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五、本質:行權與共治

治理不但不等于統治加管理,而且與之截然不同。根據治理的英文governance的意義,若要將治理這一詞語進行分解以便于理解,可以認為治理等于共治且循理。共治是為了建立一種可以跳出弱肉強食、治亂循環的良好秩序,循理就是要將大多數普通個人的基本權利、正當利益、公平機會及其正義訴求視為一種天理,視為人類社會的義理。在循理的邏輯中,共治的機制、框架和方式方法得以逐漸確立和不斷改進。

這是一個歷史性進步的過程。在人類迄今為止的歷史長河中,絕大多數地區的絕大多數時間,實行的是統治加管理,大多數人對此習以為常,而且人們常常贊美歷史中偶爾出現的統治加管理下的太平盛世。不過即使在遠古時期,也曾有擴大決策參與度、增強對權力的監督和約束、照顧弱勢人群的利益等方面的思想和實踐。因此把現代治理的歷史痕跡和文化精神追溯到古希臘和古羅馬,并不是故作高深,而是實事求是,因為人類的良好愿望應該在很早以前就已然存在。即使在中國,周王朝“周召共和”的故事也流傳至今。我們相信,一些被認為現今仍然比較缺乏治理內核和治理意識的國度,在它們的歷史長河中,應該不乏對類似愿望的追求和嘗試,很可能只是失去了正式的歷史記載,而口口相傳的民間寓言和神話故事則閃爍著這方面的真情。只有到了當今,這種共同愿望才成為全球性潮流和全球性事業,并且得到學術提煉和提升,從而使治理成為大趨勢。

治理的本質,就是行權和共治,即遠離控制權的人們積極行使權利,各類代理人分權共治。它的技術方式,包括開辟參與通道、強化制衡措施、提高運作透明度和信息真實性、訴諸法治和問責、增強激勵相容機制等,以及必要的發聲(voicing)、控訴(complaining)、反抗(protesting)。雖然更多的人,譬如公司中的小股東和公共事務中的普通民眾,他們積極行使權利會導致更加煩瑣的程序和更加高昂的成本,甚至引發不同人群的爭端和對立,但歷史潮流和時代趨勢就是這樣,平等意識和權利訴求會不斷推動這種歷史潮流和時代趨勢。分權共治也可能是好壞參半,好的一面是可以避免決策的武斷、片面、偏向某些特定人物和群體,并且具有一定的糾錯機制;壞的一面很可能是決策過于遲緩、平庸淹沒精華等。而那些具體的技術方式,在現代社會可能變得越來越復雜,或者說變得越來越具有專業性,從而引發一些“專業專制”方面的問題。譬如通過互聯網平臺和數智化方式進行投票和參與,使不熟悉互聯網和數智化手段的人們被排除在外,造成新的不公平;法治手段涉及大量訴訟,需要律師介入,使那些無法支付相關費用的人望而卻步。這些問題不一而足。此外,行權需要普通人強化自己的行動主義(activism,或稱積極主義)精神,而不是安于現狀、逆來順受、麻木不仁、寄望他人;共治則需要掌握控制權的人增加合作態度,而不是一味地相互掣肘、攻訐、拆臺。不過可以預料,這些問題都不會長期阻礙治理的蔓延和發展,因為現代人總會以現代的辦法克服這些問題。總之,治理不是統治加管理,不管帶來的結果是好還是不好,它都是更多人的參與和表達,而不是接受照料和恩賜。而且歷史已經證明并將繼續證明,治理帶來的收益會多于付出的成本。

本章參考文獻

別布丘克,馬克·羅. 公司所有權和公司治理中的路徑依賴理論[M]//杰弗里·戈登,馬克·羅,編. 公司治理:趨同與存續.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珍妮特·丹恩. 公司集團的治理[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76-77.

亨利·漢斯曼. 公司法歷史的終結[M]//杰弗里·戈登,馬克·羅,編. 公司治理:趨同與存續.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阿德里安·卡德伯里,公司治理和董事會主席[M].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242-243.

馬克·羅. 現代政治與所有權的分離[M]//杰弗里·戈登,馬克·羅,編. 公司治理:趨同與存續.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羅茲. 理解治理:政策網絡、治理、反思與問責[M].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20:40-52,91-99.

孟德斯鳩. 論法的精神[M].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約翰·龐德. 超越管制:政治化的公司控制權[M]//沃爾特·薩蒙. 公司治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Bebchuk, L., and R.Tallarita, 2020.The Illusory Promise of Stakeholder Governance. Cornell Law Review, 106: 91.

Berle, A., and G.Means, 1932.The Modern Corporation and the Private Proper-ty.Macmillan Press.

Blair, M., 2005.Closing the Theory Gap: How the Economic Theory of Property Rights Can Help Bring Stakeholders Back into Theory of Firm.Journal of Management and Governance, 9: 33-40.

Commission on Global Governance, 1995.Our Global Neighborhoo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ttp://www.gdrc.org/u-gov/global-neighbourhood/.

Dixit, A., 2009.Governance Institutions and Economic Activit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 (1): 5-24.

Fama, E., 1980.Agency Problems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88 (2): 288-307.

G20/OECD, 2023.Principle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2023.OECD Publishing, https://doi.org/10.1787/ed750b30-en.

Gilson, R., and M.Roe, 1993.Understanding the Japanese Keiretsu: Overlaps between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Industrial Organization.Yale Law Journal, 102: 871-887.

Jensen, M., and W.Meckling, 1976.The Theory of Firm, Managerial Behaviour, A-gency Cost and Ownership Structure.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3 (4): 305-360.

Kiewiet, R., and M.Mccubbins, 1991.The Logic of Delegati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Oates, W., 1981.On Local Finance and the Tiebout Model.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71 (2): 93-98.

OECD, 1999.Principle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https://www.yourarticlelibrary. com/corporate-governance/oecd-principle-of-corporate-governance/99356.

Roe, M., 2004.The Institution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Harvard Law School John Olin Center Discussion Paper Series, 488.

Weingast, B., 1993.Constitutions as Governance Structure: The Political Foundations of Secure Markets.Journal of Institutional and Theoretical Economics, 14 (1): 286-311.

Williamsom, O., 1975.Markets and Hierarchies: Analysis and Antitrust Implications. Free Press.

Williamson, O., 1996.The Mechanisms of Governance.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orld Bank, 1989.Sub-Saharan Africa: From Crisis to Sustainable Growth: A Long-Term Perspective Study.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1992.Governance and Development.Washington, D.C.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木乃县| 兰西县| 手游| 财经| 定陶县| 雷波县| 吴桥县| 绵竹市| 衡水市| 竹溪县| 靖边县| 邮箱| 紫云| 科技| 鹤庆县| 额敏县| 昔阳县| 南丰县| 涿鹿县| 三门县| 彩票| 田东县| 台东市| 上虞市| 荔浦县| 内江市| 东兰县| 莆田市| 阿拉善左旗| 泸州市| 金湖县| 富宁县| 故城县| 常州市| 长顺县| 临泽县| 丰顺县| 和田县| 含山县| 汕尾市| 凤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