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微乎其微的機會,也是機會
- 大明:開局鎖定朱標(biāo),朱元璋慌了
- 江東趙括
- 2357字
- 2025-05-09 00:38:30
沉寂了六天的八卦書場,此時人山人海。
許多搶不到票的人,堆積在書場外面,逢人便追問有否剩余的門票出售。
這時一張門票的價格,已漲了十多倍,卻依然一票難求。
說書人的跌宕經(jīng)歷,與其講述的《三國演義》一樣精彩,誰不想親眼目睹,細細聆聽?
當(dāng)陸瀾出現(xiàn)在書場外面時,被人發(fā)現(xiàn),民眾大呼小叫,向其靠攏,頓時引起場面一片混亂。
陸瀾傻眼了,還以為自己置身于后世世界杯足球賽決賽的體育場外。
自己則成了舉世矚目的球王。
在護衛(wèi)的拼力護送下,他才得以進入場內(nèi)。
戌時,今晚的說書開始。
“諸位客官,歡迎光臨八卦書場!”
場內(nèi)頓時爆發(fā)出熱烈的掌聲,隨即,歡呼聲直上云霄。
陸瀾見聽眾的熱情,如開水一樣沸騰,眼角不禁濕潤。
六天了,終于回來這熟悉的書場中央。
【前文再續(xù),書接上回。今晚講第五十七回,柴桑口臥龍吊喪,耒陽縣鳳雛理事。上回說到,劉備麾下四路大軍殺出,皆言要捉周瑜。話說,周瑜怒氣填胸,墜于馬下......】
兌甲號雅間。
朱元璋立于珠簾前,凝望著書場中的陸瀾,眉毛輕蹙。
太子下午進宮,再三懇求讓此子任職東宮。
而老四燕王,則建議讓其出任北平行都司的副都指揮使。
兩個兒子搶著要此子,倒讓他始料不及,左右為難。
此子確有過人之處。
解縉方才奏報了下午與陸瀾的會面情況,朱元璋對陸瀾留在京師的選擇,詫異之余,又略帶安慰。
此子果然眼光長遠。
前往北平,雖官高權(quán)重,但風(fēng)險較高,晉升之路亦不易。
反而,留在太子身邊,當(dāng)下官職不高,但日后太子登基,作為潛邸舊人,即可一飛沖天。
他暗自思忖:此子是一塊璞玉,尚需細細琢磨,方可成才。太子及老四經(jīng)驗不足,難以調(diào)教。
看來,還是要朕親自出手,將其不斷打磨,終成太子的得力助手。
乾甲號雅間。
朱標(biāo)憂心忡忡,看著場中的陸瀾。
下午他向父皇再三懇求,將陸瀾留在東宮任職,但父皇一直沒有表態(tài)。
他不會如朱同那般擔(dān)心,陸瀾就職北平,會投靠燕王,形成威脅朝廷的存在,而是覺得陸瀾才華橫溢,深不可測,極想將其留在身邊。
大明立國已二十一年,父皇推行嚴(yán)刑峻法、控制輿論、控制人口流動和重農(nóng)抑商等政策,雖成效顯著,但矯枉過正,弊端甚多,若陸瀾在身邊,必有補救之策。
事關(guān)大明社稷,兩利相權(quán)從其重!
大明立國不久,能打的武將多的是,何須派一個書生去守邊疆?
坎甲號雅間。
李琰立于珠簾前,目不轉(zhuǎn)睛盯住場中的陸瀾。
以前觀看夫君說書,只覺聲音悅耳動人,舉手投足間氣勢不凡,今晚所見,夫君神采飛揚,氣吞山河,令她倍感自豪。
身后的李祺問道:“琰兒,你確定此生跟著這小子?”
李琰回頭,不滿道:“伯父,什么這小子,他是琰兒的夫君!”
李祺暗自腹誹:三個月前你就不是這態(tài)度了!
這小子,不知走了什么運,先是突然過繼給其死了二十多年的二叔,成為世襲指揮使,如今又得到太子和燕王的青睞。
連遠在鳳陽府的老父親,以前對其恨之入骨,如今都稱贊不已。
無論此子去北平,還是留在太子身邊,前途都不可限量!
