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推薦序 米塞斯經濟學的魅力

奧地利學派經濟學大師米塞斯在經濟學發展史和現代經濟科學中有其獨特的地位,其經濟學理論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在國內外均有大量的擁躉。目前風頭正盛的阿根廷總統、經濟學家哈維爾·米萊(Javier Milei)和美國前總統候選人羅恩·保羅(Ron Paul)就是米塞斯的忠實粉絲。在《米塞斯的經濟學課:講座與演講精選集》中文版行將出版之時,我們有必要探討一下米塞斯經濟學在經濟科學中的地位,卡爾·門格爾(Carl Menger)與米塞斯之間的傳承關系,米塞斯在門格爾“原生型”奧地利學派經濟學基礎上發展和創立的“化生型”奧地利學派經濟學的特點及其貢獻,門格爾與米塞斯在研究經濟現象的本質與精確的經濟規律方面的共同追求,以及《米塞斯的經濟學課:講座與演講精選集》的魅力和重要性。

米塞斯經濟學在經濟科學中的地位

在經濟學發展過程中,里程碑式的著作有不少。但是能夠排在前五位的,應該是亞當·斯密(Adam Smith)的《國富論》(The Wealth of Nations)、門格爾的《國民經濟學原理》(Priciples of Economics)、阿爾弗雷德·馬歇爾(Alfred Marshall)的《經濟學原理》(Principles of Economics),約翰·梅納德·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Interest,and Money)以及米塞斯的《人的行為》。

亞當·斯密作為經濟學之父,創立了古典經濟學。門格爾是奧地利學派經濟學的創始人,也是現代經濟學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方法論個體主義、主觀價值論和邊際效用論都是高度原創性的,而且奠定了新古典經濟學,尤其是微觀經濟學的基礎。馬歇爾系統構建了局部邊際分析法,其著作標志著新古典經濟學的創建。凱恩斯創建了宏觀經濟學,發起了“凱恩斯革命”,雖然對現代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影響巨大,但無論從學理來看還是從政策操作來看,均存在重重問題,成為奧地利學派的“死對頭”[奧地利學派第四代代表人物哈耶克(Hayek)從20世紀30年代初開始叫板凱恩斯,直至其1992年去世,而凱恩斯早在1946年就英年早逝]。米塞斯作為奧地利學派第三代代表人物,對門格爾創立的奧地利學派經濟學進行了非常徹底的主觀主義和公理化改造,而且還做了進一步的擴充與發展,創建了行動學和與其行動學一致的經濟學(米塞斯稱其為“狹義經濟學”或“交換學”)。

從思想內涵上看,當數《國富論》《國民經濟學原理》《人的行為》最具思想深度和高度。從理論和方法論的原創性來看,上述五位經濟學家各具特色,其中最具原創性的當數門格爾。米塞斯的《人的行為》也具有高度原創性,但他的原創性是建立在對門格爾經濟學的主觀主義改造和發展基礎上的,屬于繼承、再創造與新原創的結合。這種主觀主義改造把米塞斯的“化生型”奧地利學派經濟學推向了新的高峰。正如哈耶克在其1952年出版的《科學的反革命》(The Counter Revolution of Science)一書中所指出的那樣:“過去一百年里經濟學的每一項重大進步,都是向著不斷采用主觀主義的方向邁出了進一步。”米塞斯朝著主觀主義的方向的邁進,其意義非同小可。比如,他把門格爾的財貨理論進行了進一步的主觀主義改造,把財貨定義為實現個人行動的目的的所有手段。如果這些可支配的手段是稀缺的,它們就屬于經濟財貨,包括有形的經濟財貨和無形的經濟財貨(服務),也就是物質財富和非物質財富。他把價值定義為行動的人賦予其行動的最終目的對于其自身的重要性。至于手段的價值,則看它對于最后目的的達成有著多大的貢獻。所以,手段的價值是從其可達成的目的的價值引申出來的。手段對于人之所以重要,只是因它有使人們達成某些目的的可能。稀缺的經濟財貨作為財富,其對于個人的價值大小就是需要如此看待。米塞斯把門格爾的需要理論做了主觀主義的改造,從主觀主義的角度來看需要。按此,在經濟學領域,沒有異乎價值等級的需要等級(比如分為維護人的生命和健康的需要,以及維護人的福利的需要),唯一重要的是價值大小的排序,而價值反映在人的實際行動之中。對于米塞斯,不確定性內在于人的行動。行動的人在其行動中自然承擔不確定性,在不確定性情形下做出判斷、決策和選擇。因此,行動的人多多少少是個企業家。每個行動的人都要權衡取舍其目的和手段,選擇其主觀評價最高的最終目的,并按其主觀評價選擇匹配可支配的手段,以此采取某個相應的行動,并同時放棄其他的行動。不同的行動的人,也就是不同的米塞斯式企業家,從主觀的角度發現財富的不同用途和價值。由此,每一個行動的人都從主觀視角化生出一個與眾不同的財富世界。

