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健康城市建設技術指南
  • 中國健康教育中心組織編寫
  • 2642字
  • 2025-05-08 15:57:12

第一節 建立機制

健康城市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建立一套高效的、強有力的工作推進機制,全力抓好任務落實。健康城市建設的機制主要包括組織領導機制、部門協同機制、政策保障機制、公眾參與機制、宣傳動員機制等。

一、組織領導機制

健康城市建設必須在當地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開展,需要建立相應的領導協調機制,可以依托健康中國建設、健康中國行動、愛國衛生運動等綜合的領導協調機制,如無,可由衛生健康部門牽頭,市委組織部、宣傳部、市政府發展改革委、工信局、教育局、公安局、民政局、財政局、人力社保局、自然資源規劃局、生態環境局、建設局、水利局、農業農村局、文化廣電旅游局、衛生健康委、應急管理局、市場監管局、體育局、醫保局等共同參與,可根據本市實際情況進行調整。領導協調機制的主要職責是:制定建設健康城市的總目標和長遠規劃,頒布重大政策,并對建設健康城市工作進行統一指揮與協調;完善健康城市工作體制機制,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配套措施和支持性政策;建立各級各部門全面協作、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工作機制,明確各部門職責和任務,健全信息溝通和會商機制,確保各項任務措施落實到位。牽頭部門具體承擔健康城市建設的日常工作,負責組織、協調各部門共同履行健康城市建設工作職責,承辦健康城市建設的各項計劃、決議、決定等事項的督辦工作,督促各項工作落實,起草文件,印發簡報,承辦會議。定期召開聯席會議,持續推進健康城市建設工作。

二、部門協同機制

將部門協作作為健康城市建設的長期工作機制,推動各部門各司其職,依法履職,協調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共同推進工作任務的完成。要建立部門間信息溝通機制,由牽頭部門向各部門通報工作進展情況,各部門應及時溝通相關工作情況,實現信息互通互享;針對工作推進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共同研究,達成共識,強力推進。要建立重大問題協商機制,在工作中遇到重大、疑難問題時,由牽頭部門統籌,會同各責任部門進行及時溝通協商,研究解決措施,確保工作任務順利推進,并及時總結經驗。要建立監督檢查機制,由牽頭部門對涉及多部門的重大事項進行跟蹤問效、督查督辦,必要時予以問責,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確保協同聯動機制高效運行。

三、政策保障機制

健康的影響因素極其廣泛,政府及各個部門的政策會對人們的健康產生深刻的影響。健康城市建設必須堅持“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工作方針,明確政府及其所屬部門的健康責任,通過積極制定有利于健康的公共政策,更加系統地應對和解決健康問題。

要發揮政府在健康城市建設中的主導作用,加強統籌,將健康城市建設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整體規劃。要建立健康城市建設的財政保障機制,將健康城市建設工作納入財政預算。各級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要充分發揮組織協調作用,建立健全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確保各項任務措施落實到位。

各部門要結合本部門職責和在健康城市建設中的責任,分析相關健康問題及其影響因素,梳理現有資源狀況,提出有針對性的策略和措施,并出臺相關健康公共政策。針對當地突出的健康問題,要建立跨部門協作機制,出臺相互銜接、有效配合的政策措施,開展跨部門行動。

各地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衛生與健康促進法》《“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等要求,盡快建立健全健康影響評估制度,系統評估各項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政策、重大工程項目對健康的影響,將健康融入各部門日常決策和管理中。2021年,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辦公室(以下簡稱“全國愛衛辦”)、健康中國行動推進辦在浙江省和全國31個地市啟動健康影響評估制度建設試點工作,鼓勵非試點地區參照國家試點要求開展健康影響評估制度建設。各城市可參照《關于開展健康影響評價評估制度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全愛衛辦函〔2021〕8號)、《健康影響評價實施操作手冊(2021版)》等相關要求積極推進健康影響評估制度建設。

四、公眾參與機制

健康城市建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要切實做到“動員群眾、依靠群眾、造福群眾”,需要建立健全公眾參與機制。一是要強化公眾的主人翁意識。要不斷強化主人翁意識的教育,推進公眾健康城市建設參與度的提高,不斷提升群眾健康素養,讓公眾有能力參與到健康城市建設活動中來。二是要建立規范的公眾參與方式。要探索建立民意匯集工作機制,激發公眾參與的積極性,確保公眾參與規范有序。通過政府網站、政務新媒體,以及報刊、廣播、電視等便于社會公眾知曉的途徑,公布健康城市建設相關材料,明確提出意見的方式和期限。公開征求意見的期限一般不少于30日;因情況緊急等原因需要縮短期限的,公開征求意見時應當予以說明。三是要完善公眾參與渠道。積極探索公眾參與新模式,積極利用政府門戶網站、政務服務平臺等互動功能,做好民意征集、網民留言辦理等工作,接受公眾建言獻策和情況反映。切實發揮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民主黨派、人民團體、社會公眾、新聞媒體的監督作用,積極運用第三方評估等方式,做好對政策措施執行情況的評估和監督工作。要積極利用新媒體搭建公眾參與新平臺,加強政府熱線、廣播電視問政、領導信箱等平臺建設,提高政府對健康城市相關政策制定、管理、服務的響應速度,增進公眾對健康城市建設的認同和支持。

五、宣傳動員機制

加強健康城市理念宣傳,加強輿論監督、科學引導和典型報道,增強社會對健康城市建設的普遍認知和行動支持,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健康城市建設的良好氛圍。一是要加強宣傳工作組織領導。牽頭部門要制訂健康城市宣傳工作實施方案,統一負責健康城市宣傳及業務培訓等工作。各部門、各(區)街道應明確專人負責,統一傳達宣傳理念、宣傳指令,確保宣傳工作高效運轉。二是要突出宣傳陣地作用發揮。為營造宣傳氛圍,牽頭部門要整合各類資源,在全市開展健康城市宣傳。充分利用公眾平臺,在報紙設置“健康城市建設”等專欄,精心組織稿件進行宣傳;整合小區宣傳資源,組織在小區內張貼宣傳海報,動員小區內、沿街商鋪LED屏滾動播放宣傳內容;組織社區工作者、網格員進家入戶發放宣傳單;組織在轄區沿街墻體和工地圍擋上制作公益廣告。三是要著力打造宣傳工作亮點。在沿用傳統宣傳模式的同時,更加注重創新宣傳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新舉措,塑造一支優質宣傳團隊,創作一批接地氣、喜聞樂見的宣傳作品,發布健康城市建設應知應會等內容。四是加強督導,提高宣傳新實效。宣傳工作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問題為導向,要讓公眾有感而不反感。要定期下沉到各街道、各社區進行督導,對宣傳措施效果不明顯、宣傳形式不合理的方式方法,及時變更宣傳策略。

(李岳峰 盧 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卢氏县| 克拉玛依市| 泰来县| 兴业县| 丁青县| 太原市| 鹤岗市| 黄山市| 永吉县| 尉氏县| 钟祥市| 视频| 清原| 隆德县| 察隅县| 望都县| 曲周县| 小金县| 千阳县| 樟树市| 长海县| 称多县| 花垣县| 宣城市| 新宾| 英山县| 历史| 息烽县| 长丰县| 洛扎县| 辛集市| 石阡县| 城市| 昌乐县| 科技| 郯城县| 昭苏县| 绥棱县| 江川县| 建德市| 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