申國公鄧鎮(zhèn)道:“此子年紀(jì)輕輕,若前往北方歷練,將來必成鎮(zhèn)守一方的大將。”
他畢竟是將門之子,這點見識還是有的。
李琰道:“夫君不想去北方,只想留在京師。”
李祺等人聞言,皆吃了一驚。
放著土皇帝不做,留在京師仰人鼻息?
李祺怒容滿面,喝道:“混賬!掌管一方軍政大權(quán)的官職都不去做?這小子腦子被驢踢了吧?”
李琰白了他一眼:“什么被驢踢了?夫君肯定是對的!”
李祺不理她,走到四方桌前,寫下一張紙條,命人快速回府,將紙條飛鴿傳書到鳳陽府。
巽丙號雅間。
朱棣與道衍并排立于珠簾前。
“此子便是陸瀾?”
道衍答道:“正是。老納下午會過他,此人深不可測,一口道破老納的出身和心思,著實可怕!”
朱棣神色凝重。
下午時,他聽道衍說起此事,也極為震撼。
如此一名奇人,誓要據(jù)為己有!
他細聽陸瀾講述諸葛亮前往查桑口吊喪及龐統(tǒng)的故事,內(nèi)心感觸良多。
龐統(tǒng)號鳳雛,乃三國一奇人也,可惜孫權(quán)和劉備皆以貌取人。
他指著陸瀾,道:“此子,如龐統(tǒng)一般,皆為奇人。龐統(tǒng)放在合適的位置,便發(fā)揮出極大的作用,此子也是如此!”
道衍點頭:“正是。若此子前去北平,王爺必如虎添翼!”
隨后,他擔(dān)心道:“可是,皇上并未答應(yīng),而王爺明日便要返回北平,這如何是好?”
朱棣道:“待說書結(jié)束,命人將其叫喚至此,本王親自說服他。”
道衍沉吟片刻,道:“此人極為睿智,只怕會選擇留在太子身邊,畢竟,這是一條升官捷徑。王爺,無論如何,都要將此子招至麾下。”
他測算出朱標(biāo)不會長命。
但朱標(biāo)正值壯年,而皇上已年過花甲,誰先誰后還是很難說。
太子還是很有機會登基的,但即便登基后,也是短命皇帝。
他心中一動,陸瀾的陰陽術(shù)數(shù)比他高明,若陸瀾留在太子身邊,則暗示太子會登基。
否則,陸瀾自會選擇前往北平。
朱標(biāo)去世后,燕王的機會就來了。
如若陸瀾在朝,就會令他十分顧忌。
他必須讓燕王將其收入囊中,否則,就要趁早毀去,以絕后患!
朱棣目光閃出一道寒芒,緩緩點了點頭。
他絕不敢與大哥爭帝位,但道衍一直說太子短命,他的心里又活絡(luò)起來。
若大哥早于父皇薨逝,二哥秦王朱樉,暴虐奢靡,失德失民,三哥晉王朱?,殘暴多疑,難堪大任。
那自己的機會,不是來了嗎?
微乎其微的機會,也是機會。
若父皇先崩,大哥即位,以大哥的寬厚,他倒不擔(dān)心自己的權(quán)勢會被削減。
但是,大哥崩逝后呢?
他自幼接受嚴(yán)厲的教育,熟知歷史,歷史上有權(quán)勢的藩王,誰會有好的結(jié)局?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他要未雨綢繆。
這個陸瀾,前往北平,就是友,以后大力栽培。
若留在京師,就是敵,必須鏟除!
【......曹操大驚:“若劉備收川,則羽翼成矣。將何以圖之?”言未畢,階下一人進言:“某有一計,使劉備、孫權(quán)不能相顧,江南、西川皆歸丞相!”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場中音樂聲起,陸瀾依次向八方行禮。
場內(nèi)掌聲雷動。
聽眾意猶未盡,許多人坐著未想離去。
陸瀾正揮手間。
一名軍侯上前,邀請他到巽丙號雅間一敘。
陸瀾一愣。
巽丙號雅間?從未去過。
那軍侯附耳小聲道:“陸指揮使,燕王有請!”
是他?
陸瀾暗吃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