奧地利學派經濟學解釋經濟現象的本質和精確規律,是有關真實世界的真實的人的真實行動的經濟學。它在經濟科學中處于最核心的元經濟學的地位。在發展奧地利學派經濟學的過程中,門格爾和米塞斯的貢獻厥功至偉。米塞斯通過對門格爾奧地利學派理論的上述主觀主義改造和發展,提出和建立了先驗的行動學理論體系和與之一致的經濟學。門格爾的“原生型”奧地利學派經濟學理論體系和米塞斯的“化生型”奧地利學派經濟學理論體系,屬于一前一后的關系,類似于前者開辟了一個宇宙,后者則開辟了一個相應的平行宇宙。二者均有發揚光大的理由與價值,不能拿前一個體系否定后一個體系,也不能拿后一個體系否定前一個體系,應該將二者視為平行矗立的、傲視八方的兩座經濟科學高峰。

門格爾與米塞斯之間的傳承關系:米塞斯事實上完成了門格爾的未竟之業

米塞斯和哈耶克成為大名鼎鼎的奧地利學派經濟學家,都要歸功于奧地利學派經濟學創始人門格爾的《國民經濟學原理》。在1903年圣誕節前后,米塞斯第一次閱讀門格爾的《國民經濟學原理》。正是通過這本書,米塞斯成為經濟學家。根據《米塞斯大傳》(Mises: The Last Knight of Liberalism)的介紹,米塞斯在接觸《國民經濟學原理》一書時,還是一個國家主義者。《國民經濟學原理》幫助米塞斯理解了經濟科學的實踐本質,也獲得以下洞見:自由企業和個人的自愿聯合優于國家強制推行的方案。至于哈耶克,他自己經常提到,對他一生影響最大的兩本書是門格爾的《國民經濟學原理》和米塞斯的《社會主義》(Socialism)。

有關門格爾與包括米塞斯、哈耶克在內的其他奧地利學派經濟學家的傳承關系,哈耶克在為門格爾于1934年再版的《國民經濟學原理》德文版寫的英文“引言”中寫道:“如果說在過去60年間,奧地利學派在經濟科學發展中幾乎占據了獨一無二的位置,那么,這完全要歸功于門格爾所奠定的基礎。”他又寫道:“奧地利學派成員的共通之處,以及那些構成其獨到方面和為其日后成就奠定基礎的東西,正是他們接受了卡爾·門格爾的傳承。”上述兩個觀點,到現在仍然適用。哈耶克的這個“引言”,也收于門格爾于1976年出版的《國民經濟學原理》英文版中。

