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外開墾兩百畝土地,同步播撒蓬根草籽。”
將之前收割的蓬根草籽塞進翻耕骷髏獸的嘴里,維瑟拉斯對身前這具形態扭曲的骸骨造物下達了工作指令。
這臺被他命名為【翻耕播種一號】的骷髏獸(后簡稱一號),接收到指令后頭骨中的魂火微微一跳,身子立馬就動了起來。
四只粗壯的短腿大步向前邁,完全不似生物的畸形骨架,帶動著固定在頸部的巨大牛角犁頭,在試驗田中劃出兩道痕跡。
“咔嚓——”
被根系固定,稍微緊實了一些的土地被輕易翻開,板結土壤和石塊被犁頭撞碎。
緊接著,一號的胸腔打開,一排排由肋骨和尾骨改造而成的小鉆頭高速旋轉起來,將大塊的泥土進一步粉碎、疏松。
黑角麥收割后殘留的秸稈,在翻耕犁地的過程中,被徹底打碎,均勻地混入土壤之中。
與此同時,裝在翻耕機尾部的蜥蜴頭顱,嘴巴微微張開,魂火控制著包裹草籽的魔力,將儲存在其中的蓬根草籽均勻播撒在翻好的土地上。
只是一個小時的功夫,五畝大小的試驗田就被徹底翻耕了一遍,并且整齊地播撒上了新的種子。
做完試驗田里的工作后,身為骸骨構裝體的一號也不用休息。
轉身繼續執行維瑟拉斯的指令,將試驗田外未經改造的土地整理平整。
看起來死氣沉沉的詛咒荒原,因為一號的行動,地面變得極為蓬松。
有了這具全自動化農用骷髏,維瑟拉斯便不再需要為耕地這種基礎工作分神。
“一號這表現,我還是很滿意的,以后弄到新的魔法材料,還能再給他升一升級。”
把放在一號身上的注意力收獲,維瑟拉斯現在得操心身旁的史萊姆了。
對于維瑟拉斯來說,雷霆巨蜥是能夠輕松秒殺的路邊蜥蜴,在處理雷霆巨蜥的身體時,維瑟拉斯也將血肉中的大部分魔力,封鎖在骨架之中。
但即使這樣,雷霆巨蜥血肉之中蘊含的魔力量,對于史萊姆來說還是太多了。
鮑勃這個進化過的家伙還好,在吞噬了大部分雷霆巨蜥的血肉后,它的身體在主動吸收這些魔力,用來加速身體內部的變化。
鮑勃那果凍般的身體,因為大量魔力的刺激,正如同沸騰的水一般劇烈波動,體表不斷鼓起一個個大小不一的泡泡,重復著鼓脹、撐破、塌陷的過程。
“史萊姆這個物種,對魔力刺激這么敏感的嗎?”
維瑟拉斯在一旁記錄著鮑勃的變化情況,這是鮑勃繼吸收水魔晶之后的第二次進化。
鮑勃的沸騰持續了數分鐘,當身體中的魔力達到了一個臨界點后,巨大的球狀身體猛地向內一縮,隨后又驟然膨脹開來,扭曲成各種形狀。
當鮑勃再次穩定下來時,體型比之前大了近三分之一。
更奇特的是,鮑勃的身體形態變得更加自由,不再是單純的圓球狀。
“盡可能延展自己的形態,讓我看看你能變成什么樣子。”
在維瑟拉斯的引導下,鮑勃嘗試著改變自己的形態。
他先是伸出幾條粗壯的粘液觸手,甩到身前用力一扯,球狀身體就能在地面上快速滾動。
收回觸手,在需要隱匿自身時,鮑勃的身體又變成了一個扁平的圓片貼在地上,體表模擬著周圍的環境,像是只在擬態的章魚,只不過這種擬態很是拙劣,稍微靠近一點就能看穿他的偽裝。
當鮑勃需要攻擊時,他的身體收縮成了彈簧狀,咻一下子沖出去老遠,看樣子是類似于高速撞擊的攻擊方式。
“身體變形能力嗎?感覺沒啥大用吶……”
維瑟拉斯眼窩中的魂火閃爍了一下,從純粹的實戰角度出發,鮑勃新進化出來的能力,確實沒有什么用。
但鮑勃似乎對自己的新能力非常著迷,不斷地變換著形態,時而拉長成蛇形,時而又把自己堆成一個小小的方塊,玩得不亦樂乎。
相較于鮑勃個體力量的提升,另外兩只沒有自我意識的史萊姆,在吞食了雷霆巨蜥的血肉后,朝著一個未曾預料到的方向產生變化。
它們沒有變大,也沒有獲得什么特殊能力。
沒有清晰的個體意識做支撐,本身對魔力的適應性也不強,剩下這兩只史萊姆本能性地把魔力往身體核心處運送。
只是一刻鐘的功夫,這兩個家伙的核心就開始散發出微弱的光芒,并且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開始復制擴大、分裂……
就像細胞分裂一樣,史萊姆的核心從一個變成了兩個。
緊接著,包裹著核心的膠狀身體也開始向中間凹陷、拉長,最終“啪”的一聲,吸收完魔力的史萊姆就分裂成了兩個不同的個體。
看著面前這四只體型略小一些的史萊姆,維瑟拉斯摸了摸自己光滑的骨頭腦袋,活了這么多年,他還是第一次見到史萊姆繁殖的全過程。
新分裂出來的史萊姆,核心散發著微光,這是非常健康的標志。
“因為攝入了高品質魔力,誘發了強烈的繁殖沖動……但為什么鮑勃在攝入魔力時,出現的狀態是自我進化?這些家伙是繁殖?”
維瑟拉斯進入了思考狀態,史萊姆這個上下限差距極大的物種,受到魔力刺激后產生的變化極為隨機,難以研究明白其中的具體機制。
不過維瑟拉斯也不會在這個問題上繼續糾結,現在自家史萊姆順利完成了繁殖,這倒是意外之喜。
無論是用于灌溉、儲存,還是尚未開發的釀造等一系列功能,史萊姆都將是巫妖農場中不可或缺的勞動力。
有加速史萊姆繁殖生產的手段,那自然是一件好事。
維瑟拉斯看著四只一模一樣的史萊姆,以及還在那邊努力把自己捏成各種形狀的鮑勃,心情相當不錯。
“看樣子我可以在農閑的時候,把狩獵魔獸安排在日程表上,魔獸的靈魂、血肉、骨架都是能提升生產力的魔法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