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2章 獨特的米行

“王老!”

“王老!”

……

書房中,長清縣的幾位鄉紳先是躬身見禮,神態極為恭敬。

王嚴清坐在書案后,正提筆揮毫寫著毛筆字。

這是他起床梳洗過后,要做的第一件事,這么多年來從未中斷。

在他寫字時,也從未有人敢來打擾。

可心急如焚的長清縣幾人已經是沒有耐心等到下午,急著讓王家給拿個主意,便也顧不上這么多,讓下人通報進了內宅。

王嚴清只是抬眼瞥了一下,鼻中發出“嗯”的一聲,幾人這才敢直起腰。

幾人也查看出王家家主神色有些不對,心驚膽戰地退后幾步。

“何事???這大清早的。”

王嚴清眉頭微皺,語氣冷淡,明顯有些不悅。

幾人互相看了幾眼,最終目光齊齊落在了李姓鄉紳臉上,示意讓他開口。

李姓鄉紳上前一步,壓抑著心中急迫,語氣盡量放得平緩,將當下長清縣發生的事情從頭到尾講了一遍。

最后似是提醒地說了一嘴之前的長清縣王家。

“哦?!?

王嚴清頭也不抬,目光凝視著書案,宣紙上的字行云流水,筆走龍蛇,筆風極為飄逸。

怎么辦?

看樣子王家是不準備管了。

他倒是悠閑……

幾人用表情與眼神無聲地交流著。

最終目光還是落在李姓鄉紳那兒,離得近的幾人伸手輕輕推了推他,還是示意他拿主意。

李姓鄉紳硬著頭皮又向前挪了半步,深深地彎下腰,小聲問道:“王老,您看……”

王嚴清將筆一擲,抬頭看向李姓鄉紳,臉上隱現出了怒氣:“李家的,我王家無官無職就是一個普通人,你想讓我怎么看?”

這話一出,幾人心中涼了一大截。

王嚴清態度明顯,不準備管長清縣的事情,已是做好了袖手旁觀的打算。

李姓鄉紳跨步站到書案前,一手扶著書案,急切說道:“王老,我們長清縣丈量完田畝,那就該輪到歷城縣了,咱們可是……”

“咱們是什么?”王嚴清怒哼一聲,截斷了話茬。

長清縣幾人霎那間面色慘白,齊目望向這位王家家主。

王嚴清虎目一瞪掃視面前,瞬間逼退了眾人的眼神。

旋即,冷笑了幾聲,語出提醒之意:“這是圣意,圣意懂嗎?

老夫勸你們死了這份心。

還想違逆圣意?也不知道是誰給你們的膽子!

這圣意如何安排,那你們就如何聽從便是,你們還是不要動那些小心思為妙。

想要蜉蝣撼樹?哼……不自量力!”

自從長清縣王家出事之后,王嚴清便沒了之前的囂張,更是約束下面收斂了許多。

如今他的想法就是靠著德王這個靠山,在濟南府安心當這個濟南王,不再管任何事情,生怕惹禍上身。

至于眼前的長清縣丈量田畝一系列的事情,他也知道早晚會來到歷城縣。

王嚴清也正為這件事煩悶,哪里有工夫操心面前這幫小蝦米。

此刻見李姓鄉紳還想要再說話。

王嚴清揮手止住,緩緩道:“李家的,還有你們,老夫送你們幾句話,你們愿意聽則聽,不愿聽則罷。

這次長清縣的丈量田畝只是開始,你們覺得以后日子難過了,老夫實話告訴你們,你們想的那個難不叫難。

還有……你們竟還想阻撓?那先回去準備齊一家人的棺材板!”

眾人一聽,不由得倒吸了口涼氣。

“送客!”

王嚴清沉聲出口,門外的下人緩緩將房門打了開來。

眾人見此,只能垂頭喪氣地退了出去。

王嚴清臉上的怒氣漸緩,最終歸于平靜。

他的目光在書案上一處停留許久,想著當下的情形。

王家安插在京中的人,每隔半個月都會將京中的事情匯報過來。

如今張四維及陳炌一并辭官回鄉。

一位是內閣首輔,一位是都察院左都御史,而且期間還死了一個右都御史李戴。

三人的結局皆與長清縣有關。

王嚴清怎能不小心謹慎。

縱觀這歷代朝堂上的腥風血雨,一旦朝中沒有權臣,又無權宦,能得出來的唯一結論——皇上大權在握。

若是這般,德王能不能擋得住?