哈耶克作為米塞斯的親傳弟子(但非后者在大學里帶出來的學生),在為《米塞斯回憶錄》(Memoirs)寫的序言中指出了米塞斯及在美國以其為中心的奧地利學派的地位:“在當今世界上,米塞斯和他的學生被認為是奧地利學派的代表,他們當之無愧,盡管米塞斯只代表奧地利學派的一個分支——門格爾的理論已經被他的學生分割為兩支,而且龐巴維克(B?hm-Bawerk)和維塞爾(Wieser)的親密的個人友誼也隨之破裂。我猶豫之后才承認這一點,因為我很期待維塞爾的傳統得以延續——他的繼任梅耶試圖發揚這個傳統。但是我的期望尚未實現,盡管繼任者的作為或許比已經表現出來的樣子更加富有成果。今天幾乎僅僅在美國活躍的奧地利學派基本上是龐巴維克傳統下的米塞斯學派,而維塞爾寄予厚望并且繼承了他的職位的人卻從未真正踐行其承諾。”米塞斯及在美國以其為中心的奧地利學派的地位還不盡于此。奧地利學派經濟學在世界各國都有一批堅定的擁躉。而大多數擁躉均以米塞斯的“化生型”奧地利學派經濟學馬首是瞻。米塞斯從1945年開始擔任紐約大學的客座教授,開設私人研討會,一直持續到1969年。在1949年出版《人的行為》英文版后,米塞斯的行動學理論和與之一致的經濟學日漸深得人心,他的周邊還聚集了羅斯巴德(Rothbard)和柯茲納(Kirzner)這樣的頂級弟子以及社會各界同道。再加上參加過米塞斯維也納私人研討會的馬赫盧普(Machlup)早在1933年移居美國,以及哈耶克在1950年遷往美國,二者與米塞斯有呼有應,有唱有和。美國自然成為戰后奧地利學派經濟學的中心,吸引了世界各國的眾多同道。這種狀況至今未變。

門格爾在其生前沒有完成他最初有關國民經濟學體系的宏大寫作計劃。在這個寫作計劃中,《國民經濟學原理》只是第一部分,即引論部分。門格爾后來花費了很多時間修訂《國民經濟學原理》,很多章節幾近定稿,他還試圖實現最初的宏大寫作計劃,但其研究興趣愛好越來越廣泛,甚至涉及哲學、心理學和民族學等內容。“老驥伏櫪,壯心不已。”但由于種種原因,門格爾沒有完成其修訂稿。他畢其一生,在經濟學理論方面的最重要貢獻也就止步于此。但我們其實也不需要感到有多大遺憾。米塞斯創立的行動學理論體系是如此龐大,實際上幫助門格爾完成了他的初心,而且超越了其初心之所能企及。我們對照一下米塞斯《人的行為》所涉及的各章節,可以發現其范圍已經完全覆蓋了門格爾的原初計劃,甚至有超越,比如涉及稅收和關稅等內容。

米塞斯“化生型”奧地利學派經濟學的特點及其貢獻

米塞斯的行動學是他在過了知天命之年(50歲后)發展的,是基于先驗論的有關人的全部行動的理論。米塞斯在1940年出版了《國民經濟學》德文版,該書就是后來的《人的行為》一書的原型。該書出版后,由于納粹德國正在歐洲發動戰爭,閱讀到此書的讀者較少。該書和米塞斯在1933年出版的《經濟學的基本問題》德文版一書一起,提出了先驗主義認識論。尤其是《國民經濟學》一書及其進階版《人的行為》一書,基于先驗論,從“人的行動是有目的的行動”這一公理和其他少數公理出發,借助演繹推理,構造了其行動學理論體系,標志著米塞斯行動學的誕生和與其一致的經濟學(交換學)的誕生。這種先驗的公理屬于邏輯公理,屬于普遍為真的陳述,來自經驗世界,但是獨立于任何人的經驗而成立,不能通過窮盡歸納法來證明,也無須證明,同時無法證偽。作為出發點的公理是真的,用于演繹的邏輯是真的,其演繹得到的定理和推論也是真的。

除了在思想領域的巨大貢獻,米塞斯在經濟學上的增量貢獻是巨大的。其中包括:

■建立了行動學和與之一致的經濟學(米塞斯稱其為“交換學”),以及相應的認識論和方法論。

■對門格爾的“原生型”奧地利學派經濟學進行了進一步的主觀主義改造,并從主觀主義視角建立了廣博龐大而系統的“化生型”奧地利學派經濟學體系,完成了門格爾的未竟之業。

■在美國復活和弘揚了奧地利經濟學派,使得美國成為全世界的奧地利學派經濟學研究中心。

■系統發展了在門格爾理論里可見其原型的目標-手段分析法。

■論證了計劃經濟的不可計算性,即不可行性,預測了蘇聯模式終將失敗。

■發展了經濟周期理論,預測到大蕭條的發生。

■創立了自己的貨幣理論,將邊際效用分析法運用到貨幣供求,填補了門格爾貨幣理論留下的空白(通過提出回歸定理,借以識別貨幣價值中來自交換媒介這個功能的價值成分),整合和統一了之前整個經濟學科中相互割裂的經濟理論與貨幣理論。

