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制藥坊中,群醫質疑
- 大明從拯救馬皇后開始
- 和我一起擺爛
- 2099字
- 2025-05-19 23:50:15
“妙語!實在是妙語!”
“然則病氣說并不知微塵之積少成多,而只曉氣也?”
戴思恭一拍桌子,“對,對!”
“就是這樣!”
昝昭一副震驚模樣地看著戴思恭做著完全不符合他想象的動作:
“妙啊,妙啊!”他一邊奮筆疾書,一邊激動地發出哈基米的聲音,“此論甚妙!”
“如此一來,病氣說的諸多積弊,就都可一掃而空!”
他震驚道,“不一般啊,不一般啊!”
昝昭聽不懂,但從戴思恭的反應中,他能看得出來——
這個論調,很牛逼!
不然戴思恭,不會露出這樣的表情!
他站起身來,正要抓起趙青祿的手:
“我這一趟出來,本來只是想要碰碰運氣,看看有沒有堪用的民間土方。”
“卻是未曾想到,竟然還能遇上小先生這等人才!”
他其實出來的時候,只是抱著出來看看,碰碰運氣,看看有沒有能用的法子來的。
卻沒想到——
竟是能遇上讓他朝聞道,夕死可矣的學說來!
他驚嘆道,“這番說理,恭所學甚多!”
“在此謝過小先生了!”
趙青祿躬身行禮,他對這位歷史上的中醫前輩表示尊敬后,說道:“戴先生,其實這當中還有許多你想要解釋的東西,您的理解,并不全面。”
“不全面?”戴思恭驚道,“怎么會不全面?”
其實更令他震驚的是,竟然真有人敢駁他?
須知,往常根本就沒有人敢反駁他這位太醫院首席。
“不全面的地方,等我治好了皇后殿下,再慢慢說如何?”
“不可!”戴思恭急道,“就現在說!”
“朝中那群人不知道要做什么,但救人的東西你得留著!”
“小公公!”
“咱家在。”昝昭慌忙走了上去。
“你去宮中復命,待我二人鉆研片刻!”
“戴先生!”
可不能如此!
昝昭大驚。
怎么回事?
這趙青祿是什么大明魅魔不成?
須知,戴思恭平常最是尊君重禮,把君父看作最重要。
怎么今天,卻為了一個小子,變成了這樣一副模樣?
“戴先生,可不能如此啊!皇后殿下還在宮中垂危!”
“皇后殿下一人重要,還是……”戴思恭似乎仍有不快。
昝昭忙上前打斷:“戴先生!”
他向趙青祿投了求助眼神,趙青祿這才笑道:
“戴先生,這西域邪毒,我們先把藥制了可好?”
“若是不能細細講解醫理,至少您是見我制了藥,后面也可醫治。”
戴思恭這才點了點頭,“我帶你去制藥坊。”
……
制藥坊坐落在一處極為寬闊的所在。
趙青祿跟著戴思恭走過禮部,到了禮部的西廂大堂外,再往東走過生藥處,便到了制藥坊。
他一路走,一路暗暗心驚:
“這古代的太醫院,到底是厲害。”
“雖然是純粹的手工生產,但是樣式齊全,藥材完備。”
哪怕是21世紀的許多實驗室,都做不到這么齊全的設備。
說的就是某人!
戴思恭轉頭看著趙青祿的驚嘆神情,不由得介紹道:“這里便是我們的制藥坊了。”
他很享受這種外面來的人看到自己的設備,很震驚的感覺。
“太醫院,幾乎每人都有地方制藥,你且看一看有什么需要的,我命人去備便可。”
三人一經走進制藥坊,其他在制藥的人便都是抬起頭:
“戴先生今日怎么帶了個太監來?還有旁邊那人,是個囚徒吧?他們怎么一起來了?”
“不知道,這是什么情況?戴先生難道又接了宮中的凈身事物?這囚犯來頭不小啊,能讓戴先生親自凈身。”
“凈身來制藥坊作甚?我看分明就是流放的犯人出發之前,想要學一味藥傍身……”
“哎,等等,你們看,他怎么向戴先生反而提起要求來了?”
“……”
趙青祿對眼前的制藥坊贊嘆不已,但很快便將注意力集中在任務上。
他清了清嗓子,對戴思恭說道:
“戴先生,我需大蒜幾頭,需一干凈石臼;此外,我還需要紗布,陶罐,醋,灶灰。”
“灶灰?”戴思恭有些疑惑地看了他一眼,命令下人去準備。
周邊的人很快就有些質疑神色——
“怎么是這孩子制藥?他看上去年紀不大啊,居然能指導戴先生制藥?”
“指導?哪有制藥用灶灰的?”
“是,這是治療什么的藥啊?”
“不知道……”
“哎,這就是你們沒聽說過了吧!我剛才去大獄探望了我父親,這是治療皇后殿下的!”
“豎子居然能做這種事情?”
“……”
趙青祿把旁人的非議都當作耳旁風,只是自顧自地等著。
戴思恭看著趙青祿這副神色,愈加欣賞這個小輩了。
“若是真有用,不如便是收入我太醫坊……”
不多時,東西準備就緒。
戴思恭和昝昭都有些好奇地看著趙青祿。
“其實這條件,以后有機會還能制青霉素啊……”趙青祿一邊處理大蒜,一邊神游萬里:
“其他的東西我活著說不定搞不來,沒有數學物理化學基礎,那些生物的東西想要搞出來難度太大了。”
“但是青霉素是可以瞎貓碰著死耗子造出來的。”
他抓起幾頭大蒜,用清水沖去泥垢,放入銅盆中浸泡片刻,任由蒜香彌漫開來。
戴思恭捻須而立,眼神里既有探究,也有期待。
制藥坊內,其他人也都是跟著安靜了下來。
……
注1:本文中的煎藥,制藥方法同樣參考《黃帝內經》,當中談論了劑型選擇、煎煮法等基礎原則,如《素問?湯液醪醴論》提及“必以稻米,炊之稻薪,稻米者完,稻薪者堅”。
注2:古人知道烈酒可以消毒參考的是孫思邈的《千金要方》,當中提到了提到酒可用于清洗刀傷、燙傷等各種外傷,能有效減少感染以及加速傷口愈合,還指出酒的消毒作用與其內含的某種物質密切相關,且溫酒消毒的效果比冷酒更加顯著。
注3:應天府太醫坊的史料作者沒找到,就只找到了《順天府志》記載,明代的太醫院還在“禮部后,西廂大堂外”,殿前有數百年樹齡的松柏,這就是所謂的銅神。此東南、東北均有皂役住廬。再往東就是生藥庫,庫中有庫神堂、土地殿,于是就照著順天府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