐漸消失在天際之間,劉玄策略有些擔憂。
“此番乃是上島之后首次出海,海船之上不過十余人,最高修為只是練氣后期的趙鵬舉。”
“該不會生出什么變故吧?”
-----------------
感受到熟悉的顛簸感,陸明緩緩醒了過來。
他稍一感知,便知曉自己正處在海船之上。
“終于出海了?”
陸明頗有些高興。
在明光島上待了大半個月,島上每一寸草木都被他翻看個遍,毫無新意。
無聊至極,陸明只能每天蝸居在天池之中,呼呼睡大覺。
如今能換一換環(huán)境,自然是極好的。
隨即陸明將意識向著海面徐徐鋪陳開來。
今天倒是個好天氣,艷陽高照,風(fēng)平浪靜。
陸明正愜意的在海天之間遨游著,突然發(fā)覺不遠處竟有幾艘大船。
聚精會神探去意識,他驚異地發(fā)現(xiàn),那竟然是越國的樓船與橋船。
這可是明光島西岸啊!
若不穿越明光海峽,足足要繞個兩三日,方能抵達。
越國水師千里迢迢來此,只為圍追堵截劉綺羅一行人?
見到水師逐漸靠近,陸明更加確定了心中的預(yù)感。
真是陰魂不散!
陸明暗暗腹誹,隨即振動起盤體,待引起劉綺羅的注意,便把磁針指向明光島。
-----------------
船上十名船員盯著“齊先生”的背影,心中都有些詫異。
此人向來只身著黑袍,又戴著面紗,從不以真面目示人。
同時背影極為嬌小,顯得弱不禁風(fēng),眾人對此頗為好奇。
眾船員曾問詢過趙鵬舉,但只知此人是玄策大人的貴客。
其余諸事,一律被趙總管搪塞過去。
這位“齊先生”,之前重建明光島之時,鮮少見到身影。
怎么如今出海之時,他便跟了上來?
眾人正暗暗觀察著,突然眼前的“齊先生”有了動作。
此人與趙鵬舉耳語片刻,趙總管的臉色便逐漸凝重,隨即下令。
“快轉(zhuǎn)舵,返回明光島!”
舵工不疑有他,立即轉(zhuǎn)向返航。
玄策大人有令,船上一切指揮,全權(quán)聽從趙總管。
眾人跟隨返航,卻是大惑不解。
“趙總管,這是為何?”
“我也不知,”趙鵬舉搖了搖頭,“此事聽從齊先生安排。”
此時劉明智出聲解釋。
“齊先生之意,是附近有厄難臨近。”
“厄難?”眾人更是疑惑。
甚至有船員小聲嘀咕,“莫不是那齊先生在誆騙咱們......”
話音未落,桅桿之上突然傳來一聲驚呼。
“有船隊在向我們靠近!”
“看起來......似乎是越國水師!”
眾人大驚。
沒想到,那越國水師竟然繞過明光島,直奔西岸過來堵截他們。
以船上這十余人的戰(zhàn)力,恐怕越國水師靠近,就只能乖乖投降。
幸虧有“齊先生”的提示,如今眾人提早一步撤離。
否則只怕要被那橋船糾纏上,屆時只會一步一步落入越國樓船包圍之中。
眾人一陣后怕,心里暗暗感激“齊先生”。
“齊先生”果真大才!
不愧為玄策大人的貴客!
眾船員心中的芥蒂也煙消云散。
海船向著明光島急速航行著,片刻便靠近了明光島海峽。
身后追兵在靠近明光島數(shù)十里的地方停住了,隨即后撤,消失在天邊。
-----------------
“你說那越國水師竟繞到明光島西岸來攔截你們出海?”
劉玄策聞言,大為驚異。
“他們的進攻并不猛烈,似乎只為了防止我們出海。”劉明智回答道。
劉明皓頗為憤懣。
“這些膽小如鼠的越國水師,不敢上岸與我們死戰(zhàn)到底,只敢在海上耍一些陰招!”
劉玄策百思不得其解。
“為何越國水師花費如此代價,都要對我等窮追不舍?”
此時,諸葛堇明開了口。
“明光島于越國而言,好比于新造之陸于南海而言,乃是海上咽喉要道。”
“臥榻之側(cè),尚不能容他人酣睡,如今我們扼住了越國的喉嚨,越國豈能毫無所為?”
“他們無法上岸驅(qū)逐我等,恐怕要將我等圍困島上,只待糧食耗盡,活活餓死在此。”
劉玄策聞言,頓時沉默。
他望向田間,靈稻需三月有余,方可成熟。
可如今島上所備糧食份額,已經(jīng)不足兩月。
“船到橋頭自然直,且走一步看一步吧。”
劉玄策深深地嘆息,心中漸漸生起焦慮。
“待我去北島之上再開墾出一片田地,多種些糧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