■基于其恩師龐巴維克的貨幣的時間價值理論,提出了獨到的利息理論。

■創立了自己的企業家理論與市場過程理論。

如此種種,不一而足。

門格爾與米塞斯的共同追求:研究經濟現象的本質與精確的經濟規律

門格爾強調在經驗領域緊緊扣住因果關系探究經濟現象本身的本質,分析了經濟現象的本質,演繹和提煉有關經濟現象的一般和精確的規律。在《國民經濟學原理》的序言里,門格爾雖然沒有指名道姓,但批評了德國歷史學派的問題。他認為不能否定經濟現象具有規律性,否則就否定了經濟學作為“精確的科學”的地位。他指出,“經濟生活現象也如同自然現象那樣嚴格受制于其規律”,經濟現象“背后的一切規律,恰如化學規律獨立于對其加以應用的化學家的意志之外一樣,也是獨立于我們的意志之外的”。他反對那種只是憑借人類的自由意志來否認經濟現象具有規律性的意見,強調“理論經濟學不研究經濟行為的實用建議,它研究人類為滿足其需要而展開其預籌活動的條件”,不同意有些人反對全然獨立于人類意志之外的現象所具有的規律性的觀點。而這種規律性,正是經濟科學的研究對象。門格爾強調,“在本書中我們特別關注對與產品與其生產要素有關的經濟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的研究”,從而“要從統一的視點出發,確立一個能夠反映事物本質的、統括一切價格現象(從而也包括利息、工資、地租等價格現象)的價格理論,而且還為了扼要闡明那些從未被人充分理解的其他許多經濟現象”。

米塞斯強調其行動學和經濟學屬于先驗的理論,也強調探究經濟現象的本質,推演精確的經濟規律。米塞斯強調先驗論,也有與主流經濟學對壘的必要性。但是,這引起了很多主流經濟學家的反感、抵觸和敵意。主流經濟學家強調實證,用經驗去驗證經驗,把握不了經濟現象的本質和有關經濟現象的一般的精確的規律。著名經濟學家張維迎教授舉了一個寓言故事來說明主流經濟學家的問題:“當你看到一個人跑得很快,但缺失一只胳膊, 如果你由此就得出結論說,缺只胳膊是他跑得快的原因,你自然就會號召其他人鋸掉一只胳膊。”正因如此,張維迎教授又引用了一句哈耶克的話:“盡管事實本身從來不能告訴我們什么是正確的,但對事實的錯誤解讀有可能改變事實和我們所生活的環境。”

其實,米塞斯的先驗論與門格爾在經驗領域提煉精確的規律的方法,在具體實際做法上基本沒什么差別。門格爾在《國民經濟學原理》的序言中強調,“在本書中我們特別關注對與產品與其生產要素有關的經濟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的研究”。而且,在正文開篇第一句,門格爾就寫道:“一切事物都受制于因果律的支配。這是一大法則,無一例外。我們若要在經驗的范圍內去找尋這個法則的反例,那也將是終歸徒勞無果。”門格爾的全書論述,強調人都有維持其生命和福利的需要,又提出人的需要滿足依賴于支配和消耗財貨。這個出發點既可視為經驗事實,也可視為一種先驗公理。這與米塞斯將“人的行動都是有目的的行動”這一公理作為出發點完全類似。米塞斯的出發點既可視為一種先驗公理,也可視為一種不可推翻的經驗事實。無論是門格爾還是米塞斯,其概念定義和推理,均嚴格遵循因果律和演繹邏輯,二者的經濟學理論與亞里士多德本質主義哲學抓事物的本質這一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門格爾是在經驗領域之內,通過邏輯演繹,尤其是發掘各種基本經濟要素和經濟現象之間的種種因果關系,推出諸多一般經濟定理,發現種種一般經濟規律。這談不上是“先驗論”,而是“經驗的方法”。我們如果把門格爾的上述出發點定義為先驗的公理,那么將門格爾的研究方法歸類為先驗論也是可以的。

