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復式記賬,李善長驚(假如會計水平倒退五百年,而我保持不變)
- 大明從拯救馬皇后開始
- 和我一起擺爛
- 2025字
- 2025-05-25 23:57:36
趙青祿有些疑惑地抬起頭,“怎么了?”
葛景山氣喘吁吁地看著趙青祿,說道:“韓國公剛才送來了一個病人。”
“這病人……唉,我也不好跟你解釋。”
“戴先生說,要請你過去看一眼。”
“請我?”趙青祿一愣,“有那么多御醫在那里,請我是要干什么?”
葛景山搖搖頭道:“是傷寒!”
“戴先生現在一籌莫展,正等著你去呢!”
“快去吧!”
還有讓戴思恭一籌莫展的疾病?
趙青祿愣了愣神,看了看桌子上的賬目,把賬目的邊角上潑了些墨水。
旋即離開生藥庫。
……
生藥庫。
李善長跟在昝昭后面,走入了生藥庫。
昝昭還是頭一次和這種級別的朝廷大員湊在一起,他有些感覺不是很舒服——
渾身不自在。
在今天之前,他甚至連陛下的面,都沒機會見到。
“還得是劉先生的運作……”
昝昭心中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為那位劉先生肝腦涂地。
至于那個趙青祿?
“小插曲罷了!”
李善長跟著他,走入生藥庫中。
“韓國公您要什么藥,跟我說一聲,我現在去尋生藥庫的副大使。”
李善長點頭,把藥方遞給昝昭。
昝昭接過藥方,去尋大使。
李善長站在生藥庫門口,卻發現桌上打翻了一小碟墨水。
他抬眼望去,“怎么還有翻了的墨水……”
“這是賬本?”
他眼睛動了動,“怎么會有賬本在這里?”
“倒是聰明,曉得防人換賬壞賬的道理。”
“不過,我翻則沒什么事了。”
他用手點起紙頁,細細翻閱起了賬目,當即眼神中便是有些驚訝:
“這人記賬的方式,好生不同。”
第一頁上,只有潦草的“借原材料——當歸”
“貸庫存現金”
“借原材料——人參”
“貸庫存現金”
“借……貸……?這是什么?”
他有些疑惑,借貸這東西民間常有,王介甫在青苗法中也曾提及。
只是,誰會用這玩意兒來記賬呢?
“借方,指的是財務的增長額?”
“貸方,指的是財物的減少?”
李善長很快明白了這個賬目,“倒是頗有幾分意思的。”
“這樣來看,倒是很好地解決了生藥庫這地方常有的開支采買重復的問題。”
“有點功夫。”
“可是,這套方法難道還能解決其他問題不成……”
須知,這還只是小事。
畢竟只是生藥庫的內部事項,這個賬亂點也無所謂,對于生藥庫來說,這些主要是提供給御醫,由御醫來配備藥膳的,并不算昂貴。
“此子……有巧思,但沒有看破本質。”
李善長搖了搖頭。
真正屬于這里的本質問題,其實有兩個。
第一!
生藥庫私下會為外人烹制藥物,這是陛下親口準許的,用以解決生藥庫的俸祿問題。
也正因此,有很多人存在著吃回扣的現象。
除此之外,也很難統計清楚,到底有多少收入,多少支出,每個人到底拿這些材料去烹煮了一些什么——
以前如果只是單純記記收入支出還能明白,但是如果多了,那就不明白了。
第二!
這里的很多寶貝,還有官員支取走,用來內斗的毒藥,這些賬目名目混雜,很難弄清楚,才是重點。
“這方法雖然看著很理想,但問題是……未免也太繁瑣了?”
李善長喃喃道。
這種方法,說到底,每次都要寫借貸,不繁瑣嗎?
“明顯整理得賬目還不夠多,寫到后面這么多賬目,絕對就要嫌煩了。”
年輕人,哪有那么能耐得住性子的?
“為了方便整理收入支出,就專門寫個‘借’和‘貸’,剛上手的時候是方便了,后面可就麻煩嘍。”
他接著往下翻了幾頁,清晰地看到了幾個關于商品交易,代人烹藥的部分。
他細細地翻閱著,點了點頭:“耐性不錯。”
“剛才倒是沒想到,居然還能有這種優點?”
“這些部分,把每一筆賬目的東西都歸納得很好啊……不錯,這樣倒是……呵呵,倒是不怕得罪同僚。”
李善長笑了,“膽子很大。”
“不過太醫院的人,怕是要給這小子穿小鞋嘍。”
他細細地翻閱著這些賬目,“誰吃回扣,一目了然。”
“等等……等等!”
他越是往下翻,越是目瞪口呆起來。
“竟能如此?竟能如此么?”
李善長看著面前的賬本,貪婪地翻閱著,“好……”
“好精妙的方法!”
李善長的手指突然僵在半空,借著窗外斜射進來的微弱天光,他看到賬簿末端那行被反復涂改的數字——
“借庫存現金——收王參軍銀五十兩”
“貸原材料——砒霜”
“好生大膽!”
竟是笑了。
他的嗓音在空曠的庫房里回蕩。
六十余年的官場閱歷,從布衣書生到戶部侍郎,見過的賬冊何止千萬卷,可眼前這本薄薄的冊子卻像把燒紅的鐵鉗,正一點一點灼燒著他的脊椎。
“我好像……慢慢看懂了。”
“借方必有貸方,借貸必相等……”
他看懂了!
他原本以為,這個借方,貸方不過是單獨排列,只是這小子為了方便記述罷了。
可他現在才反應過來!
“這是每一份財務的收入和支出,都要對應起來的意思?”
李善長突然踉蹌著后退兩步,灰白的胡須劇烈顫抖著。
他想起去年淮左糧倉的貪腐案,想起那些被偷梁換柱的漕糧數字,想起無數官員在賬本里挖下的蟻穴如何讓國庫的堤壩轟然崩塌。
“若是那時候用的是這套記賬法……”
雖說不能隱藏住一些貪腐吧,但是……
最起碼不會出現去年淮左那樣,只是因為欺下禍上就讓人混了過去的情況!
“每一筆銀子都有來路去向,每一個支出都有對應收入!“
他忽然暴起,將賬簿緊緊按在案上,青筋暴起的指節叩得木案咚咚作響。
這哪里是尋常的藥庫賬目?
……
注:
明初,由于低級錯誤頻發,存在著許多官員利用那時記賬機制落后,直接瞞過戶部官員的現象,這也是當時空印案誘發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