他一下一下地捋著灰白的胡須,腦中思索著王家的將來。

當下能救王家的只有德王,可德王有這個決心維護嗎?

王嚴清思慮半晌,面色漸漸變得凝重。

最終,對著外面侍候的小廝吩咐道:“備轎去王府。”

……

自從永樂大帝遷都北京,直至萬歷十年已有近二百年,京城的繁華一年盛于一年。

人口亦是暴漲,更是百萬不止,隨之而來的商業,愈發的興旺。

每年的春秋兩季,是南北貨商齊聚京城的時候。

南貨北往,北物南下。

商人的嗅覺最是敏銳,都瞄準了北方最為穩定的京師,作為交易的中心。

正陽門大街直通京城南門,是南北貨物集散之地,也是京中最為繁華的街道之一。

南、中、北三段,每段所售品類各有不同。

南段以珠寶玉器為主。

玉器行,珠寶鋪匯聚林立,路上的人亦是非富即貴。

京中的達官顯貴本就多,生意自然不必說。

中段則是以布匹為主,店主是江南各大布商,針對的客戶除了京中的富貴人家,最主要還是穿梭在關內關外的跑貨人。

要說最為熱鬧的還得屬北端的米市一條街。

京中的大小糧鋪皆在此立有商鋪,有針對城中居民的小門市,也有針對京城周圍糧商的大門市。

朱翊鈞帶著幾個侍衛出了皇宮,來到了正陽門大街北段。

他要看看這幾個月,林若溪的“林氏米行”,生意如何了。

今日得此閑情,也是歸功于有關蒙古馬市的消息入京。

其實三娘子早已回信謝恩,可朱翊鈞不看這些虛浮于紙上的文字。

他只關注今秋的馬市情況,以此判斷蒙古真正的態度。

而今秋馬市蒙古一改上次春季的作風,重新又回到最初的態度。

提供的馬匹也是正常馬匹,雖還有部分老馬,但也無傷大雅,最起碼蒙古收起了動武的野心。

冊封三娘子的成功,給大明爭取了時間準備,以來應對蒙古不知何時會再升起的野心。

當下正值今秋時節,秋高氣爽,艷陽已沒了夏日的猛烈,氣候宜人。

微風中帶著秋意的涼爽,朱翊鈞神色輕松,面含微笑,走在正陽門大街的北段街道上。

街道寬三余丈,可并行三輛馬車,算得上是京中最為寬敞的一條路。

道路兩旁商戶林立,都是各種名號的“米行”“米鋪”。

裝有雪白色秈米、粳米、糯米的翁罐,整齊擺成一排放在最為顯眼的門口。

土黃色的麥粒,或微黃色的面粉則放于后面。

至于一些高粱、粟、豆類則放在了房內角落里。

朱翊鈞來到一家名叫“林氏米行”門前,站在門口第一層臺階上,向里面望了一眼。

里面裝修與其他米行完全不同,不見一個翁罐,也不見一粒糧食。

大廳當中擺著一張偌大的圓桌,周圍翠竹成排,其間還有幾盆開得正艷的盆栽點綴。

尚未進門,翠竹的清香與鮮花的芬芳便已飄了出來。

這自然的香氣中竟還參雜著陣陣蒸熟的米香。

朱翊鈞雖未從過商,但米行這種裝修風格,也覺得有些奇特。

剛要邁步進門進去一探究竟,卻聽見在內間傳來了說話聲。

“李老板,嘗嘗這個米,可完全不輸貢米,這可是單獨給你李老板留的。”

……

主站蜘蛛池模板: 茌平县| 五常市| 邵东县| 城口县| 阳城县| 肇州县| 五莲县| 那坡县| 白银市| 定安县| 两当县| 南乐县| 积石山| 施甸县| 禄劝| 修武县| 大悟县| 高安市| 石林| 陆丰市| 山阳县| 彩票| 屏南县| 宣城市| 华宁县| 高阳县| 开封县| 清苑县| 潮安县| 专栏| 九龙坡区| 扶余县| 镇原县| 莱阳市| 六枝特区| 江陵县| 东丽区| 北海市| 城步| 无为县| 安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