由于門格爾強調在個人的自由意志之外存在著一般經濟規律,恰如化學規律獨立于對其加以應用的化學家的意志之外一樣,一些歷史學派學者認定甚至批評門格爾屬于“先驗論者”。如果說門格爾的這種看法是先驗論,那么所有化學家也是先驗論者。如此區分是否屬于“先驗論者”,似乎意義不大,無關宏旨。按道理,先驗的一般規律,既不能被經驗證明,也不能被經驗否證。但是,由于門格爾并不將自身理論視為先驗的理論,他歡迎用經驗來檢驗其所闡述的理論。他在《國民經濟學原理》的序言中指出:“我們必須一方面將前人的見解作為自己的精神財富,但另一方面亦必須毫不畏懼地呼吁對之加以檢驗,用經驗檢驗學說觀點,以事物的本質檢驗人類思想。”

在出版了《國民經濟學原理》之后,門格爾也成了“前人”。按他自己的話,他在要求人們對他自己探索和提出的一般經濟規律加以檢驗。門格爾的這種態度是對的。其實,無論一個命題是否屬于“先驗”的一般經濟規律,無論在多大程度上是“先驗”的或者一般的規律,人們一般都會借助經驗去驗證一下,這其實是常人深化認識的一個不大靠譜但經常不得不用的方法。這種驗證有助于深化大家對經濟規律本身的認識和理解,即便不能完全證明,也可以有所佐證;即便不能證偽,去嘗試一下證偽也有助于我們深化認識。

很多經濟學家熱衷于發現有關經濟現象的一些經驗規律。對此,門格爾和米塞斯的態度截然不同。門格爾認為,理論經濟學的任務是發現經濟現象(比如價格和貨幣現象)的本質和精確的規律。但他對經濟學家熱衷于提煉一些經驗規律持寬容的態度。他認為,經驗規律不精確,其不精確程度會隨時間和地點的變化而變化,但可能有用。比如,金融領域存在“二八定律”,這就屬于一個不大精確的經驗定律。按此,金融機構從20%的客戶獲得80%的收入。隨著中國政府推行發展普惠金融的戰略和金融機構發展自身業務的需要,金融機構改進了對過去被其排斥或者服務不足的群體的金融服務,其結果就可能會打破“二八定律”。與門格爾不同,米塞斯則對經驗規律毫不寬容、毫不妥協,反對用經驗檢驗經驗的任何科學性(包括反對證明和證偽)。米塞斯的堅定立場無疑得罪了大多數主流經濟學家,無疑要砸他們的飯碗。這也部分解釋了大名鼎鼎的米塞斯為什么在美國的大學里不能得到一個正式的教授席位。

《米塞斯的經濟學課:講座與演講精選集》中文版是及時雨

米塞斯屬于高產作家。當前米塞斯的中譯本著作有不少。首先是米塞斯的學術論著中譯文,比如《人的行為》、《貨幣與信用理論》(The Theory of Money and Credit)、《社會主義》、《自由與繁榮的國度》(Liberalism: The Free and Prosperous Common Wealth)、《經濟科學的最終基礎》(The Ultimate Foundation of Economic Science: An Essay on Method)、《經濟學的認識論問題》(Epistemological Problems of Economics)等;其次是米塞斯的自傳,比如《米塞斯回憶錄》;還有有關米塞斯其人其事其論的著作,比如《米塞斯大傳》、《米塞斯評傳》、《米塞斯夫人回憶錄》(My Years with Ludwig von Mises)、《奧地利學派經濟學入門&米塞斯思想精要》(An Introduction to Austrian Economics & The Essential Mises)等。目前,國內圖書市場一直缺乏米塞斯講座集、演講集以及書信集。《米塞斯的經濟學課:講座與演講精選集》是米塞斯在1940年流亡美國之后的經濟學講座和演講精選集,更加口語化,更加直抒胸臆,無疑部分填補了現有米塞斯中譯本著作的空白。對于大量渴求真知的中國讀者來說,這無疑是一場及時雨。

