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6章 前元崩潰的原因

酒席間,大家都端正了不少。

畢竟李善長雖然辭官了,但是開國第一文臣,“洪武蕭何”的名號還在——

更何況他和陛下還是親家。

天曉得他會不會莫名其妙哪天就突然殺回朝堂?

誰知道的事情?

對于這里的知名士子來說,每個人,都把這受到李善長邀請,享用晚宴的機會,當作是鯉魚躍龍門的良機!

其實這里的士子們,互相之間也都十分熟悉的了——

基本都是同批科舉。

唯有趙青祿,坐在其中格格不入。

張赫在桌間打量著趙青祿,心中暗自盤算:

“果然如此。”

“此人當真是個沒什么真才實學的。”

他慢慢地肯定了自己的想法——

“否則,他剛才在講論文義的時候,為什么不肯說話?”

顯然是附中沒有墨水,整個人只是個傀儡!

張赫看著趙青祿,搖搖頭,長嘆口氣:“可悲,可悲。”

小小年紀,腹無詩書,卻只能做當權者的傀儡。

當然,可悲,亦是可恨!

在座諸位,哪一個不想做韓國公的門生?

可只有他,愿意做傀儡,沒有一點氣節!

這難道不是他咎由自取嗎?

“不過……”張赫笑了,“這也是我的機會。”

他之所以能被邀請到這里來,不是沒有原因的!

“這么來看,李善長需要一個朝中的代言人啊……”

他笑了。

“我說不定,可以取而代之!”

張赫無比自信,讓自己取代這樣一個胸無大志只知道鉆營的人,不是理所應當?

李善長看了看在座的人,笑著說道:

“各位,今日我們不妨談論些現實。”

“各位是如何看待,前元的崩潰的?”

這話落在實處,便是引起一人震撼道:“不敢!”

“韓國公,我等不過是普通士子,不敢妄議朝政!”

李善長輕笑一聲,眼睛便是橫掃過去。

殺意凌然。

“請諸位士子放心,我邀諸位來,是為談論文義。”

“不必擔心。”

“依我看,不妨就從你先開始吧!”

那人慌忙將茶盞擱在紫檀案幾上,骨瓷與木紋相觸發出細微脆響。

“國公明鑒,寒門子弟唯恐言多有失……”

李善長仍舊是帶著笑意,說道:

“還是不敢說?”

“那你可以走了。”

那人愣了一下,旋即忙道:“我并非有此意……”

“那你又是什么意思呢?”

“帶走!”

很快,兩個黑衣人走了上來。

趙青祿看著那人叫冤,還嚷嚷著一定會讓李善長被報復,搖搖頭。

朱元璋在歷史上可從來都不是什么善于納諫的人,舉棋不定也是正常。

只是……

“騎墻派別顯露出來嘛。”

“你都坐在這里了,不相信李善長,不是扯淡嗎?”

來都來了,來之前,趙青祿就知道:

能在這里的人,都是必須堅定站在李善長這一邊的。

這是李善長的第一次測試,就是為了明確,在場的人都是自己人。

那人被拖出去后,很快在場的人便是慢慢沉寂下來。

有一白衣少年郎,名喚周智林的,站起身來,躬身行禮,說道:

“諸君且聽我意見。”

“晚生以為,前元之崩潰,實乃天道循環、氣數使然。

《易經》云:‘泰極否來,剝極必復。’

前元統治之初,以武力開疆拓土,然而其后卻失之于寬縱。

元世祖尚能納諫,到了元仁宗、元英宗時期,朝政日衰,元文宗與元明宗爭位,至元統帝時,更是昏聵無道。

權臣專權,宮廷變亂,外戚與宦官爭斗不休,恰似《左傳》所言:‘禍起蕭墻之內,亂由近臣而生。’”

李善長點點頭,“好,好個禍起蕭墻之內。”

“好看法,不錯。”

“然而,我覺得不對!”陸路突然站起身來,一拍桌子說道:

“然前元之根本弊病,在其族類分化之策。

前元以蒙古貴族為尊,將國人分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

如此分等之策,致使海內如烈油遇水。

《管子》有云:‘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

前元官僚欲以此法兼濟天下,卻不知民心向背之重。

漢人久受歧視,南人更是被視為賤民。

至元末,陛下揭竿而起,正因政策之弊。

起義風起云涌,而前元統治者仍沉湎于享樂,不恤百姓之苦。

《史記》有云:‘民怨沸騰,國將不國。’前元統治者不察民生疾苦,僅憑鎮壓難以長久。”

“故而我以為,是此故也!”

李善長點點頭,“很精彩的論述。”

“而后呢?”

張赫看了看趙青祿,不懷好意地笑了笑。

旋即站起身來,笑著說道:

“我以為,前元之弊,在于封閉科舉也。”

“前元之弊,在科舉封閉!

前元以蒙古貴族為尊,科舉時開時閉,名額多被蒙古人、色目人占據,我漢人縱有才學,也難出頭!

《孟子》云:‘求則得之,舍則失之!’

前元斷了科舉之路,我輩只能在底層掙扎!

民怨沸騰,社會動蕩!

前元統治者雖有雄才大略,卻因忽視科舉,導致人才流失,民心背離!

《論語》云:‘學而優則仕!’

前元不給百姓仕途,還談何民心?

前元之亡,科舉封閉脫不了干系!”

“得不到人才,還談什么治理?”

李善長哈哈大笑,說道:“頗有意思!”

“此論甚好!”

張赫沾沾自喜,又看了趙青祿一眼。

趙青祿愣了一下,這個時代也有男同嗎?

“等等,他們為什么都看著我……”

趙青祿輕輕抬起頭,卻見李善長正看著他,笑著說道:“趙小友,你對這個問題,又有哪些看法?”

……

注:

明初參加會試和殿試的士子常有提前一年來應天府(遷都后是順天府)備考的習慣,主要原因在于:

第一,這時的應天府匯聚了全國各地的才俊,信息流通快,學術氛圍濃,士子們可以在此提前熟悉考場環境,了解最新政令和學術動態。

第二,這時能結識同道中人,交流備考心得,相互切磋學問。

第三,許多士子會借此機會拜謁朝廷重臣,以期獲得舉薦或關注,為科舉之路增添助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坪县| 鱼台县| 铜川市| 苏尼特右旗| 新竹县| 金塔县| 镇赉县| 炉霍县| 固安县| 舞钢市| 昭平县| 广宗县| 潮安县| 绥阳县| 饶河县| 上思县| 小金县| 赫章县| 湄潭县| 平舆县| 淮滨县| 洪洞县| 安顺市| 新郑市| 天水市| 桦川县| 清苑县| 长治县| 景德镇市| 北票市| 施秉县| 满洲里市| 平罗县| 双柏县| 聊城市| 南投县| 武定县| 凌海市| 民勤县| 南阳市|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