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驗機器:我們的大腦如何預測和塑造現實
- (英)安迪·克拉克
- 1023字
- 2025-05-07 12:03:12
預測的力量
圖1—1提供了一個簡單的示例。先從上往下,再從左向右看。請注意,每個序列的中間字符的形狀都是相同的。但根據你看的順序,視覺體驗似乎會有微妙的不同。當從上往下看時,你的大腦開始預期那是一個數字(13),而從左向右看則引發了對一個字母(B)的預期。這些不同的預測會影響視覺體驗本身。

圖1—1 數字/字母網格
研究表明,即使是數字/字母提供的無意識(“掩蔽”)呈現也會以某種方式讓我們對居中的模棱兩可的圖形的感知產生偏向。掩蔽是一種技術,其中一個刺激物會先被短暫呈現,然后立即呈現一個不同的刺激物。這個過程阻止了我們對第一個短暫呈現的刺激物的意識覺知。盡管如此,被掩蔽的刺激物仍可以影響我們的行為和反應。在本例中,字母A和C的掩蔽呈現會讓受試對象偏向于將居中的圖形看成字母B,而數字12和14的掩蔽呈現則會讓受試對象偏向于將居中的圖形看成數字13。[16]這表明主動但無意識的預測也會讓我們的反應和判斷產生偏向。當我們稍后將本章所學應用于精神病學和精神醫學中的更復雜示例時,這一點將變得很重要。
接著,我們看一下“凹臉錯覺”。你如果從背面去看一個面具(這種面具在搞笑玩具店里很常見),顯然會看到它的凹面。但如果從另一面打光將面具照亮,而你離面具又有幾英尺[17]遠,就會看見一張正常的凸臉——它的鼻子和其他面部特征會明顯地向外凸出。[18]這是因為我們習慣于從正面看人臉(我們確實很少看到它們的反面),于是大腦似乎會忽視表征凹陷的傳入信號,并允許其根深蒂固的“凸面預測”占據主導。對名人或熟人的面孔(我們對其有最強烈和最詳細的預測),凹臉錯覺最為明顯,如果將面具倒置,效果則會大大減弱或消失,這可能是因為這樣做讓我們能將其視為一個標準對象,而不是一個讓我們有如此強烈且根深蒂固的凸面預期的對象。
視覺處理的最后一個例子,請看圖1—2。

圖1—2 穆尼圖
這幅所謂的穆尼圖在你看來可能什么都不像,只是一些黑白的輪廓和斑點。[19]但現在看一眼原始的灰度圖像(見圖1—3),再回過頭看穆尼圖,你體驗到的就會從根本上——而且可能是永遠地——改變。穆尼圖變得結構明確且有意義。你的行為也會受到影響,因為你的眼睛現在會以跟蹤其顯著特征的方式來檢視穆尼圖,視線尤其會落在小狗的眼睛和鼻子上。我們現在體驗的是本書反復強調的核心效應之一。圖片在第二次看時會有所不同,因為對世界的更充分了解(在這里是對原始圖片的了解)讓你的大腦能夠做出更好的預測。[20]

圖1—3 圖1—2 所示穆尼圖的全灰度版本
資料來源:Flickr, Boris Schub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