米塞斯的主要學術論著是非常嚴謹的,倚重作為其論證出發點的公理和演繹推理。在一些相對次要的學術論著里,他會直言不諱地批評、指責其他經濟學家的理論和觀點,包括同門的門格爾、維塞爾和哈耶克的理論和觀點,有時甚至到了直接貶低鄙視其人的地步。這種直言不諱和干脆利索,有點像是經濟學界的“包青天”。

不過,《米塞斯的經濟學課:講座與演講精選集》的風格不同于米塞斯的學術論著。其中,他點評哲學家、社會學家和經濟學家的觀點,闡述經濟學理論、經濟思想史和經濟史,分析對經濟問題和經濟政策的看法,娓娓道來,妙語連珠,深入淺出,一語中的。比如,書中寫道:“如果未來是已知的,我們就不會是人類,我們也不會是自由的,我們不能做出決定并采取行動。我們將只是蟻冢里的螞蟻。當前世界上存在將人類變為螞蟻的壓力,但我不認為這種趨勢將會成功!”計劃經濟者就必須認定自己是全知全能的,未來是已知的。只有這樣,才能搞計劃經濟。米塞斯指出:“經濟學中不存在恒定的數量關系,因此不可能測量。而若沒有測量,經濟學的定量化發展就不能產生。”這也體現了他否認計量經濟學家的努力的有效性。這些計量經濟學家從經驗角度提煉經濟現象之間一些相關性即經驗上的規律性,而這些經驗上的規律性,甚至經驗規律,都是隨時間和地點的變化而變化的,因此也是測不準的。有關經濟史研究,米塞斯在書里評論道:“經濟史當然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領域。在人的行為領域,統計學是歷史研究的一種方式。統計學描述事實,但除了該事實,什么也證明不了(確實,有些統計學家是‘騙子’,而且事實上,某些效力于政府的統計學家得到任命很可能只是因為這個目的)。”可以看出,米塞斯的眼光毒辣,說話不留任何情面。

在本書中,米塞斯解釋了德國和奧地利惡性通貨膨脹的形成過程及其成因,人類如何從誠實貨幣逐漸走向不誠實貨幣,為什么要恢復金本位制,貨幣注水與信用擴張問題,大蕭條與周期波動的成因,“社會保障”稅的去向問題,凱恩斯理論及其政策意蘊的問題,以及市場經濟與私人產權的重要性。本書也有深入淺出、生動活潑的評述,令人感到醍醐灌頂、豁然開朗。書中的很多內容是在專著和自傳中找不到的。

本書的譯者風靈(吳荻楓)老師是年輕的女性奧地利學派經濟學專家,風華正茂,以研究、引介和傳播奧地利學派經濟學為其志業,對此滿懷豪情。我們可以在網上看到她的很多有關講課課件和文章。我也有幸與她一起開設過奧地利學派經濟學線上課堂,一起參加過一些奧地利學派經濟學研討會。她在不久前移居加拿大,但在國內一如既往擁有眾多忠實的粉絲。感謝她付出艱辛努力,為我們提供《米塞斯的經濟學課:講座與演講精選集》這樣難得的精神食糧。

掌握《人的行為》里的行動學與經濟學原理和方法論,輔之以通過閱讀《米塞斯的經濟學課:講座與演講精選集》一書來進一步汲取米塞斯的洞見,就等于為洞觀經濟現象與經濟政策問題配備了火眼金睛。無論是經濟學小白還是資深經濟學者,《米塞斯的經濟學課:講座與演講精選集》都開卷有益。特此推薦。

馮興元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2024年10月16日于北京頤源居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棉县| 林周县| 永修县| 开鲁县| 陵水| 定南县| 景东| 防城港市| 阳东县| 视频| 昌乐县| 泽普县| 南召县| 广宗县| 宾阳县| 台江县| 正定县| 旌德县| 平昌县| 渝中区| 安新县| 武夷山市| 上虞市| 周口市| 永新县| 白山市| 方山县| 辽宁省| 墨江| 肇源县| 锦州市| 乌鲁木齐县| 绍兴县| 乌审旗| 大姚县| 宿州市| 蛟河市| 马边| 和平区| 宝鸡市| 兴化市|